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张杰 王学义 刘明矾 崔丽娟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消除疾病或体弱,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作为健康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研究发现,拥有良好心理健康素养的人更易识别心理疾病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反之,心理健康素养较低的个体往往会采取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应对方式。个体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越多,对待心理疾病的态度会更加积极,也会主动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大众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健康素养?必须掌握哪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呢?本刊特邀心理健康领域知名专家撰稿,为读者答疑解惑。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人们所面临的现实压力(如房贷、车贷、养育下一代、医疗、养老等)不断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2019年发布的一项关于中国人精神卫生状况的大型调查显示,我国6类精神疾病(不包括老年痴呆)终生患病率达16.6%,其中焦虑障碍是终生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类别(7.6%),其次为心境障碍(7.4%),物质使用障碍位列第三(4.7%),其余三类为冲动控制障碍(1.5%)、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0.7%)和进食障碍(0.1%)。
事实上,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疾病,但目前并未引起大部分国人的重视,全国有近90%的精神疾病患者从未寻求任何专业帮助。公众往往是通过极端事件了解有关精神疾病的信息,例如公众人物因抑郁症而自杀、存在精神分裂症争议的犯罪新闻,或青少年自杀、伤人等事件。事实上,并非所有精神疾病都如新闻所描述的那样“极端”。
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没有严格分界线,是从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轻度心理行为问题、心理疾病,再到严重精神疾病的“连续谱”。攀比和虚荣心理、大城市里的“生存焦虑”、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无缘由的精神疲惫等,都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不健康的生活模式(如酗酒、赌博等)。自伤或自杀、冲动冒险等,是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就像 “头疼”“上火”一样,人也会有难过、愤怒、害怕、厌烦、自责等情绪表现。这些情绪往往由生活事件引起,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可能会轻度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效率。有这些心理亚健康状态或轻度心理行为问题的,一般通过倾诉、宣泄、运动等方式加以调节,可恢复正常状态。
心理疾病的症状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持续时间更久,如超过1个月;对生活、工作、学习产生较大影响;难以依靠自我调整恢复到正常状态。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苛求自己与他人,经常对人表达善意,保持知足常乐等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沟通技巧、放松技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寻求社会支持。
第三,出现心理问题后,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治疗心理疾病需要医学、心理及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
此外,还应改变对心理健康的不正确认识。比如: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情绪焦虑或抑郁不是病,不需要治疗;前往精神科就诊是有碍颜面的事;心理疾病是脆弱的表现……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会使人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延误甚至逃避对心理疾病的干预。
赵 敏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毒理学会药物依赖性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擅长诊治成瘾行为、焦虑、抑郁、冲动攻击等。
正面(積极)思维和负面(消极)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使面对的是同一问题,思维模式不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最常见的例子是“半杯水”的故事。正向、积极的人,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与没有水比,半杯水就是优势;消极的人会抱怨“只有半杯水”,感觉不满足。当期望高于现实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人就会感觉到不满意。
需要说明的是,正面思维不完全等同于乐观,悲观也不一定就是负面思维,还需要看该种思维模式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过度乐观,一直不去解决问题,也属于负面思维;“防卫型的悲观”虽然悲观,想到事情最糟糕的结果,但拥有解决问题的想法与方法,就属于正面思维。
美国积极心理学权威专家对某公司1100名员工进行了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保持正面思维的员工业绩比负面思维者高出88%,负面思维者离职率是乐观者的3倍。
