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时代互联网信用贷款业务良性发展方向分析

2019-12-20 22:40
新营销 2019年9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普惠信贷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一、引言

2012年以来,国家全面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工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金融机构信息化、网络化,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云端服务器等新鲜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服务业务,包含但不限于存取款、转账汇款、即时贷款、理财国债、修改个人信息等业务办理非现场化,较大方便满足社会居民的金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深化发展,各项经济业务不断下沉到县级、镇级、村级,尤其是金融需求群体不断扩大,不再是高端人群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概念应运而生。在此大环境背景下,互联网信贷业务如何顺势而为,如何长期、良性地发展,对这些做出思考与分析,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二、普惠金融和互联网信贷的内涵

普惠金融是作为传统金融融资筹措方式的一种补充,是指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及时地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以合理的价格获取便捷、安全、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满足个人、农户、城镇低收入者、小微企业等弱势社会群体的资金需求。

互联网信用贷款业务,主要是指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平台媒介,在线上完成信息发布、信息获取、资料填写、申请提交、自动审核+人工审核、账户绑定、资金划转、合同签订等全部或者部分业务环节,最终实现资金的融通,该模式区别于传统信贷模式,它的特点是减少了对物理网点和线下人工的依赖,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降低了资金融通的成本。

普惠金融理念是一种金融创新的顶层设计理念,是强调人的金融权,重点服务长尾客户,以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保险、投资、基金、股权)服务所有社会群体。互联网信用贷款依托互联网连接社会所有群体,为他们提供便捷的贷款资金服务,这是与普惠金融所要求相吻合的一种细分业务,更多的是承载并践行普惠金融这一创新金融理念。

三、普惠金融和互联网信贷的同源性

普惠金融理念发源于小额信用贷款范畴,经历了微型金融,最终形成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最初旨在让更多的社会阶层能够在金融服务需求方面,以一个相对较为低成本的价格获取相当的金融服务待遇,尤其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最终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贴心的金融服务,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浪潮中,实现社会各阶层生活质量提升,家庭财产不断积累,达到共同富裕的水平。

互联网信用贷款是小额信用贷结合互联网技术演变而来的一种贷款服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线下的信用贷款业务挪到互联网。这是小额信用贷款的网络化、线上化,作为中介平台,不仅有借贷业务,还有理财、债权转让、保险服务等功能。综上所述,无论从源头背景、内涵本质、发展目标等来分析,普惠金融和互联网信贷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同源性、一致性。

四、普惠金融和互联网信贷的现实环境与问题难点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发展至今已经有14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估算,2018年仍有约17亿成年人无法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国家十分重视普惠金融工作的快速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性指导文件,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银监发〔2017〕25号)。

2018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实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5年专项计划。借此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各种金融机构主体、非金融机构市场组织,纷纷加紧布局普惠金融惠民工程领域的细分市场,从这些主体机构来看,国家已经多层面、多区域、多结构打开普惠金融窗口,积极引导互联网信贷业务规范经营,达到金融资源配置均衡,良币驱除劣币,现代金融服务逐步取代传统人缘关系、地缘关系等陈旧的金融关系,实现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水平现代化,受众群体广泛化,享受服务便捷化,门槛成本可接受,风险小且共同分担的新型金融服务关系。

互联网信用贷款起源于英国,2007年互联网信用贷款平台模式进入中国,随后蓬勃发展迅速形成一定规模,互联网信贷业务从不合规性逐步规范性,从高风险、高收益性逐步回落到风险收益相匹配。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的一些难点问题还有待继续解决。

(1)大多数P2P、小额贷款公司及非持牌消费金融企业等互联网信贷机构依旧无法接入中央银行征信系统,社会统一信用体系还需要继续完善,信用顶层设计没有明确统一的体系,影响互联网信贷业务中客户画像、客户评价、授信额度、风险识别与控制等。

(2)普惠金融中很多客户群体的数据维度不完整,短缺个人信息数据,不足以授信评价。尤其是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乡村,很多客户群体未曾接触过现代金融服务,甚至是征信空白,没有办理过存款贷款等任何金融业务。

(3)互联网信贷机构业务经营目标、风险管理与普惠金融理念偏离。很多互联网信贷机构过度盲目营销,无规划、无节制发放信贷资金,加之客户群体信息不完整,道德风险高,较容易形成不良资产,加大各层级工作人员额外工作量,逐步出现灰色催收、不文明讨债,影响家庭社会安定,背离了普惠金融这一创新理念要求。

