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前
一个时代即将过去,按道理说,要等到这个时代过去之后,才可以回首。人类社会发展不均衡,有的社会已经超越了农业时代,有的甚至还在狩猎采集时代,中国则正处在迅速离开农业时代的关节点上。站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旁观,也可以回首与展望。作为考古学研究者,我们的特长就是长时段的考察;同时,作为一名“七。后”,亲身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代,目睹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时段的理性思考之外,还有切身的体验。于是,我似乎有了理由回首一个即将过去的时代。回首将让我们看清自己在历史长河的中的位置,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变化的意义。
就长时段来看,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可以非常清楚地分为三个阶段:狩猎采集(或称流动生产)、农业(或称食物生产)、工商业生产(或称市场经济)。划分的标准是基于人类获取生存与生活资源的方式。上述三个阶段的划分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三个阶段的人类社会在不同获取与利用资源方式的基础上,连带着在居住形态(也意味着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社会管理、意识形态,乃至于人自身的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中能够观察到这些差异,尤其是那些表现在实物材料上的证据。作为考古学研究者,我曾经密切关注人类如何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生产,也就是农业时代的起源;而作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我又目睹这个时代正在身边迅速消失。三个时代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农业时代的特征,了解它留给我们的遗产。
所谓农业,有时又称为食物生产,这其实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农业并不无中生有地真正生产食物,而是让动植物生产食物。农业需要控制土地(包括水源)、人力、动植物,顺应天时,让动植物顺利地生长;在人的控制下,获取与利用相应的资源。农业之前的狩猎采集时代,动植物也在生长,但不在人类的控制之下,人類只能去寻找、去邂逅。尽管人类在迁居的过程中,可能会砍伐树木、播撒种子,如此往复,长期下去,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但是人类的行为并不是有意的,也不能控制这个过程。农业时代人类学会了控制,长期的控制导致动植物对人产生依赖关系,最终出现了驯化。于是,这些物种的生存繁衍,再也离不开人类。简言之,农业本身并没有生产什么,农业的本质就是控制!控制物种、控制土地,控制人力,由此,组织社会必定要以控制关系为主轴。
我们现代社会也有农业,比农业时代还要发达得多,那为什么我们不把现代社会归为农业时代呢?这是因为现代农业也已经工商业化了。发达的现代农业国家,如荷兰,所有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而且是以现代工业手段进行的(现代化的温室、灌溉与施肥设备等)。另外,现代农业基本上都需要依靠工商业来补贴。从事农业的人口、产值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式微。如美国农业人口只占2%,农业的产值只占GDP的1.5%(二。一八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把现代社会仍归为农业时代,尽管现代农业比农业时代的农业要发达得多。
在现代资本、技术、管理等用于农业之前,农业是一个有明显“天花板”的产业。这个“天花板”就是光合作用,农业的效率最终要受制于光合作用的效率。整个植物在生长季对日光能的利用效率也就是1%-2%。运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如选择合适的品种与采用轮作制度,可以增加一定面积范围内对日光能的利用。但是,不管怎么去做,光合作用的极限是无法突破的。在农业时代,要扩大产量,就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对动物饲养而言,是需要扩大放牧的范围。相对而言,天然的草场比农作物种植更受制于光合作用。农业时代能够扩张的资源只能是土地。然而,土地不是可以无限扩展的,世界上可以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有的地方是没有足够的降水;有的是没有足够的温度;还有的是没有足够的有机质;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稳定的气候,时不时有灾害降临……于是,农业便有了一个无法突破的极限。
而即便土地可以无限扩展,农业还是一个受人类身体限制的产业。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人类身体的能量输出是有限的,因此,虽然有许多土地可以利用,但是一个人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仍然是有限的。有些地方有畜力帮助,力量最大的莫过于水牛。于人而言,的确有所帮助,不过水牛仍然是一个生物体,驾驭、管理与喂养它还需要花费许多能量。另一层意思是农业提供人类身体所需要的基本资源,也就是解决吃饭问题,而人是可以吃饱的,一旦吃饱,无须吃得更饱,即人们对农业的需求有一定的限度。这也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理由之一,就像老子所期望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论是产出还是需求,在传统的农业时代,都是为极限所控制的。产出与需求平衡是最为理想的,产出大于需求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
