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原
摘要:音乐发展至近现代,为打击乐而作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打击乐器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新的打击乐器同时也在不断开发和完善,增加了更多音色的可能性。从乐器上将各地区的音乐风格相融,这是打击乐在发展演变中不变的方向。打击乐二重奏《中国戏曲印象》第二乐章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融合了中国戏曲元素的打击乐作品。本文将探析《中国戏曲印象》的艺术特点及技法创新,分析其极富中国戏曲音乐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原因。
关键词:打击乐 中国戏曲 艺术特点 创新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147-02
中國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世界上音乐作品之多不乏有中国音乐风格的作品出现,国内作曲家对中国音乐的研究及发掘创作使得其音乐风格在世界上显得尤为出彩。从而也就有大量的外籍作曲家开始创作带有中国音乐色彩,或是音乐特点的作品。有些较为鲜明突出,有些则晦涩难懂,其作品中往往参杂了中国的音乐内涵。打击乐二重奏《中国戏曲印象》第二乐章融合了中国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各种打击乐器模仿出戏曲唱段,同时使用特殊的打击乐器营造舞台现场氛围,将中国戏曲的音乐风格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关于作曲家的概述
吉恩·科辛斯基,打击乐艺术家,是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大学的打击乐器教授。其在作曲方面拥有非凡才能而闻名,现场动态表演和富有创意的节目让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之欢欣鼓舞。他的作品在五大洲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演出,每年演出数百场,他的地标性著作《TWO》目前在六十多个大学课程中使用。作为作曲家,他的作品已被用于电影,美术馆和芭蕾舞团,其作品的特点是将古典风格与全球的流行或传统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组合。打击乐二重奏《中国戏曲印象》第二乐章是他的经典作品之一。
二、《中国戏曲印象》第二乐章艺术特点分析
《中国戏曲印象》第二乐章艺术特点主要由乐曲结构布局特点及所使用的音色特点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作品乐曲结构布局特点
《中国戏曲印象》第二乐章这部作品在乐曲的结构布局安排上是极具特色的。
此曲的前奏所占时常将近全曲的三分之一,且并非是带有旋律或是特殊节奏的乐段。手持三个不同音高的Talas(碟形金属片),于定音鼓之上转动,之后让Talas在鼓面上自然地停止。就如同我们在桌面上转硬币一样。这样的开场不免让听众一头雾水,甚至有些犯困,就如同是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没有内容却有无尽的航拍风景一般。但正是这样的结构布局为之后的突变做足了铺垫,再细细回想这段前奏,如同置身林中,总觉得意味深长,就如同观赏一部电影一样,不仅仅在听觉,更有了视觉上的感受。
在听众尚且沉浸于这样的音乐氛围时,突然风格一转,杀声四起。两位演奏者所使用的打击乐器转为小堂鼓,同时敲击出整齐划一又密集的鼓点。听众原先还认为这首曲目是以烘托意境为主,不曾料到却是一场打戏。突然由平心静气的状态,变为紧张兴奋。这一部分所占的演奏时间特别长,但是并不枯燥。在乐曲节奏密度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两位演奏者甚至在严丝合缝的音符中加入武打动作,使用鼓棒模仿刀枪剑戟相互拼杀,双方你来我往,舞台效果可见一斑。鼓棒碰撞的声响也让乐曲内容更加丰富,画龙点睛式的动作安排让全曲升华。度过了节奏上的“紧锣密鼓”,再在中间不规律地安排一些缓冲小节,并由缓冲小节之间间隔逐渐减少来将全曲过渡至尾声。
最后的尾声与前奏相互呼应,但并非还是烘托气氛的手法,而是由之前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所组合而成,使用琴锤在Talas上演奏出前奏旋律的清晰版本,渐渐地降低音量,逐渐走远,让听众不停地玩味。
