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虚拟歌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者正使用以“博歌乐中国”为代表的虚拟歌手进行音乐创作。虚拟歌手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人声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也衍生出一系列的网络社群,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对音乐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原创音乐;虚拟歌手;博歌乐
“博歌乐中国(Vocaloid China)”是基于博歌乐(Vocaloid)技术而产生的中国虚拟歌手的总称。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平台,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平台,创作者利用“博歌乐中国”为我们不断带来音乐作品,它们的应用对中国原创音乐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 虚拟歌手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一般而言,虚拟歌手有两种内涵。广义上的虚拟歌手是指具备歌唱能力的虚拟人物,它们有一定的形象,一般借用0-1数字方式在网络中存在。狭义的虚拟歌手是基于语音合成技术产生的虚拟人物。与其他虚拟歌手相比,这些虚拟歌手拥有更加开放的使用权,创作者通过对它们的使用将人声纳入音乐中,这一过程也完成了对虚拟歌手形象的应用和再创造。
1.1 作为素材的人声
博歌乐(Vocaloid)是雅马哈集团发行的歌声合成器技术和基于此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总和。博歌乐软件由歌曲编辑器和真人采集声音样本形成的声音库构成,歌曲编辑器和声音库是独立的。如今的博歌乐拥有多个声音库,不同的声音库由不同的真人录制,因而拥有不同的音色。使用者使用歌曲编辑器搭载声音库中的声音,即可得到不同音高和音强的人声。博歌乐技术使得人声成为方便、可控的音乐创作素材。
博歌乐人声库由真人录制的单音构成,用户可以通过对单音的拼接,合成连续的歌声。博歌乐歌曲编辑器中的音乐编辑器窗口提供了各种音高,用户在相应的音高画笔工具绘制声音的长度并输入歌词,就能得到一段简短的歌声。只经过这样的简单操作形成的歌声是不自然的,还需要通过参数编辑器调整气息(Breath)、明亮度(Breath)、清晰度(Clearness)和开口度(Opening)等13个声音质量参数改善声音质量,模拟真人演唱中的感情色彩。经过调试之后的人声还需要置入音频后期软件中,通过增加混响等一系列效果,增强人声在音乐中的融入感,使得音乐在整体上更加和谐。
利用博歌乐进行音乐创作的作者被称为制作人(Producer)或者P主,在中文博歌乐诞生之前,国内的制作人大多使用日文博歌乐进行音乐创作。但是由于日语发音和中文发音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基于日本博歌乐制作出的中文歌声在咬字上并不自然。中文博歌乐的声音库由国内的配音演员或歌手录制,所收录的语音更好地适应了汉字发音,故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制作人的广泛关注。截至2019年10月,在博歌乐接受度最高的网站“BILIBILI”中,有超过21000部以“博歌乐中文曲”为主题的音乐视频,其中点击率较高的歌曲大都是使用中文博歌乐制作的。
1.2 由工具到“演唱者”
博歌乐制作方根据声库人声来源的不同,为每个声音库进行命名并赋予简单的人格内涵,这便形成了虚拟歌手的雏形。不同于日本早期虚拟歌手发展的举步维艰,“‘博歌乐中国计划”在项目之初就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该项目公布于2011年11月,距离日本第一款成功的人声库“初音未来”已有4年的时间。此时,虚拟歌手的概念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度,其爱好者也开始使用博歌乐制作中文歌曲。“博歌乐中国”由洛天依、乐正绫、言和等9位虚拟歌手组成。它们的形象在官方公布基础的人物设定后征集得来,第一位虚拟歌手洛天依的人物形象征集稿达到1500份。人声库的声音来源也大多是经过征集确定的,参与录制人声库的配音演员和歌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音乐制作人在选择某一音库的同时,这个声库所代表的虚拟歌手也就成为歌曲的演唱者。“当代文化面对的是一个由视觉图像构成的视觉文化。”音乐中的形象也是受众在音乐接受中的一部分,视觉图像比起声音更加直观。正如辛西娅·福克斯分析迈克尔杰克逊的形象时所言,音乐人的形象“影响着你对他的音乐体验”,“一连串的形象(无论是否依时间次序排列),都附着在音乐的每一个点上,即是这些形象看上去是绝对私有的,最后却都与他的音乐密切相关”。P主在歌曲传播过程中往往使用音视频结合的方式,视频多采用动画的形式,主人公往往是虚拟歌手的形象。从利用形象到塑造形象,加深了音乐制作人与博歌乐创造出的虚拟人物的互动关系。人声库的人格化使得P主与博歌乐的关系形成了由利用到合作的转变,歌曲中所传达出的故事由这些虚拟歌手演绎,对博歌乐技术的应用也就被表达为由某位虚拟歌手“演唱”,也因此产生了一种基于情感的互动。由此出发,也形成了基于博歌乐技术的虚拟偶像文化。
2 虚拟歌手对原创音乐的价值
虚拟歌手的出现加速了歌曲的最终完成。无论对博歌乐的应用是出于难以找寻合作歌手,还是对创作即时性的需求,对于音乐创作者而言,利用简单且价格较为低廉的博歌乐能够使音乐创作中各个环节和要素变得更为可控,进而减少了艺术创作时的客观条件对想象力的束缚。虚拟歌手的粉丝形成了庞大的社群,基于对博歌乐共同的喜好,他们建立了一些网络社区,进一步带动了创作群体的扩大。
2.1 处于核心地位的音乐创作者