(4)普惠金融和互联网信贷业务发展不均衡,体现在区域性、行业性、客群层。随着互联网信贷业务深度发展,业务模式出现变异性,线上业务发展到线上线下并存,债权转让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品发展等业务形式,使互联网信贷业务复杂化、隐蔽化,风险隐蔽性强,容易产生金融行业禁止性行为,最终会影响国家系统性金融安全。

五、普惠金融下互联网信贷的良性发展的方向分析

目前国内金融行业发展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普惠金融阶段),该阶段是把现有的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升级为一个具有包容性、广泛性、穿透性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这就是未来10年到20年金融深化改革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未来互联网信贷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一条贯穿式高等级公路,简而言之,可以用“一基础、二条件、三工具、四保障”来概括这条高等级公路。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信息库

中央政府制定出台整体规划时间表,规则运行大意图。省级政府根据指导思想精神,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台地方业务规范化经营细则,强化引导宣传,社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地方政府牵头,市场主体落实,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平台,将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铁路航空快递旅游行业诚信数据等纳入社会信用体系,逐步盘活数据孤岛,联通各版块数据,最终形成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通过硬件基础建设,丰富软件系统,促进互联网信贷高效、有效的发展

根据业务实际发展需要,开发布置有关移动远程设备,比如信息采集器、视频音频传输器、移动便携式智能设备、人像匹配录入设备、自助智能业务终端机、中央信息处理平台(包含业务看板、预警系统、风险识别系统、动态分析系统),做好互联网信贷工作基础设备布置工作。同时开发运作移动App、网页Web系统,实现全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包含但不限于申请贷款、数据录入、机器审核、人工审核、账号匹配、资金划拨、平台风险预警、银行账号关联、贷后资金使用追踪、后续信息维护工作。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较少的人力人工,处理大量的信贷申请,同时也能减少人为的失误,提高信息准确性。

(三)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三大工具手段实现互联网信贷真实可控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生活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备为我们服务,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数据分析、贷款审核、互联网广告的精准推送等,区块链技术将会加快支付信息流转,追溯金融数据源头,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人工审核。通过技术手段形成互联网信贷业务低成本、全天候、移动化、准确性的运作,用技术手段杜绝数据造假,保证信息真实有效,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能享受互联网信贷带来的普惠金融服务。

(四)法律法规保障、技术安全手段、行业监管部门常态化巡查、经营主体自身合规性、社会群体金融素养滚动循坏培育,共同保证互联网信贷业务在普惠金融下更好的良性发展。

国家立法机构、法院司法解释、监管主体部门行政手段共同维护社会经营法制环境,建立起完整的行业准入制度,工商审批标准,从源头上把控互联网信贷平台质量。技术安全包含但不限于平台信息安全、客户数据安全、借款信息真实有效、底层数据库安全等,系统运维团队全天候监控系统动向,预警黑客入侵,木马攻击、恶意篡改内部数据、数据泄露等问题属于重点监控对象、针对隐私信息全部经过MD5加密处理,三层防火墙系统隔离等信息安全防范技术为互联网信贷平台安全保驾护航。针对辖区内经营主体,各监管部门强化定期主动巡查,建立群众举报监督渠道,由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监督治理框架,达到外部监管的震慑力。每个经营主体需要行业协会或监管部门备案,经营过程中自我合规治理,内部员工定期合规教育培训,人员招聘录用离职需要合规申明,防范道德风险。学校、政府街道办、村委社区对自身服务对象(学生、居民)长期的金融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各群体的金融素养和基本的金融知识判断力。

六、结束语

通过对普惠金融与互联网信贷的内涵挖掘,无形中得到两者具有高度的相似度、同源性。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已经受到互联网红利带来的高速深化发展。互联网信贷业务具有额度微小、需求高频、受众广泛等特点,快速贴近普惠金融时代下金融创新普惠属性的要求,因此在未来10年,互联网信贷工作将会是普惠金融时代下重要的细分市场,可以盘活社会每个群体成员的消费能力,从中获得行业盈利与社会经济前行,同时也刺激每个人不断地参加社会劳动,持续创造社会价值,最终形成普惠金融时代互联网信贷业务良性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普惠信贷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