(二)作品音色特点
Talas的音色是清脆的,如同钢片琴一般的声音,而曲目的开头却使用了定音鼓作为扩音器,用转动的方式引出Talas的泛音,这是极富有创意的。演奏出的音色带有静寂、淡然的禅意,使本来并非具有中国音乐风格音色的Talas发出了有着意味的声响。同时,作为扩音器的定音鼓发出微弱的共鸣,如同交响乐中定音鼓的弱奏一般。通常这样的弱奏会放在沉重的音乐气氛之处,使音乐音响效果更为立体。这样两种音色交相辉映,相互缠绕、碰撞,产生了一种混合了中西多种风格的音响效果。
风格转换部分所使用的乐器正好相反,使用的是中国的小堂鼓。一般演奏小堂鼓在音色上的辨析是自然而然地,因为各类中国音乐风格的曲目中多多少少会使用小堂鼓。但是,所安排地节奏多是相同的,或是内含的节奏律动是相同的。中国音乐风格的律动加上中国鼓,自然有浓浓的民族特点。在这首曲目中,这个部分所演奏的节奏却并不是简单中国音乐的风格,而是融合了流行及南美拉丁风格的融合节奏。在密集的鼓点铺垫中,设置特殊的重音来达到这样的效果。鼓皮使用的是可调节的鼓皮,在较为紧绷的鼓皮上演奏出上述融合节奏,意外地改变了原先小堂鼓的音响效果,音色上变为了一种带有现代感的传统音响。
最后部分使用较硬的琴锤来演奏Talas,这样的演奏法本身并没有特殊之处。但是所演奏的节奏是同上述融合节奏相似的风格。同时,Talas并非在原有的支架之上演奏,而是放置于定音鼓上来敲击,此时所发出的音色就是一种复合形式的敲击音。Talas所发出的每一下的敲击声,同时带有金属制物品碰撞定音鼓的声音,扩音、和声、铺垫的功能同时产生。这样所形成的音色使得只是用来首尾呼应的尾声,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该曲的特色和亮点。
三、《中國戏曲印象》第二乐章技法创新探讨
《中国戏曲印象》第二乐章的演奏技法创新主要探讨Talas的转动演奏法及特殊敲击演奏法这两种特殊演奏法。
(一)Talas转动演奏法
传统演奏Talas都是置于乐器架之上,成体系地排列,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演奏,多为类似于交响乐中时常使用的三角铁,点缀旋律。而该曲中Talas所承担的角色基本属于主角,主旋律落在Talas之上。所以在演奏技法上有所创新。前奏中就有创新之处,也就是转动Talas使其发出传统演奏法难以实现的泛音。这样的演奏方式并没有看上去的简单,在保证Talas确实发声的前提下,兼顾定音鼓同时发声。这就对Talas的转动力度及频率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演奏者在台下无数次练习之后,到台上依然需要小心谨慎地做出练习时开始转动地姿势,Talas与定音鼓鼓面摆放至最恰当地角度,双手同时使用手腕发力,带动小臂至大臂,向着相反方向转动Talas。适当地力度使转动的Talas保持在鼓面上运动约10秒左右,充分保证了音响效果的确实性。
(二)Talas特殊敲击演奏法
在尾声处使用硬琴锤敲击Talas这样的演奏技法并没有创新的成分,但是于定音鼓鼓面之上的演奏却会对传统演奏法形成挑战。因为定音鼓鼓面较大,正常定音鼓鼓槌在连续敲击鼓面时,如果技术欠佳,会造成“反皮”的情况。演奏所产生的音色也就花了,不能达到演奏要求。“反皮”的原因在于定音鼓鼓面较大较软,密集连续的敲击会使一些敲击点击中鼓面波动突起处,则发出并不集中的音响。正是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如若使用传统演奏Talas的方式敲击置于定音鼓鼓面上的金属圆盘,很大几率会使Talas在鼓面上弹起,这样就演变成了需要一直追逐着Talas演奏,从音色音响的需求及现场的观看体验来说都是不理想的。所以,在尾声使用琴锤时需要握在琴锤的前三分之一处,作为手部的延伸来使用。同时,不能使用以传统打击乐演奏法手腕发力这一原则,而是手指发力,用手指的寸劲,“点”击定音鼓鼓面上的Talas。这也是由于Talas的演奏面较小,需要使用精准灵巧的演奏法。
四、结语
本文以吉恩·科辛斯基的代表作《中国戏曲印象》第二乐章为探讨主题,分析其产生的演出效果及艺术特点,挖掘其中所使用的创新演奏技法,提高了对传统演奏技法的认识,拓展了技法创新的方向。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听觉感受上不再仅仅是复杂地节奏,而是直观地感受到了节奏中所具有的中国音乐的魅力和韵味。
参考文献:
[1]史博雅.西洋打击乐与中国民族打击乐的对比研究[J].北方音乐,2019,(09).
[2]尚永娜.王以东谈中国民族打击乐教育的“锣鼓经”[J].音乐生活,2019,(06).
[3]李柏萱.透过传统打击乐发展史浅析民族打击乐的未来[J].艺术评鉴,2019,(16).
[4]荆嫄.西洋管弦乐在中国戏曲中的结合与运用——以京剧为例[J].新西部,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