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表演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2019-12-20 02:08孙承钢
艺术评鉴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学发展高校教育

孙承钢

摘要:中国的表演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发展高峰,演艺事业想要得到发展,最重要的是对表演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近年来各大高校在表演专业方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表演人才,成为了我国表演事业的重要输出力量。现在院校类的表演系开设的越来越多,学校之间的竞争变得非常大。想要成为优秀的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在众多的学校中能够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育   表演专业   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134-02

在现在的教育中,考生由于文化课不理想上表演专业的大有人在,当然也有一些是真正的喜欢艺术,喜欢表演的学生。但是目前表演事业的发展以及利益的巨大化,导致表演变得越来越带有功利性。很多学校在能力方面不重视,老师的基本素质不达标,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表演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学生之所以上表演课,学习表演专业是因为文化课差,上大学难,虽然保障了学生有大学可上,但是毕业之后就业就变得困难重重。如何对高校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如何才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热爱表演的人才变得非常重要。

一、表演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设施不健全,师资力量差

表演专业现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力量和表演体系的不匹配,二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配套的硬件比较缺乏,这些问题也是所有高校都存在的情况。所以想要提高表演系学生的表演水平,必须要从师资力量这一方面入手,同时也要健全基础设施。比如一些高校能够培养很优秀的人才,是各大表演系学生的梦中高校,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但是总体而言师资力量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1]。

(二)表演的单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表演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而融入一些社会以及时代的元素,改变表演的单一化,想要打破这一僵局就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表演的模式多样化。其实从表演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来,表演和艺术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对表演的培养其实就是对艺术的造就[2]。目前我国专业的表演模式比较单一,在这个过程当中,给整个表演的行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目前经济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表演的欣赏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对于表演专业的发展一定要朝着更加多元化更加全面的方向前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得高校学生能够体会到表演专业所带来的优势。

(三)教学模式陈旧

老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通常会因为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对于新元素的思考也达不到标准,而造成目前多种创新元素的使用达不到严格的要求,使学生逐渐对跳舞课程的信心丧失,也出现了消极情绪,无法利用自身的主人翁意识进行全面课堂效率的提升。此外还有许多的老师在进行全面引导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公平效率,这就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满意效果达不到保障,从而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为歧视现象。而教学模式的迟钝还体现在对于教学信息管理和教学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上,现在教学模式中,对于越来越复杂和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都没有得到保证,这也是影响目前教学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师,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认识不够充足,这也是阻碍目前教学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方案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首先,加强高校表演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方案,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由于表演专业的专业性质十分强,在老师的建设方面,如果不能选择更加专业和有水平的教师来进行授课,那么高校的表演专业将会变得十分差,并且,表演专业在其中所带来的影响,对整个日后表演行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要想能够更好的促进表演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一定要选择更加优秀和专业的教师,融入到教学团队当中,提升整个教师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师的选择,老师必须要具备专业化的水平,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可以选择一些在影视业有表演经验、表演心得的优秀演员进行言传身教,相信这种方法会给学生们带去很大的帮助[3]。这种方法在一些大的表演学校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对于一些小的表演学校同样适用。另外一点就是设备的不健全,所以应该加强设备的配备,只有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条件才能够拥有更浓烈的兴趣,才会推动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促进实践与理论课程的有效结合

由于表演课程是一项实践性十分强的课程,在专业理论课程学习时,必须要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只有使学生在具体的动作表演当中,才能够真正的了解知识所具体运用的一些内涵,通过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结合,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肢体动作的准确理解,也能够掌握节拍和节奏的律动,通过此种学习方式也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营造出一种更加符合表演课程的特点,对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水平也有很重要的帮助。实践课程和检验理论的有效践行,必须要依賴学生自身发展问题的体系进行建设,同时,学生和老师应该加大交流互动力度,使学生更好的根据舞蹈课程和舞蹈训练学习相应的舞蹈风格。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进一步提升肢体动作的规整性及节拍的准确性,实现学生思维转换和理解能力的有效互动。而在这一过程中感知作品背后的文化以及创作者的主要创作意图也要在学生跳舞过程中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将跳舞活动的主要魅力和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现实性的反映特点进行全面适应,将自身的发展作为基础进行全面整合,使教师不断融入新型体系的建设的同时,还能将更加优秀的作品和更加具有批判性意义的教学模式内容进行整合,实现跳舞活动和跳舞课堂的灵活性和高效率性。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加强与老师间的配合,促进实践和理论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多领域化的有效舞蹈课程的形成。

(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实践平台

总而言之,学习表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自身的舞蹈来为自己赢得一份工作,因此,要想能够更好的提高高校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水平,就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在具体发展过程当中,要为学生谋取更多的表演性、专业的工作,以及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展现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学习的机会全面的提升,并且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变得更加的丰富,来提升舞蹈表演课程的质量,不断的将舞蹈课程的内涵全面的转移到实际操作当中,提升学生的基本功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充分的运用到实践当中。要想以老师作为主导,全面的引导教学实践工作的进行,首先要根据社会资源和校园资源进行全面利用,要利用扩展性工作,构建利用平台的特色和丰富性的学习机会,开展越来越具有组织化的活动和友好的友谊比赛,来提升学生对于舞蹈实践的重视。而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的交流,来积累经验,不断的将舞蹈课程的内涵知识进行全面的转移来使学生更能够了解舞蹈课程的学习关键所在,通过引领目前学生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使主体的实践和做技术和实践合作的动力进行有力的整合。

三、结语

表演学校的体制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对以后我国表演事业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要,作为表演系的学生一定要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要拥有敏锐的细胞,定准位置,实现更大的价值,相信随着体制的改革,对表演专业的重视,我国一定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表演事业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杜春国.关于高校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戏剧之家(上月),2014,(06).

[2]封勇.论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其教学体系构建[J].音乐大观,2013,(11).

[3]彭云.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2015,(05).

[4]贾志荣.职业艺术院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及分析探讨——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表演类专业为例[J].中国培训,2017,(06).

[5]吕博.高校表演专业教学体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

[6]王晓菲.大学表演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38).

[7]陈玲.基于社会需求多样化下的表演专业教学结构优化——以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表演专业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8]牛俨卉.河南省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年.

猜你喜欢
教学发展高校教育
论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未来发展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背景下教学发展思考
探究青少年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
探究青少年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
如何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药剂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