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科技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表示,世界许多机构包括加拿大、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央行都已经从事多项区块链大型实验并且公布实验报告。
根据《区块链白皮书2019》,区块链产业在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特色各有不同,鼓励技术与政策监管各有侧重。例如,澳大利亚、韩国、德国、荷兰等国积极发展区块链产业,制定了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美国、中国、韩国、澳大利亚及欧盟重视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与此同时,中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士、芬兰、列支敦士登等国家已经陆续制定了区块链监管方面的法规。
早在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中国就将区块链技术列为战略性前沿技术。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明确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认为,中国企业更多是以促进区块链和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为方向,相比其他国家推动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落地。根据全球知识产权产业科技媒体IPRdaily发布的2019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入榜前100名企业中,中国占比63%,美国占比19%,日本占比7%;而在前10名中,中国就已占7席。
发展前景如此广阔的区块链技术,未来会更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吗?
平安集团旗下金融壹账通区块链业务部总经理陆一帆解释道,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目前的项目大多面向B(商家、企业)端,老百姓在很多时候不太能直观感受到,但它所带来的效果,如信息可追溯、防篡改、数据可验真等诸多优点,都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无形便利。“在未来,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区块链C(用户、消费者)端应用出现,甚至我们的智能手机中也可以安装轻量的区块链节点,数据主权将逐渐回归到用户手中。到时候,个人数据滥用、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在区块链技术的辅助下将不复存在。”
“区块链的价值绝不在于炒币,而在解决社会问题。”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认为,区块链已提前进入商用时代,这首先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系统性能和数据保护等的进一步成熟,其次是开放技术引发群体加速创新,第三是与行业标杆的合作刺激了滚雪球效应。未来,这三点还将继续加速区块链商用落地,会有更多的交易和信息交换通过区块链建立互联互信体系,最终实现一个“万物互联+万链互联”的世界。
从企业别来看,除了区块链技术正式起步的2016年由专注单一区块链应用的中小企业“霸榜”之外,这之后的时间,区块链技术的发明专利基本上都被大企业所囊括。特别是中国大型的互联网企业(BAT)、成型的区块链企业、国有通信技术企业和部分金融公司,对于区块链技术专利“地盘”的抢夺尤为激烈。这当中,以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最为耀眼。尽管阿里巴巴在今年上半年只递出12项申请,但截止到10月底,申请数已经重新超过了中国联通,并将二者之间的差距拉到近三倍,继续了前两年“霸主”态势。相较之下,另两家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投入则没那么明显,勉强维持在10名左右。
从地域分布来看,区块链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地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区域优势明显。三地从事区块链产业的企业众多,集中了中国超过80%的区块链技术力量,几乎全部88家区块链上市企业都集中在这三大地域,合计市值超7500亿元人民币。在这88家上市公司里,有64家的区块链业务属于区块链应用领域;19家属于产业基础领域;2家属于产业周边领域;2家属于货币交易领域。有7成上市公司的区块链业务发展至实践阶段。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虽然中国最初只是区块链技术概念的接收方,但在最近五年,中国的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总数远超其他所有市场。即便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海外市场以及欧洲专利局的辖区,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中国企业注册申请专利数也达到了990件。可以说,中国一家垄断了8成以上的区块链技术专利。巨大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甚至引得像万事达卡(国际)、索尼、英国电信、伊凡诺恩等一些国外知名企业来华注册申请区块链相关技术专利。
(本刊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企業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