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挖掘;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099—01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天人合一的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能让学生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挖教材,让美术课堂富有文化内涵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当然,美术课堂要传授的美术知识仅仅依赖教材还是不够的,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找到能够滋养学生的美术源头,那就是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文化,课堂就有了底蕴。例如,在湘教版三年级上册“花手帕”这节课中,教材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巧用身边易取的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块花手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拓展和整合,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如,在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窗口”这节课中,通过关注“窗”,了解窗的文化、感受窗带来的视觉享受,从而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动画演示了“窗”这个字的演变历史:“窗”本作“卤”,《说文》中:“在城日幕,在屋日圆。”《释名,释官室》中解释:“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其功能最早为穴居顶部的开口通风之用,发展到地面建筑后,用于墙面的采光通风,还有窥视、取景之用。
三、体验实践,让学生在实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新课程理念贯彻与落实的深入,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激发,积极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笔者的美术课堂,处处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术:剪纸、泥塑、风筝制作、中国画创作、刺绣等中国传统美术和文化贯穿了美术教学的各个时期。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这种瓷器是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纹饰,蓝白相映,素雅清新、怡然成趣。基于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学习的要求,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青花瓷”这一课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花瓷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青花瓷的文化有所了解,感受青花瓷的造型与纹饰之美,提高审美修养。第一部分侧重于赏析青花瓷,第二部分侧重于技法表现,通过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对青花瓷纹饰进行临摹、创作,可了解青花瓷器型、纹饰特点,领悟其文化内涵。
四、继承发扬,让学生在欣赏中传承和交流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在欣赏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国画、年画、建筑、剪纸等。在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跟奶奶学手艺”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制作、赏析与表现等体验的交互,能识其人,知其艺,熟其法,赏其味,从而悦已心且存于心。
如民间的剪纸艺术与儿童自由的绘画创作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能够拉近赏析的距离。手工艺则寄托了精神上的向往及审美,但现代人尤其是孩子从小受科技影响,已渐渐不能体验手工艺的巧妙和愉悦。因此,要通过欣赏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身居陕北黄土窑洞中的民间艺人手艺的特殊魅力,形成审美愉悦,埋下一颗传承的种子,更形成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和对本民族的文化的热爱,潜移默化地渗透文化教育。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