【摘 要】精准扶贫一方面对能否顺利完成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非城市地区的稳定和抱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粘结剂作用。近年来,国有企业对精准扶贫高度重视,针对国企扶贫问题,必须要加强引导。本文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国企业精准扶贫对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精准扶贫;国企社会责任
一、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义
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全面改革时期,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强调全局观,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方面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经营准则,对社会提供环境、资源、慈善、扶贫方面的帮助,促使社会方面能够形成更加稳定安宁的和谐局面。
二是推动企业发展及品牌形象提升的基础。现如今,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依靠单打独斗,更需要在合作中构建共赢的局面,加之我国近年来对外开放脚步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加注重对象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名声等。企业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同事,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不但能够对本地区内的民生、经济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还会使得这些作用最终反馈到企业的形象和发展中来。
二、国有企业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精准识别标准单一,精准识别困难
所谓的精准扶贫首要的就是需要把真正处于贫困水平的人口进行标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根据现有指导意见来通过对其收入水平的最低限度来标贫困户的这个方法不具有多样性,同时不够灵,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对贫困户进行标识的时候难免出遗漏真贫困,选上家贫困的情况。对于一些长期在外的农村人口不能正确识别是否属于贫苦人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单单以收入来进行衡量家庭是否属于贫困家庭是非常片面的,很难真实反映准确情况。
(二)精准扶贫的动态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健全
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扶贫管理和退出机制上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退出的机制呆板不能够变通,其监督指标也是非常的少等问题上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影响到对于贫困人口的及时帮扶以及占据贫困人口指标,导致其它人口进不去里面的人口出不来。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还具有波动的的特征,很多贫困人口由于自身原,在脱贫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其脱贫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也没有连续性。
(三)精准扶贫对于精神层面扶贫不够重视
随着国有企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目前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另一个重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被国有企业拖离贫苦,这样一来就导致有一部分贫困口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其心态由最开始的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拖离贫困到现在的等着相关人员来送资金送资源,心态上面就出现了贫困心理,积极性不强,导致最后陷入了帮扶小组越帮贫困户越穷的症状。当前,扶贫工作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对于如何识别贫困户并对其进行着重帮扶上,但是对于精神方面的问题比如关注不够引起的扶贫效果不佳等也要进行重视。
三、改善精准扶贫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增强地区自主造血能力
国有企业要加大力度对扶贫资金的投入,有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才能彻底帮助贫困人群过上好日子。国有企业要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对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以奖励、补助对有需要进行帮助。国有企业除了对贫困户进行扶持外,大部分的扶贫资金应该用来扶持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延长产业开发的时间,扩大产业规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让当地的贫困群众真正掌握谋生的方式,才能真正富起来。
(二)健全资金管理机制,提供制度支持
扶贫工作开展到今天,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到今天,民众也来越关注扶贫使用的效益。由于个别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好,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表示了怀疑态度,加之媒体社交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扶贫慈善捐助项目也受到了牵连。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在资金的分配方面,要坚持整合扶贫和相关的涉农资金,把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民族发展、以工代赈等等涉农资源加以整合,统筹安排资金和项目,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和最貧困的人群。
(三)创新帮扶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面对紧迫、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国有企业应牢固树立为民情怀,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齐力攻坚克难。一是始终保持真正负责、勇于作为的使命担当。要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尽量在做大扶贫资金这块蛋糕的体积上合理切分,合理分配对不同层次农户的扶持力度,调动每个人的力量,使扶贫工作健康有序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李欣.勇担国企责任 助力精准扶贫[J].中国邮政,2019(08):20-21.
[2]朱岩,崔涞心,马笑容.扛起国企责任担当 携手推进精准扶贫[J].经贸实践,2018(19):47.
[3]于莉,李亚斌,蒋宜斌.民生工程背后的国企担当——甘肃建投积极投身“精准扶贫”[J].发展,2018(05):86-87.
[4]国企精准扶贫的华融经验——中国华融“金融+”精准扶贫实践探索[J].国家治理,2018(01):38-40.
作者简介:
陈雨泽(1986-8),性别:男,籍贯:湖南娄底,民族:汉,职称:中级政工师,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