创作人对原创音乐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在利用博歌乐技术进行创作和传播音乐的过程中,创作人始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对于无法自行完成演唱的音乐创作者来说,寻找合适的歌手并非易事。博歌樂使用者“人形兔”谈及博歌乐的优势时认为,“作为真人歌手来说,必然还有一些个人喜好或者说能力的限制”。ilem和茶米在接受采访时也都曾经表示,自己接触虚拟歌手的契机是无法找到歌手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博歌乐的应用帮助音乐制作人解决了寻找歌手时出现的困难,经过调试的语音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创作者理想中的旋律。“博歌乐中国”所包含的虚拟歌手有不同的声音特质,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歌曲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声库。例如,相比于“洛天依”这一由女性歌手录制的声库,“乐正龙牙”作为由男性配音演员录制的声库比较适合音调偏低一些的歌曲。而同样是由女性录制的声库,“乐正绫”的音色相较于“言和”更加活泼和女性化,“言和”的声音气质比较年幼和沉稳。通过对音高、强度、音长、速度等声音属性的设定,虚拟歌手可以产生人类音域之外的音调很高或者很低的声音,也能够长时间保持人类难以保持的音高,或者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歌词的“演唱”。这使得歌曲创作者在作音乐的时候可以较为自由地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曲子。博歌乐的使用者裕剑流认为,“写出一首歌后,要寻找合适的演唱者并不容易,一些来自歌手的因素制约了创作的自由度”。利用声音合成器在演唱速度上的优势,裕剑流创作出了《杂货店魔法幻想曲》等语速极快的歌曲。以上诸方面显示出人声的可控性为音乐创作带来的新可能。
虚拟歌手的出现使得音乐制作人可以独立完成歌曲的创作、演唱、传播,并收到听众的反馈。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互联网络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ACFAN”和“BILIBILI”是较早以动漫作为主要传播内容的网站,如今最主要的用户群体依旧是动漫粉丝,这些用户中的一部分人最早接触了虚拟歌手。这两个网站中都有专门的“博歌乐”分区,众多P主也会选择将音乐作品上传至这两个网站。歌曲制作人会通过书写简介的方式对自己歌曲的使用范围进行规定,对作品行使最终解释权。作为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唯一的能动性力量,创作者的地位就被凸显出来。博歌乐的使用者HK表示如果将自己的原創歌曲投给唱片公司,唱片公司在将歌曲交由歌手后,作品可能署上他人的名字,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以自己的身份发布歌曲,并被人知晓和喜欢。
2.2 自发创作、虚拟偶像与博歌乐社群
虚拟歌手是在参与文化的背景下形成和流行的。我们在上文谈及了“博歌乐中国”形象和声音来源的征集,以“博歌乐中国”为代表的基于语音合成软件产生的虚拟歌手自诞生之时起就与公众参与密不可分。以虚拟歌手“言和”形象的诞生为例:博歌乐官方公布一小段人声库中的声音,绘画者根据声音绘制人物的概念图并上传作品;官方组委会综合考虑人物设计与声源的切合度等方面在666幅投稿作品中确定了这一人声库的名称和人物形象。虚拟歌手的形象具有开放性和较高的可塑性。除了年龄、身高和生日外,官方只给“博歌乐中国”的6位虚拟歌手设定了外貌、个性和使用乐器,这些属性都非常简单。“洛天依”的个性特征只规定了“治愈软萌”,“徵羽摩柯”的个性特征则只有智商高和擅长使用网络,“墨清弦”的个性则仅用冷美人、神秘和反应慢进行描绘。虽然官方展示了这些虚拟歌手的形象,但除了发色和眼睛的颜色外,虚拟歌手的形象极少被规定,即便是官方发行的虚拟歌手专辑中,歌手的衣着、身份也都不是固定的。虚拟歌手等待被塑造,而塑造的方式就是通过创造更多的基于这些虚拟歌手诞生的作品。
受众对于创作和歌曲本身的热情“移情”到了作为载体的虚拟歌手身上,并形成了一定的粉丝群体,便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虚拟偶像文化,它的特点正如博歌乐引进方所阐述的那样“爱好者自身不断地产生作品、互动互补产生资源补充”。祝颖在谈及粉丝参与式行为实践的权利困境时,将参与式鸿沟作为困境形成的因素之一。中文博歌乐的操作较为简单,软件价格也相对低廉,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技术和金钱等因素带来的参与式鸿沟,激发了非专业人士的创作热情。虚拟偶像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博歌乐社群在网络中的出现。博歌乐社群有专门的网站,这些网站大多是非商业性的。许多经验丰富的博歌乐用户自发地编写博歌乐使用教程以及一些音乐创作相关的知识,上传到网站中,并回答其他博歌乐使用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iVocaloid论坛为例,其“素材共享”“知识共享”“创作交流”等板块的内容丰富且更新迅速,在论坛中发布求助文章都会得到回复。另一个论坛“洛天依中文网”首页的醒目位置有为新手编写的使用教程,论坛的管理者也会及时整理制作教程的合集。这种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博歌乐使用者的增多,带动了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进行音乐创作。
随着VR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的进步,虚拟歌手开始出现在电视和舞台,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利用博歌乐制作的原创歌曲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目前,网络上以“博歌乐中国”的人声库为声音素材制作的原创歌曲拥有庞大的数量和种类,也存在质量残次不齐的问题。但“博歌乐中国”的产生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式,也形成了一些原创音乐社群,对中国原创歌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17.
[2] 布鲁斯·霍纳,托马斯·斯维斯.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51.
[3] 张婧.虚拟歌姬点燃草根音乐梦[N].南方日报,2012-11-01(A15).
[4]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
[5] 祝颖.新媒介时代粉丝群体的参与式行为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17:53.
作者简介:王怡凡(1996—),女,山东聊城人,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