当然在农业时代,绝大多数情况下,产出并不那么容易满足需求。农业需要控制物种、土地、人力。前两者的控制相对容易实现,而对人力的控制就不免更困难。狩猎采集时代人们基本是平等的,偶尔有威望上的差异,也很难传给子嗣。而农业时代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酷的人身控制,如奴隶主之于奴隶、地主之于农民。如果我们不去划分奴隶与封建时代的话,它们都属于农业时代,此时人身控制只有严酷与相对宽松之分,等级、出身、血统等一切能够代表身份高下之分的东西,都是农业时代偏好的。然而,人身的控制也不是无限度的,无论是通过硬的手段如身体的羁押,还是软的手段如精神麻醉(比如用宗教、道德、礼仪等),还是有人会明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道理。有压迫自然也有反抗,农业时代社会维系的成本由此变得极为高昂,为了实现控制的目的,软硬的手段都需要用上。
虽然非常血腥,但我们仍然把这种复杂社会称为文明。甚至可以说,是农业导致了文明。即便是在新旧大陆没有什么联系的时代,两地的农业社会也都出现了复杂化,发展出了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社会形态。所谓文明就是指国家(或者类似国家的集权式社会管理制度),还有文字、城市、手工业等国家的副产品。当然,这些副产品不是文明必需的条件(南美文明就没有文字,游牧帝国绝少城市)。国家是农业时代控制权演化的产物,物种的控制通过驯化得以实现,对土地与人力的有效控制是通过国家才得以建立的。对一个社会群体而言,这涉及内部与外部矛盾的处理。对外,它需要跟另一个群体去争夺土地与人口;对内,同样需要处理土地与人口分配的问题。这中问有无数的关系需要协调,极端的手段自然就是战争,或者说得更广泛一点,即暴力手段。内外关系的复杂化最终促成了文明。
暴力与战争并不是农业时代特有的东西,人类的灵长类祖先就已存在,德瓦尔《黑猩猩的政治》中有精彩的介绍。狩猎采集时代,人类群体内部冲突导致的伤亡比例比农业时代还要高,这主要是偷袭造成的。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很少把狩猎采集社会内部的冲突称之为战争。对狩猎采集者而言,他们居无定所,有了冲突之后,可以选择搬离。惹不起,躲得起,因此,高于游群(band)的社会组织难以形成。但是在农业时代,农民是难以逃离的,即使是人可以逃走,耕地、庄稼还有牲口是挪不走的。历朝历代,一旦农民流离失所,那么这个朝代的气数也就快耗尽了。因为难以迁移,控制权的争夺就成了需要直面的问题,非胜即败,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人口的增加,社会组织的扩大,社会网络的扩展(伴随着结盟与背叛),社会冲突的规模随之扩大,社会组织的复杂化由此不可避免。
有一种理论认为文明起源或与关键资源(包括威望产品)的交换和分配相关,对于农业时代的文明而言,这些其实只是表象,或者说是副产品,真正的意图都是为了上述有决定意义的控制权。至于说从交换与分配的角度来考虑文明起源的问题,这是把工商业时代的思想用到了农业时代。就像我们考古学家常常把农业时代的思想(以为这就是最古老的传统)用于考察狩猎采集时代一样。商业对于农业时代的人群是可多可少,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不具有决定性。农业社会的组织都是围绕土地、人口、动植物的控制权展开的。所谓文明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秩序,就是农业社会诸层面或系统所形成的结构。不同社会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形态各异的文明。
中国是农业时代的幸运儿。遍观全球,在原始技术的状态下,具有广阔农业自然地理区域的地方是很少的。我们首先可以把南半球排除在外,因为那里的温带区域面积十分有限。在北半球,则要排除北美,因为新大陆地区,人类进入较晚,狩猎资源丰富,农业需求并不强烈;另外,这里缺乏适合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如马、牛等,驯化动物仅有火鸡与豚鼠,农业系统不完整。然后需要排除北非、阿拉伯半岛,这里是干旱的沙漠,根本不适合农业。欧洲的温带区域大部分为海洋所占领,陆地区域所处的纬度已经跟中国的东北差不多。尽管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是总的热量条件还是不如中纬度地区。最后,我们看到,剩下的、适合农业发展的区域不过是西亚的新月形地带(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还有欧洲的农业都是受到西亚影响发展起来的)与中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而且,中国这片区域的面积要更大、更完整,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万多年前,中国发展出了两大农业起源中心:北方以粟、黍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从目前的考古证据来看,如果不局限于动植物物种的证据的话,两个地区几乎是一样早。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文明的基本格局形成。中国文明是一种原生型的文明,它立足于原生的农业社会基础之上,根源深远。当前的研究表明,中国早期文明大约从距今近六千年开始,经历了三波浪潮:第一波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和石家河文明为代表;第二波是在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第三波是在中原。不过越来越多的发现似乎表明中国早期文明更像是群星闪烁,逐渐汇聚,最后形成了我们熟知的中国文明(或称中华文明、华夏文明)。而南北相依的特点,使得两大农业起源中心赋予它宽广的社会经济基础,这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意义巨大。每当北方遇到战乱的时候,人群南迁,保存并扩散了中原先进的文明。不然的话,就会像其他几大古文明一样,中道断裂。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绵延不绝的古文明,与这样深厚且宽广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
