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挑战分析

2019-12-20 22:12:49
新营销 2019年11期
关键词:比特区块领域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70)

一、区块链的特点及发展

(一)区块链的概念及特点

区块链是一种“共同记账”“交叉验证的”去信任、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共同记账即经过无第三方参与的点对点的核实后进行按照时间序列的记录,相当于数据在无数台计算机完整复制的分布式账本。去信任则是完全的信任,去中心化则实现取消中心记录的“人人中心化”。区块链可以划分为三种形式: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公有链,即对所有人所有时间完全开放,随时可以进入。我们所熟知的比特币就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链形式。公有链因为其公共的特点而引起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共识问题,共识问题直接影响处理数据的速度。私有链,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中,使用者不希望所有人都可以访问链上的数据,只有部分节点可以被许可,相比较而言,私有链不具备去中心化。联盟链,联盟链对特定的组织和集团开放,也就是区块链的联盟,银行区块链联盟所应用的就是联盟链技术。

(二)区块链的发展

提到区块链,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比特币,由于比特币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近些年有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洗钱、传销等,因此大多数人对比特币望而生畏。2008年,区块链诞生自物理学家中本聪的比特币,随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类似比特币的数字货币。此前区块链作为一种并无前端信任的后端机制并不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如今区块链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被提出,是因为其既可以更好地支撑服务于实体经济,又可以解决金融领域的大量难题。

2015年下半年,全球各大金融机构陆续成立区块链实验室,正如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基于这项技术的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金融资产管理等大量应用开始发展。自从2008年被提出至今,区块链技术并未发展地十分迅速,只有陆续少数行业巨头进行创业投资,当今一些研究机构也只是在做独立的区块链项目,并没有统一的发展平台。

二、“区块链+金融”的现状及优势利用

(一)“区块链+金融”的现状分析

金融业是最先接触区块链的行业,但是由于成本高、开发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也尚未普及,我们应该对这项技术进行更加深刻以及系统的研究。2019年10月,顺应进博会的召开以及中央政治局区块链战略技术,作为首批系统对接银行,建设银行推出了区块链保税保函产品,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信息共享透明、分布式记账的特点,将企业的保税展示与海关数据相匹配,达到为符合资质的企业提供便捷通关的目的。相比于以往人工账本对照的烦琐程序,此产品节省时间并享有安全保障。该产品的推出标志着“区块链+金融”技术有一大突破性进展。我们应该致力于各项金融科技的研究与发展,让区块链技术帮助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提升协同效率,增加全过程的透明度。近年来,我国“区块链+金融”的优势凸显,包括多家银行在内各大金融机构开始研究这项技术并且取得了在跨链互联、隐私保护等多方面的技术突破。

(二)区块链技术与跨境支付相结合,提高效率

我国的区块链技术已在跨境支付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2018年6月,蚂蚁金服推出了从中国香港到菲律宾的跨境汇款,以往的跨境汇款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可以到账,而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跨境汇款秒速到账,而且可以同时处理上万笔业务。目前的跨境汇款主要采用的是SWIFT模式,这种模式表现出中间手续费用高、实施效率低、信息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而运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其基础上进行数字加密保证信息安全,既能做到透明可信,又能保障汇款人以及收款人的个人隐私。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跨境汇款从此能做到像本地转账一样实时到账,在数秒内可以处理几万笔业务。

(三)区块链技术融进供应链金融,解决信息不对称

因为区块链技术得天独厚的分布式记账以及信息透明的优势,所以它可以解决如何在非信任的金融环境下实现互相信任的问题。在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活动中各企业与金融机构或银行之间的对账十分频繁,加上涉及的企业包括加工方、生产方、核心企业等多方,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记账方式,因此互相取得和确认数据会相对比较烦琐。如果每家企业都在区块链共同分享账本,达成共识,那么整个流程将会大大提高效率,增强信任。而且企业在业务范围内的生产进程也可以被监控,保障了上游企业的利益。

(四)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贸易融资领域,便捷高效

在银行业务中,区块链技术也将发挥传统方式不能达到的

优势。以贸易融资领域的信用证业务为例,作为开证行、通知行、议付行的各家银行在以往业务中通过电话、邮件相互通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员和时间的耗费,此时跨行交易市场效率低下,时间成本高。然而,利用区块链联盟链技术各家银行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信用证业务的进展和明细在链上清晰地显现出来,极大程度提高了融资的效率。而且,通过区块链的数据完整记录,将出口商交付的单据真实情况与信用证条款相匹配从而保障银行的利益。

(五)区块链技术联手保险业,实现流程优化

同样由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的特点,在保险公司理赔环节,完整的链式结构中各节点相互配合,协同保险公司联合医院进行投保人的开支情况与理赔情况的真实性与具体性的核查,从而节省人工成本,做到高效准确。区块链技术迅速渗透到保险行业中为风控、运营以及再保险等提供了保障。有些不法人员多次采取相同手段对保险公司进行骗保,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杜绝这一违法行为。而且,区块链技术可以统一规范不同的理赔流程。例如,在一起车祸中,双方当事人的保险公司对于理赔情况的界定有分歧,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就可以有效避免,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追溯性、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进行整个过程的追踪和管理。

三、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区块链技术的监管制度不完善

目前,随着区块链技术不断在金融领域以联盟链的形式进行跨行、跨机构甚至是跨国的结算和融资等方面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这些行为进行规范变得必不可少。由于金融市场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区块链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信用缺失的问题,数字货币应该有秩序地便利于金融领域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然而数字货币领域曾出现的洗钱、恐怖融资等行为令我们对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持有怀疑态度。目前区块链技术还存在诸多漏洞,我国应该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格规范,这样金融市场中的个体才会积极地参与进来,为国际区块链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二)机构之间不能进行技术的融通

在当前市场,很多企业对区块链的本质不完全了解,只是为了做区块链而做,相关业务的成本高,效率低。加上各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实现互联互通机制,而是相互当成竞争对手,因此不能形成很好的规模效应。目前多家机构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区块链研究,在领域内没有共同统一发展的平台,导致区块链技术发展效果有限。监管平台应该带头使大家参与进来,早日使区块链技术成为普惠、广泛的基础设施。

四、结语

虽然区块链技术想要做到像互联网一样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它绝非是纸上谈兵。它可以降低以往许多过程的成本以及弥补不足。它既可以保障网络另一端信息的真实性,又可以在金融领域发挥应有的优势,提高效率、解决信任危机。我们应该用理智、包容的眼光去对待区块链技术,消除误区,从而真正解决民生领域、金融领域以及实体经济的问题。

猜你喜欢
比特区块领域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2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科学(2020年6期)2020-02-06 08:59:56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2
读懂区块链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海峡姐妹(2017年10期)2017-12-19 12:26:20
比特币分裂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银行家(2017年1期)2017-02-15 20:27:20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苹果封杀比特币应用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