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12-20 06:01赵银萍
关键词:丙组乙组甲组

赵银萍

(山西省榆次区中医院,山西 榆次 030600)

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是以气流受限为关键特征的肺部疾病,同时存在对颗粒物、有害气体有异常的异性反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影响。当前国内外纷纷尝试将无创通气治疗、有创通气治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综合治疗等措施等多种方式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而相关研究显示[1],长期实施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比较好,但是关于综合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实施效果却很少报道,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5月~2019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其中,甲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60岁、73岁,平均年龄(66.8±2.8)岁;病程最短/最长分别为3年、12年,平均病程(7.9±2.8)年;体质量最低/最高分别为42 kg、81 kg,平均体质量(61.5±3.8)kg;乙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61岁、74岁,平均年龄(67.2±2.1)岁;病程最短/最长分别为3年、13年,平均病程(8.2±2.1)年;体质量最低/最高分别为43 kg、81 kg,平均体质量(62.1±3.2)kg;丙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60岁、74岁,平均年龄(66.9±3.1)岁;病程最短/最长分别为4年、14年,平均病程(8.6±2.1)年;体质量最低/最高分别为42 kg、85 kg,平均体质量(62.4±3.1)kg。不同组别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分析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能够比较。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通过解痉平喘、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药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有效预防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症状,对于出现的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治疗。

甲组: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同时,在插气管12小时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处理痰液。除此之外,超声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等治疗。

乙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辅助通气仪器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若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候,应将通气管拔除,之后通过无创呼吸机进行处理,直到患者停止使用呼吸仪器。

丙组40: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辅助通气仪器为凯迪泰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取相应参数, 压力支持通气从8~10 cmH2O逐渐增加到15~20 cmH2O,呼气末正压通气从4 cmH2O逐渐增加到6~7 cmH2O,呼吸频率为8~14次/min,患者病情稳定和好转后减少使用时间并下调压力,直到患者停止使用无创通气仪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后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VAP发生率)状况和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改变状况[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涉及的全部数据均通过SPSS 24.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用(±s)表达年龄、病程、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肺通气功能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用n(%)表示性别、VAP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按α=0.05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后指标状况(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后指标状况(±s)

表1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后指标状况(±s)

组别 机械通气时间(d) 住院时间(d) V A P发生率(%)甲组(4 0例) 7.2±0.8 1 7.0±0.8 1 0(2 5.0)乙组(4 0例) 1 4.1±0.9 2 0.6±0.7 1 8(4 5.0)丙组(4 0例) 1 6.3±0.5 2 3.2±0.5 6(1 5.0)

2.2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改变状况(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改变状况(±s)

表2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改变状况(±s)

组别 FEV1%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40例) 32.1±2.5 60.6±2.2 50.8±2.7 68.1±3.1乙组(40例) 31.3±2.9 54.1±2.3 52.1±2.1 62.3±2.8丙组(40例) 32.5±3.2 48.5±3.2 51.3±2.8 58.9±2.5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循环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等情况,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的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尤为重要的[3]。当前临床上主要是采取通气治疗,无创通气治疗应用相对广泛,但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其关键在于无创通气治疗无法控制高吸氧浓度及痰栓情况。综合治疗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并雾化吸入药物改善患者支气管平滑肌,达到平喘作用。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0.8)d、(17.0±0.8)d,明显低于乙组和丙组患者,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证明,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时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甲组患者VAP发生率为25.0%,同乙组的45.0%相比,P<0.05。证明,综合治疗能显著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除此之外,甲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分别为(60.6±2.2)%、(68.1±3.1)%,显著优于乙组和丙组患者,P<0.05,证明,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功能。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上综合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丙组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谁的力气大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