美国研究人员对4765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为期4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对变老持积极态度、认为老年是“经验丰富”“有智慧”“受人尊重”(积极概念)的老年人,患痴呆的比例为2.7%;而喜欢把老年与“老糊涂” “老废物”等消极概念相联系(持消极态度)的人,患痴呆的比例为6.1%。另一项追踪了20余年、涉及600多位老人的研究表明,持积极态度的人比持消极态度的人平均寿命延长7.5岁。有消极变老观念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健康受损、生病是不可避免的,喜欢与青年人进行比较,认为自己“老了”。于是,他们对未来幸福的积极性会降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取得的成果自然也少。相反,积极看待变老的人,更多地将同龄人作为参照体,尤其是与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相比较,感觉自己“并不老”。在这种正面思维方式下,他们更愿意努力照顾好自己,并坚持改善健康的行为,如进行规律锻炼、遵循医嘱、采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正面思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感受客观世界时,以积极的态度往好处想,尽量去除负面情绪;二是要善于改变参照物来调整观念。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改变了比较对象,调整了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时,想法就会发生改变。
由负面思维模式向正面思维模式转变的难度并不低。有研究表明,正面思维能力强的人有三种特质:①能够坦然面对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参照体系;②深信生命有意义,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价值观;③实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试着发掘自身是否有这样的潜质;如果已经展现出这些方面的特点,应继续加强,维持良好的运作模式。
如果尚未具备上述三种特质,可通过认知行为训练,改变参照物,改变过去常常不自觉“跑出来”影响我们的负面思维模式。例如,意识到负面思维出现的时候,停下来分析一下:自己的负面思维到底错在哪里,有哪些害处;意识到不合理信念时,不要被负面思维牵着走,也不要受情绪影响,要及时进行自我反驳,并用积极思维替代之。如果经常出现的负面思维方式是“我不行”,当其出现时,就要及时反驳,转变成“我能行”的正面思维。
改变思维模式,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反驳,越练越熟悉,直到积极思维成为内在的习惯,在大脑中取得“优势”。这种认知行为练习,目的是将正面思维内化为习惯,强化正向能量。如果有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效果更佳。
张 杰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特聘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主任。擅长老年心理学、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抗挫折能力也称“心理逆商”,指的是一个人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是一种防卫心理及行为。如果一个人的抗挫折能力很差,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心理能量被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力量拉扯、消耗,无法解决问题时,就很容易被“打倒”,导致自暴自弃。相反,抗挫折能力强的人,即使遇到较大的困难也能应付。
较强的抗挫折能力有利于个体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决心;抗挫折能力较弱的人对挫折消极对待,缺乏战胜困难的意志力。一个人情绪管理能力的强弱,也往往与其抗挫折能力强弱有关。心态调整得比较好的人,对情绪的掌控力强,知道该怎样合理克制和抒发内心的想法,能以平和的心境面对困境和挫折;面对问题时,也会采用积极心态主动进行自我调整,当现实与期望不协调时,会适时有所放弃。
美国心理学会将抗挫折能力解释为:能够直面逆境、麻烦、强压的应变能力和心理过程,代表人的精神恢复能力,也称“心理弹性”。心理弹性较好的人,当压力慢慢减少时,心理就开始恢复原状。一般情况下,心理弹性比较好的人,恢复到正常状态的速度比较快。
抗挫折力需要从小培养。通过科学的养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具备足够的安全感,使其性格足够坚韧,这样长大后遭遇挫折时,才不会被挫折“打倒”。
从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要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孩子表达个人意愿时,家长尽可能尊重其意愿;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提供支持和鼓励,但不要代替孩子做事,相信孩子最终能完成自己应做的事情。
当孩子因遇挫折而有挫败感、发脾气或者哭闹时,家长应耐心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挫败感,而不要替孩子去做事。父母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一时的失利或不顺,倾听孩子对失败的倾诉,耐心陪伴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一起看到得失,让孩子感受到一时的挫折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父母传达的情绪信息很重要,平和包容的心态会让孩子更快平静下来,也能以平常心来应对挫折。
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即夸奖孩子的行为,而非其特质。因为特质是无法更改、不可控的;行为相对可控,可以更改。当孩子失败时,可以归因为不够努力,只要更加努力,还是会在未来取得成功,这样对挫折的耐受力也会变强。此外,让孩子分享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倾听孩子做了些什么,也能够帮助孩子总结经验,下一次做得更好。
接纳、尊重、支持孩子,鼓励其独立自主的态度,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使他们能够有能力抵御各种挫折。此外,家长也需要为孩子设立一些行为规范,当孩子做错事时,要温和而坚定地加以制止。
成年人的心智已成熟,过往的经历、成敗往往会影响其认知和信念系统。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人往往会看到这些困难和挫折带来的各种损失和麻烦,却忽略其背后的意义。
在经历挫折和困难时,要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可以时常这样问自己:这些挫折和磨难对我意味着什么?是不是能帮助我成长得更快?如果战胜了困难,可以获得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成长的喜悦?为了实现理想的目标,自己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接下来,应该进一步想一想:如何有效释放压力?如何克服当前所碰到的挫折和困难?有没有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去做哪些行之有效的工作?
