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意思的事儿怎么破?

2019-12-20 09:44杨玄章
高中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武学徒小张

杨玄章

在针对年轻人的职场调查中发现,“做的工作没意思”成为排名前三的离职理由之一。表面上看,职场新人似乎是大部分“没意思的事儿”的主要承担者,这当中包括一些平淡无奇的事务性工作、复杂繁琐的“体力活儿”、没有什么挑战的初级工作……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杂活儿”,有些刚毕业的学生无力地感叹:“天哪,我们这些新人难道只有做没意思的事儿的宿命吗?”

怎么看待“没意思的事儿”

在毕业之前,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可以做那种冲锋陷阵和“华山论剑”之类的大事。可当入职之后,现实情况与理想中的差别很大,新人们往往工作在一种学徒的状态。学徒这个古老职业训练制中的名字听起来有些让人反感。挂着这个标签,往往意味着做繁杂没意思的工作。在现代企业中,学徒的同义词很多时候是实习生、试用员工或是新人。事实上,学徒制有它积极的一面,一方面在学徒期的新员工压力比较小,可以从容熟悉环境和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从制度上可以由老员工来传帮带,新人有更多学习成长的资源可以利用,公司也会更大限度地利用老员工的经验和能力。在国外的很多领域都保留着某种形式的学徒制,特别是在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的领域中,如医学、法律、学术、职业运动、艺术等。在澳洲,传统的学徒制新人仍有几十万之众,新毕业学生中的70%以上处在学徒期。英国甚至将学徒制立法,倡导“人人都可做学徒”,计划到2020年每5个年轻人就有1人接受学徒训练,帮助全民提升职业能力,以期尽快适应工作。由此可见,做一个学徒并不是坏事。学徒期,或者叫新人期,其实是一个很宝贵的可以从容进行职场磨合的阶段。

那些所谓的“有意思的事儿”就都有意思吗?其实并不尽然。小张是一家设计院的新人,被安排给一位老员工打下手,做一个大工程的设计工作。一开始,小张信心满满,非常想承担工程中的关键工作,借助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迅速做出成绩。可是,他的师傅总是安排他做杂事。小张的大部分时间被繁重的绘制图纸工作所占据,总是加班做简单的方案实现工作。在甲方和领导面前,小张似乎是“隐形人”,从来都是师傅和客户进行讲解和讨论,即使自己有专业见解,也没机会在大场面上提出来。此外,师傅还经常交办他做一些送图纸、组织接待之类的跑腿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小张有些迷惑了,找到部门领导诉苦:“我做的事儿也太没意思了,都是实习生就可以做的重复工作。那些有意思的事儿,师傅都不交给我。这样下去,我就荒废了!”领导明白了他的问题,很直接地说:“你觉得一项工程设计工作中有多少是有意思的?我告诉你,99%以上都是这种没意思的工作。再好的创意和设计,都需要落实,都需要人去执行。而且,仅仅靠专业知识就可以把工作做好吗?和甲方的互动、根据现实情况的妥协、面对突发变化的应对等等很多方面都是左右项目的关键节点。这些东西都是要从没意思的事儿当中学到的。你连这些没意思的事儿都做不好,怎么能放心把几个亿的项目交给你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如上面例子中的领导所言,再高大上的工作也是需要很多非常扎实的小事来完成的。很多职场明星在“人前显圣”,在人后其实是经过非常艰苦的努力,做了很多所谓的没意思的事儿,才积累起足够的能力、经验和资历,有机会和有可能做好有意思的事儿。职场新人如果眼睛只盯着那种核心工作,而忽视了需要胜任这些工作的内功和积累,那么这样的核心工作可能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把没意思的事当有意思的做

小刘毕业后加入了一家一流国企的核心部门,开始非常希望凭借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可是,一上来领导却安排他做综合岗位的工作,主要职责是处理部门内所有进出的公文,按照各个处的职责和公文的内容,做一些收发文件的工作。同时,小刘还负责部门内迎来送往的工作,其中难免要涉及端茶倒水之类的“无聊的事”。

没过几个月,小刘就私下找到处长说:“我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现在就做些与文件相关的事务性工作,还要做这些接待领导的无聊的事情,一个中专生就可以做了,这不是浪费吗?”处长听了,很自然地说:“我明白你的能力和你想做的事情。但是,国企很大,不了解这个生态环境和明白其中的门道你会寸步难行。综合岗位的工作虽然是事务性的,但是非常有助于你很快了解部门内各个处室的核心内容,也有机会接触所有的领导和员工,可以迅速和大家熟悉起来。此外,综合岗位并不是无聊的,其实有很多门道,你是部门的公文进出口,把这些东西都熟悉理顺了,会为你以后把有意思的事做好打下好的基础。”

古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事情,磨刀的工作往往显得比较无聊,但其必要性毋庸置疑。在很多大企业里,复杂的业务流程和部门间关系使得做有意思的事儿的代价会比较大,如果不了解这里面的一些细微的门道,推进项目会比较困难。因此,花一些时间来熟悉这些内部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熟悉这些情况的过程可能会显得非常无聊,有专业背景的新人做这些事情更会觉得没意思。这时候,需要大家以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周边环境和所从事的工作,把一些基础的工作做扎实,这样才可能把有意思的事儿做好。

另外,在很多企业和政府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还会专门将新人安排在“没意思”的岗位上进行锻炼。一方面可以磨练新人,使其熟悉组织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小事来考察新人在面试中没有展现的细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人更要把没意思的事儿做好,为以后的脱颖而出做好准备。

把没意思的事做成有意思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这句古语来审视那些“没意思的事儿”,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和做事方式。小武毕业后加入公司的时候,被分到一个半死不活的产品项目中,小武眼看着同期入公司的新人们在核心项目上做得风风火火,心里真不是滋味。

郁闷的小武有一次回学校和导师交流,道出了自己的困境。导师和他说:“其实你现在的机会还不错。那些在明星项目里的新人,其实发展空间比较小,核心的工作有老员工在做,新员工做的事情一般不会很有意思,而且做出自己的成绩反而不是很容易。你现在的项目其实是符合行业发展的,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成为热点。它现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意思,但如果能做出成绩,也会使你很快提升。这个没意思的事儿,其实是个有意思的事儿!”

得到了导师的鼓励,小武回去重新梳理项目的情况,首先从关键问题入手着手推进项目。在这个非重点的项目中,反而压力和阻力会比较小,小武可以很专注地解决专业性的问题。以前看起来无解的问题,渐渐地被小武逐个儿解决了。这个一开始被看作是没意思的项目,一下子成了公司里的明星项目,小武也变成了领导眼中的红人。

现代商业环境中,需求的变更和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很难有哪个产业、方向或者产品是经久不衰的。风水轮流转,很多之前不被人看好的没有意思的事儿,很可能会变成热点。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不被看好的时候,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全局的视点来进行审视,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机会降临的那一刻做好准备。这样,才有可能把没意思的事儿创造成有意思的事儿。

从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职场人的每一份经历和积累都是有用的。即使是浅显的工作,其背后也可能蕴含着很丰富的意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很多没意思的事儿其实就是結网的过程。与其不停抱怨自己的事情没意思,不如主动挖掘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或者往有意义的方向去运作和努力。对付没意思的事儿,就这么破!

猜你喜欢
小武学徒小张
今日菜色
今天忙不忙
善意
巧妙的奉承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谁逗谁
你的书包呢
小武的心思
今天忙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