中国文明的基础并不限于南北,它有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从农业起源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作为生态交错地带的长城南北地区曾經存在着一种波动的文化适应,这里环境不稳定,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农业与狩猎采集之问波动,后来增加了畜牧,再后来引入马、牛、羊之后在商周时期形成了游牧经济。中国东北地区从距今一万两千年开始,发展出一种渔猎传统。这是一种能够支持复杂狩猎采集者的特殊适应,类似的情况还可以包括日本的绳文时代、秘鲁海岸、北美的西北海岸与北欧沿海。我在《史前的现代化》一书中称之为“强悍的狩猎采集者”。历史上,精于射猎的东北少数民族常有入主中原的机会,从鲜卑到女真。其农业开始较晚,在距今六千年左右,水平不高,较成熟的农业直到汉代才真正开始。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流行的是一种混合着根茎种植、渔猎(遗址中通常有大量介壳堆积)、狩猎采集的食物生产形式。西南地区是狩猎采集者的天堂,是狩猎采集时代的“北上广深”,直到历史时期,这里还一直保留有较多的狩猎采集经济成分。农业的扩散是个缓慢的过程,它需要技术与人口等条件,原始农业距今六七千年开始成熟,即农业的文化生态系统形成,此时农业扩散速度大大加快,如南岛语族开始扩散、人类正式进入青藏高原等。
大约在商周时期,中国农业社会融合的形态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改变。向西北扩散(黑腾线以西)的农业结合欧亚草原上驯化的马以及其他驯化动物倒形成了一种新的农业形式——游牧。这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它需要与作物农业社会交换,或是采用另一种更暴力的形式——劫掠。游牧社会形成之后,与中原地区反复拉锯,这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熟稔的教科书内容,中国的西北半壁河山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与东南半壁逐渐融合。游牧社会威胁中原政权主要还是发生在战国之后,此时以诸子百家代表的中国文化已经形成。南北(其实是东南与西北)交锋的局面一直维持到十九世纪,这时西方帝国开始从海上方向威胁中国,中国文明格局发生了另一次根本性的改变,中国开启了海洋时代,或者说工商业文明的时代。回首中国农业时代的后半程(距今六千年之后),中国文明一直在不断融合之中,这个过程包括和缓的扩散,也包括激烈的战争,其中与西北半壁的融合直到清朝才得以真正完成。
农业文明的秩序并不只是国家政统的存在,甚至也不完全是民族的融合,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结构。由于漫长的农业时代与得天独厚的条件,古代中国把农业文明推向了极致。尽管存在地方的不平衡,通过政府的调配,尤其是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兴建之后,中国可以较好地解决饥馑危机,堪称农业时代的楷模。在农业时代维系一个巨大的政权,除了依赖国家力量之外,中国很长时问都依赖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所谓皇权不下县。尽管地区差异巨大、方言众多,但中国有统一的文字。在完善的农业生产与社会结构基础上,发展出了堪称农业时代文化结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一切是如此完善,以至于“十全皇帝”乾隆面对英国使团代表马戛尔尼时可以高傲地说:天朝统驭万国、富有四海、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也不愿意去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科学技术),即便康熙皇帝带头示范。
然而,农业时代还是要结束了!农业取代狩猎采集,在于它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食物保障,能够产生一定的生产剩余,能够在更有限的范围内获取食物。这样的话,可以避免经常遭遇的饥饿(支持更多的人口),打破食物分享上的平均主义(鼓励更多的剩余生产),以及避免群体之问领域的争夺(促进定居)。但是,农业也带来了更多的人口、更大规模的社会冲突、更复杂的社会,最终形成了文明。但是,相比于工商业,农业生产是低效率的,一个家庭或生产单位要生产自己需要的几乎所有东西,而不是去生产这里最适合生产的东西。其生产与消费处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平衡状态,而商业交换可以打破产出与需求之问的平衡,商业刺激下的工业进一步帮助突破生产极限。再者,农业社会的生产都建立在控制的基础上,由此形成各种形式的等级制,以及为之服务的意识形态。商业交换需要的是平等与自由,打破身份控制,需要法治来保证交易与财产,打破社会关系对个体的约束,以及确认作为交换单位个人的主体性。当然,没有时代是完美的,工商业时代也有自身的问题,资本的贪婪、机器的僵化、物质消费主义……人开始异化,社会出现新的分化。但无论如何,它解决了农业时代的一些根本矛盾,这无疑是需要肯定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调多元主义以及对过去充满田园牧歌式回忆的时代。狩猎采集时代人们不会产生任何垃圾,一切都取之于自然,回归自然。农业时代人们开始烧制陶器、冶炼金属,但日常生活之中也绝少有垃圾的概念,所有的东西几乎都会循环使用。这些时代让人怀念,不过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中国正在迅速走向工商业时代,作为生活在这个过渡期的人,我们有幸看到一段宏大的历史变迁。回望历史,我们需要借鉴和反思,更需要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