思考这些问题时,人会把意识的关注点从畏难情绪转移到意志力的培养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上,等于意识向潜意识下指令,让潜意识开始工作,帮助调节期望与现实的不协调,提高应对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自身特质外,外在的人际支持对增强抗挫折能力也很重要。另外,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都有利于强健心理弹性,提高对挫折和压力的承受能力。
人类生命的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睡眠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这从古诗词中就可窥探一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落第的惆怅与内疚,让诗人徘徊在自责和懊悔中,久久难眠。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老骥伏枥,满腹壮志未酬,失眠多梦。
其实现代人也一样,失恋后、考试前、生病时、刚入职……每一段有关失眠的回忆,都与复杂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
睡眠障碍常与心理疾病相伴
睡眠-觉醒障碍(简称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不正常地增加或减少、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睡眠和觉醒节律紊乱等,如失眠、嗜睡、昼夜颠倒、夜行症、梦游等。
据研究,80%的精神障碍与睡眠障碍有关。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很多心理疾病的伴随症状之一就是失眠。比如,90%的抑郁症患者首发临床症状是失眠;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精神障碍患者,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
长期的睡眠障碍可使身心健康严重受损,造成抑郁、焦虑,情绪控制能力下降,甚至会影响人际关系和家庭和睦。
失眠的发生主要缘于三方面因素,即素质因素、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素质因素是容易导致失眠的个人特质,包括年龄、性别、个人性格特点等。研究发现,有焦虑或忧虑倾向、完美主义、情绪压抑的人,遇到压力时易发生失眠。
诱发因素是指导致失眠开始发生的事件。生活中,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与变动,无论变动结果是好是坏,这些事件都会给心情与生活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就可能造成失眠。面对诱发因素时,如果应对方式不恰当,过度关注、紧张,就可导致失眠。
维持因素是让失眠持续下去的因素。吸烟、饮酒、不良睡眠习惯(如上床时间提早、周末补觉、午睡时间过长、夜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等),都有可能让失眠由“短期”变成“长期”。事实上,吸烟、饮酒及不良睡眠习惯,往往也与心理因素有关。
反过来,睡眠不好也可诱发心理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失眠可造成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神经细胞不能得到有效修复和更新,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扰乱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产生负面情绪,诱发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障碍。
良好的睡眠过程相当于一次电脑的重启,对身体心灵都是一次调整。拥有优质睡眠,可帮助人们远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心态平和,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因此要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人际关系紧张,会影响心情,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很有必要。
此外,好的睡眠习惯不可忽视。睡前少看令人兴奋的影视剧,减少外界刺激,营造安静的入睡环境,切忌睡前剧烈活动、喝浓茶或咖啡饮料。坚持早睡早起,减少贪睡不起的行为,上午尽量出去晒晒太阳,加强户外活动。
一旦发现睡眠障碍与心理疾病有关,治疗应双管齐下,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要相辅相成,不能偏废,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药物治疗要遵循医嘱,切不可随意乱用安定等安眠药物。
王学义 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精神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心理咨询和治疗、精神康复训练等。
●作息要规律,这样有利于建立规律的生物钟,而作息时间不规律容易导致入睡困难、频繁醒来和早醒等问题。一般可安排晚上22﹕30左右入睡、早上7﹕00左右起床的睡眠时间。
●要限制午睡时间,午睡时间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午睡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进入深睡眠,醒来后会感到很不舒服。有失眠问题者则尽量不要午睡。
●睡前一小时内,不要看电视,也不要玩手机等电子设备,更不要在上床后看手机。上床睡觉前要让心情保持平静,上床后也不要躺在床上想心事。
两个月前,张女士换了一份工作,工資更高了,家庭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美中不足的是,直属上司为人苛刻,员工稍有差错,他便大发雷霆。张女士在工作时需要小心谨慎,只有下班的时候才能放松自己。最近,丈夫和孩子经常埋怨她不像以前那般温柔有耐心,一回家就变得敏感、易怒,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冲他们“撒气”。张女士很伤心:明明自己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什么家人不能理解自己?
