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薏仁祛湿,并非人人适合

2019-12-20 08:43王海颖
大众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赤小豆药食粳米

王海颖

很多食物发挥着药食两用的作用。“药食同源”是古人在发现食物和药物中总结的智慧。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说:“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这类食物和药物一样具有偏性、四气五味,除了提供基本的营养外,还具有治疗功效。

常用祛湿食材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水肿及脾虚食少便溏。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脾虚泄泻。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用于疮痈肿毒、水肿胀满。

白扁豆味甘,性温,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暑湿吐泻。

芡实味甘、涩,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用于脾虚久泻、肾虚遗精遗尿、带下。

砂仁味辛,性温,具有化湿开胃、温中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及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荷叶味苦,性平,具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

橘皮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食少吐泻。

藿香味辛,性微温,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恶心呕吐、暑湿证、胸闷不适。

祛湿食材并非适合所有人

药食两用中药不等同于食物,它们有偏性,有一些可能有轻微的毒性,但总体安全系数较大,长期或大量应用不易中毒。也正因如此,其毒性容易被忽视,人们在应用时容易出现一些误区,最常见的现象是有人一年四季长期食用诸如“薏苡仁赤小豆粥”来祛湿养生,认为这样有助于保持健康。

实际上,以“全民养生佳品”薏苡仁为例,这味药材药性微寒,具有健脾利水之功,又是禾本科的代表植物,味美易得,生品善清肺热、消痈排脓;炒薏苡仁更适合健脾利湿,可以用于脾虚水肿、脾虚泄泻,故若长期服用,炒薏苡仁更适合。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品汇精要》中提到“妊娠不可服”;《得配本草》更加具体地对不适用的人群加以限制,“肾水不足,脾阴不足,气虚下陷,妊娠,四者禁用”,即气血不足者和阴虚、津液亏少、经常口干者不适合长期食用薏苡仁;脾虚便溏者也只适合食用炒薏苡仁,而非生薏苡仁。

其他祛湿食材,也有各自的适合或限食人群,如:茯苓较适合大众食用,但大便干燥者不适合长期食用;藿香较适合暑热季节感受风寒、内伤暑湿时服用;荷叶最适合夏季鲜品煮粥或加入肉食中蒸制,以调味增色;白扁豆可调脾胃、养肺,但含有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对凝血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毒性,加热及增加煎煮时间可使毒性大减;砂仁较适合作为调味品食用;赤小豆可使湿热从小便排出,配合鲫鱼等做成“赤小豆鲫鱼汤”,适合水肿患者;芡实较适合脾虚便溏者、妇女脾虚带下、慢性肾病,也适合有蛋白尿的患者,但便秘及排便困难者要慎用;橘皮较适合制作药膳,如“陈皮牛肉”或“陈皮山楂”等,有健胃消食、促进消化的作用。

辨体质,选食材

如果不辨体质,不明药性寒热、适应证与禁忌证,盲目滥用以上食材,后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药性有寒热,人的体质也有寒热,在应用药食两用中药时,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体质是寒性还是热性。

寒性体质多属阳虚,形体多白胖,面色无华,形寒喜暖,四肢冷,大便溏薄,夜尿清长,毛发易落,脉沉无力,舌体胖、舌质淡、多齿痕,宜选择温热之性的中药,如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花椒、高良姜、姜(生姜、干姜)、黑胡椒等药食两用中药。

热性体质 多属阴虚,形体多消瘦,面色潮红,口干咽燥,常喜冷饮,手足心热,少眠心烦,易便秘,尿时黄,舌质红而少苔或无苔,脉弦细而数,宜选择寒凉之性的中药,如百合、玉竹、菊花、决明子、栀子、金银花、槐花、枸杞子等。

气滞型体质多见形体偏瘦,面色苍黄,胸胁满闷,时欲太息,或咽中时有物梗,舌质偏黯,脉沉弦或兼涩,宜选择有行气之功的佛手、香橼、橘红、橘皮、薄荷等。

痰浊型体质多形体肥胖,皮肉易松弛,身重,头昏,胸闷脘痞,便溏,舌体胖大、苔腻,脉濡或滑,宜选择具化痰或祛湿之功的茯苓、香薷、紫苏、薏苡仁、藿香等药食两用中药。

梅雨季节,巧选祛湿食材

立夏过后,进入小满,雨水变多,天气闷热潮湿,人易受到湿邪的侵袭,出现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全身困乏,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由于脾“喜燥恶湿”,受湿邪影响最大,此时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在小满、芒种节气,应以健脾化湿为主。藿香、砂仁、豆蔻等均属气味芳香的药物,含挥发油,煎煮时间不宜太长,10~15分钟即可。芳香药物做成调味品使用更佳。白扁豆、赤小豆等豆类食物应煮熟食用,否则易中毒。

茯苓饼

原料】 七成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适量茯苓、芡实、莲子肉、山药。

做法】 原料共碾成粉末,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做饼。日常食用。

山药薏仁茯苓粳米粥

原料】 茯苓(研末)30克,薏苡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将粳米、薏苡仁、山药加水适量,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和匀后煮熟,空腹服用。

薏仁茯苓香菇鸡肉粥

原料】 薏苡仁200克,茯苓10克,粳米200克,鸡胸脯肉50克,干香菇4个。

做法】 将香菇泡发,切丁。鸡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锅内煮30~40分钟后捞出,切丁。茯苓研粉。薏苡仁洗净,用热水浸泡一夜,沥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烂。将粳米加5倍清水煮1小时,与薏苡仁粥合并,加入香菇、鸡肉丁、茯苓粉,煮至稠为度。服食时可加调料。

赤小豆鲫鱼汤

原料】 赤小豆50克,鲫鱼1尾(约500克),陈皮、草果各6克,葱、姜、胡椒各少許。

做法】 煮汤,每日1次,连服1个月。适合低蛋白引起的水肿、腹水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食用。

五香粉

将砂仁、丁香、花椒、八角、茴香和肉蔻等香料的粉末混合,制成“五香粉”,可以用来制作五香豆腐、五香豆等。

小贴士

长期服用降压、降糖或调节血脂等药物的患者,在选择药食两用中药时,要咨询执业中医师或中药师,以免中西药拮抗,降低彼此药效,或增加毒副作用等。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赤小豆药食粳米
赤小豆成长记
多吃粳米益气养阴
多吃粳米益气养阴
三款粥预防孕期便秘
药食两相宜之鸡蛋花
赤小豆粥
药食兼用话蜗牛
秋犯燥邪 药食同疗
药食两用说食姜
治脾胃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