不难发现,张女士是将对上司的不满宣泄到了家人身上,这种常见的“迁怒”行为,其实是启用了“转换”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或处于应激状态时,采用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用以解释和处理由主客观因素引起的内心冲突,以减少压力和烦恼。防御机制与个人的成长经历、父母的防御方式、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它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人们很难意识到它的作用。张女士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迁怒于家人时,自己也茫然不解。
每个人都有一道“心理防御墙”,这道墙在维护心理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人遇到困难和矛盾冲突时,心理防御能保护自尊心,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面临挫折时,如果采用不成熟、低适应性的心理防御,则容易导致看待问题不够理性、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产生人际冲突。张女士如果一再使用“迁怒”这种低适应性的防御来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很可能使家庭关系恶化,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防御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接纳他人的行为。
心理防御机制有100多种,比较常见的包括压抑、否认、合理化、理想化、转移、投射、幻想、升华、幽默、期望、利他、情感隔离、理智化、被动攻击、抱怨等。
应对方式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外在表现。如果一个人常常讲理不讲情,可能是使用理智化、道德化的防御机制;明明喜欢一个人,却故意说讨厌对方,可能是“反向作用”的心理防御在“作祟”;当无法实现目标时,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安慰自己,摆脱痛苦,可能使用了“合理化”的防御机制……生活中,适当留心观察自己的心理防御方式,或许会有所发现。当然,想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主要防御类型和防御的成熟度,需要通过专业的防御方式问卷来测试。
●提高自我觉察,预防防御不当 防御机制常在无意识中进行,人们通常难以发现。当意识到防御不当时,可先弥补此次行为造成的后果,再继续观察自己在哪种情境下会出现类似的反应。以后再遇到挫折或内心冲突时,不立即处理,给大脑一个缓冲时间,以寻找更好的应对方式。
●增加防御成熟度,完善防御系统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身心健康,如升华、补偿和幽默等;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对身心健康有害,如压抑、投射、否认、合理化等。想要保持心理健康,不是去掉防御,而是用成熟的防御机制代替不成熟的。比如: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可以用其他方面的成功来进行补偿;遭遇负面情绪时,可以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升华自己的情感;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巧用幽默“化干戈为玉帛”,轻松一笑“搞定”不愉快。此外,多与有着成熟应对方式的人沟通也是不错的方法,通过交流学习来完善自己的防御系统。
●懂得防御极限,接纳生活洗礼有时候,面对一些巨大的打击,如天灾人祸时,无论何种防御都如螳臂当车。此时,应面对现实,承认脆弱,给自己一个“消化”悲伤的机会,学会承认自身的情感限度,接受并释放心中的悲痛。必要时,也可以寻求家人的支持及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在心理學中,性格指的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种模式形成个体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并将个体与他人区分开。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一把双刃剑。当性格和外在环境相适应时,会大大增强人的自信,有益于身心健康。而当遭遇逆境时,性格的缺陷会限制人潜能的发挥,引发挫败感,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心脏病学家福利曼及后续的研究者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A型性格的人精力旺盛,竞争意识强,能够敢为人先,但如果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则容易焦虑、烦躁,影响人际关系,也损害心血管健康。B型性格的人乐观随和,容易知足,人缘好,能适应大部分的工作,也是最容易长寿的一种性格,但进取心稍弱,若任由自由散漫的态度发展,较难取得进步。C型人格的人深思熟虑,克己少言,往往在某些领域具有独到的见解,但缺点在于常常逆来顺受,过分忍耐的处事方式会使心境长期受压抑,甚至引发心理疾病与慢性病。
研究表明,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是天生的,受自然环境、生理因素影响,是性格中固定的部分。如有的人活泼,有的人稳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秉性”,并无好坏之分。人对自己和外物的态度及采取的言行是后天形成的,受教育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且一直被外界所塑造。
●洞察自身,化不知为自知优化性格的前提是全面了解自己。可以经常与身边值得信任的人大胆交流,了解一些自己具备但平日里忽略了的特点。
●改变行为,避免习惯的诱惑当意识到自身不足后,能否改变主要取决于自控力。这需要我们将注意从习惯性行为的诱惑上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如A型人格的人想改变暴躁的脾气,与其一味告诫自己“不要生气、生气伤身体”,不如外出运动或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获得愉悦心情。
●欣赏自己,发挥天生所长人需要先认可自己的优点,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自我感受,再以更大的动力去改正缺点。选择优势环境、认同优秀的榜样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学知识技能,优化性格 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是优良性格的基础,正所谓“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知识技能,降低遭受挫折的可能性,更可以补偿性格的弱势面。对于B型性格者而言,学习数学,锻炼思维的周密性,就是一条优化性格的良好途径。
刘明矾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心理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擅长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很多来做心理咨询的人都说,进心理咨询室需要很大的勇气,到底去还是不去?人家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的看法: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不正常,甚至是“变态”。
部分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首先与文化传统有关。中国人性格通常比较内敛,有了心理问题困扰倾向于自己调节;如果“放在台面上”,就会被认为是很严重的精神问题。其次,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媒体在表现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变态心理,认为这样更具有炒作价值。 实际上,很多人是从电视、电影、报刊上认识心理学的,这很容易形成片面认识,认为心理学只关注变态的人。《精神变态者》《发条橙》《沉默的羔羊》《本能》《催眠》等知名电影,为观众展现了光怪陆离的心理世界,也为心理学打上了带有偏见的烙印。
据调查,因为世人的偏见,很多得了心理疾病的人害怕被别人知道,担心被他人误解, 导致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身心健康持续受损。
正如人会有生理上的头疼脑热一样,人的心理也会发生“感冒”。用对待躯体疾病的态度去对待心理问题,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也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心理健康素养。
每个人都不应对心理疾病患者抱有偏见。如果发现周围的人存在心理问题,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们倾诉内心的苦恼,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帮助。
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上海市老年学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心理问题很难自然康复,心理疾病所伴随的症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行消失。心理问题拖延不处理会导致症状加重, 这与躯体疾病相似。例如,肿瘤如果能早期被干预,治疗效果较佳;而拖延就医则会导致病情加重,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治疗难度增加,疗效也差。心理疾病也是如此,早期的心理问题可能只是简单的情绪问题,在被简单干预后就能够得到很好改善。如果拖延不处理,心理问题会复杂化和慢性化,治疗起来往往更困难。
心理问题的表现各不相同,出现下述问题者,应多留心,积极向他人求助,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求助,维护自我的心理健康。
●情绪症状①焦虑,異常的焦虑情绪表现为毫无缘由的焦虑不安,或是明知没必要,但仍然觉得十分焦虑,无法排解;②抑郁,表现为莫名其妙觉得情绪低落,并且无法自我调节,睡眠质量差,兴趣减退;③恐惧,对一些特定场景或物品表现出过度的恐惧,伴随严重的躯体反应;④躁狂,表现为无现实依据地感觉到快乐、无忧无虑,易激惹,情绪转变快;⑤强迫,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强迫行为或思维,明知这些观念、冲动和行为不合理与不必要,但仍无法控制和解脱,感到焦虑与痛苦。
●行为表现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酗酒、赌博以及各类药物滥用;②自杀、自伤或是伤人等危险性行为;③行为表现异常,行为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如生活变得懒散、行动缓慢以及回避社交等意识减退行为,或是兴奋话多、有冲动或冒险行为等。
●认知症状①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②思维模式异常,谈话内容与语速异常;③空间与时间感知异常,无法清晰分辨空间状态和时间状态。
●心理问题躯体化出现的躯体症状通过常规治疗无法缓解,且身体检查无法查出病因。
总之,当出现无缘由的愤怒、悲伤、焦虑、兴奋等情绪,情绪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者个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出现无理由的异常行为或生活方式与作息异常(如不自主反复洗手、饮食问题、睡眠问题等),尤其是这些异常状态难以依靠个人能力解决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心理问题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即医学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相结合。
●医学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症状较重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再配合心理治疗进行改善。需要强调的是,患者需要按医嘱使用药物,不能擅自减药、换药甚至停药。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许多问题,包括不安、睡眠问题、情绪过分高涨或低落,以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疾病症状,一般需要数个疗程,甚至更长时间。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遵从医嘱用药,导致病情复发。实际上,合理用药利大于弊。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形式多样,医生或心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团体治疗、个体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强调“治疗联盟”,患者与治疗师要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只有这样,心理治疗的作用才能最大化,这需要患者与治疗师共同努力。
●康复治疗心理问题改善后,患者需要继续接受康复治疗,这与躯体疾病治疗后进行康复训练有相似之处。心理康复可通过绘画治疗、音乐治疗等艺术手段加强积极情绪体验能力、改善认知能力、增强情绪控制能力,帮助患者掌握压力管理技巧等。在康复期,患者应留意自己的心理状态变化,预防病情复发。
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患者遵从医嘱,积极参与治疗。治疗主动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心理健康素养是一个人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与态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对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能有效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能促使个人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心理问题,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能够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而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大众医学201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