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峻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400)
自来水作为准公共物品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局部排他性,表现为城市供水紧张时定时分片供水;二是有限的非竞争性——拥挤性;三是消费数量的非均等性。[1]
自来水行业是典型的公用事业行业,同时又是自然垄断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消费上的兼容性、地域性、公益性、规模性等基本特征。作为为公众提供水资源的自来水公司,需要依靠市场机制,采取有效的定价机制保证公司的根本利益,并完成相关的供给工作。[1]
A市自来水公司始建于1965年,2000年4月实行企业改制,成为A市B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企业性质为国有独资。201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1.5亿元,员工202人。
城市供水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A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A市出现优质饮用水源紧张和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十一五”以来,A市政府兴建了一个水库,并对两个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解决了优质饮用水源紧张问题;集团投资7.22亿元,实施了引水管道、水厂改扩建工程、供水管道配套工程等重大供水工程。随着新的水源、水厂和供水管网工程的建成投用,基本形成了多水源多水厂联调系统,城市供水水质显著改善,供水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供水服务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供水成本呈逐年递增趋势,物价核定单位供水成本2011年为2.37元/吨,至2017年已增加到2.64元/吨,而自来水销售价格从上一轮调价执行开始(2012年)到下一调价执行年度前(2016年)基本持平为2.35元/吨。自来水销售价格不能覆盖供水成本,造成公司连年处于亏损状态。
自来水销售价格包含了水利工程价格(水资源费、水环境整治与保护费等)、污水处理费、自来水水费。自来水的定价本应保证自来水公司的根本经济利益,但实际操作中却因众多因素制约,很难保证。
1、上调幅度的限制
自来水价格上调有相关文件规定,市发展和改革局主导价格调整时,首先考虑的是落实上级政策规定,其次是缓解水价矛盾、合理控制增长幅度,最后考虑自来水公司的增收。最近一次调价的到户水价总体上调了0.82元、增幅23.23%,其中水利工程水价上调了0.13元、增幅32.5%,污水处理费上调了0.37元、增幅33.64%,自来水水费上调了0.32元、增幅15.76%。历次调价除了当年公司略有盈利,其他年度都处于亏损状态。
2、调价当年宏观经济情况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自来水价格调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利于优化资源性产品配置利用、保障水务行业健康发展,但同时也会增加居民和企业的经济负担。价格调整会对居民和用水企业增加一定的支出,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性,调价部门都会慎重考虑用水户由于不理解产生的负面效应,分析价格调整将对居民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做好宣传、维稳、价格补贴优惠等相关工作。同时价格调整以后的水费催讨难度和水质服务要求都会有所提高,进而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和旧管网改造支出。
3、周边县市水价影响
在最近一次调价中,采集了周边5县市的水价进行比较和分析。因经济水平和调价模式相近,调价部门进行前期调查时会采集周边县市的水价作为决策参考。最近次的前期调查表明,A市的水价明显低于周边县市的水价。
4、决策者的决心
价格调整涉及到供水企业、供水行业主管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办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决策。高层的决心起主导作用,决策时间和周期则受到各个部门的制约。
5、调价周期性长
调价涉及部门多、程序繁复,价格调整间隔期限超过5年。从2007年开始市发展和改革局每年对公司上报的供水成本进行监审核定,以2017年为例,公司上报的账面供水成本为2.83元/吨,发改物价部门按照《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核减折旧费等相关费用后,核定供水成本为2.64元/吨,以此作为今后调价的依据。
公司经历过3次自来水销售价格调整,分别为2006年、2011年和2017年。每次调价历经上报供水成本、提交自来水销售价格调整方案的报告、参加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改革听证会、按调价文件执行等步骤,历时半年以上。每次调整后的自来水销售价格都不能覆盖自来水成本。而公司外购成品水费、水表周检费、折旧费等成本每年都在增长,造成价格和成本脱节,严重影响公司经营效益。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A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用水量随之增大,公司的经营成本也在增加。
1、输引水成本增加
A市虽然地处“江南水乡”,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60%。2003年和2007年,遭受持续干旱,城市供水受到严峻挑战。为此,公司在随后几年中加快了原水输引工程建设。2007年完成了管网完善工程、引水应急工程;2010年完成引水工程;2013年完成原水管改造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有效保证了A市居民的饮用水条件。同时随着完工工程陆续转入固定资产,公司年折旧费增加。目前,A市城市供水水源条件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与此同时,由于城区向4个水库取水,而且水厂采用多水源取水,相对直接使用江河水或取用单一水库水的近距离引水的城市来说,A市城区的输引水成本比较高。
2、制水成本不断增加
2005年前城区设计日制水能力仅为14万吨,而最高日供水已超过14万吨,城区供水受到极大考验。为此,2006年公司抓紧实施了城西水厂改扩建工程,2008年开始新建16万吨/日的城东水厂,2010年一期工程8万吨/日试通水成功,2014年二期工程8万吨/日试通水成功,期间还拆除了生产工艺落后的旧水厂,至此A市城区供水能力达到28万吨/日,有效解决了供水需求矛盾。新水厂投产和旧水厂的拆除,使出厂水水质不断提高,随着水厂工程的交付使用,外购成品水费也相应增加,所有这些费用加总使得公司制水成本不断增加。
3、配水成本不断增加
为提高供水管网安全性,2006年公司实施了城区管网完善工程,2001年起进行一户一表改造,另外公司每年安排旧管网更新改造。为统筹城乡发展,5个村经公司一户一表改造后与市区实现同网同质,为此公司新增用户近5000户,新增供水面积20平方公里。随着供水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和供水范围不断延伸,公司配水成本不断增加。
为适应A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A市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保障率,下一步,公司将加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和定期大排污,有效减少供水二次污染;加快实施中高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有序推进水表强制周检;这些工程的实施使公司面临着改造资金难以为继的困难。因自来水销售价格连续三次调整都不能到位;一户一表改造公司出资1.1亿元;历年的旧管道改造、技改项目、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外购净水价格上调等,公司目前已是负债经营。经对2019年现金流测算,现金收入约为1.15亿元,仅能满足经营性支出1.01亿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18亿元若实施需要公司融资解决。
1、定价要坚持保本微利原则
公司在保证水质,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下,争取定价支持。政府部门在水价制定过程中,应考虑企业的合理利润,为企业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资金。下轮调价时应对居民生活用水遵循保本微利的原则,利润率控制在1%-3%。
2、提高水费回收率
水费回收率是公司的重要经济考核指标之一。公司不断完善水费扣缴方式,除了传统的银行代扣,近几年开通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通道,极大方便了用户。对欠缴的水费,从水费催收人员到中层到分管副总直至总经理层层落实协调,同时采取停水、起诉等手段,使水费回收率历年保持在99.5%以上,近几年更是超过了99.80%。
3、降低自来水产销差率
公司借鉴同行先进经验,再结合公司实际,通过狠抓内部管理,从管网材质、施工管理、抄表收费、管网抢修、旧管网改造、听漏、举报奖励、违章用水查处等对产销差率有关工作全过程加强管理,产销差率从2007年的23%降低至2017年的6%,节约水资源约6500万吨,经营效益达1.2亿元。但2018年该指标有所反弹至11.85%。
公司每年制定经营目标考核办法,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自来水产销差率和提高水费回收率,促使经营效益得到提高。
首先,严格执行和落实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办法。年度财务预算目标确定后,结合每月实际执行情况、每季度财务分析进行成本费用的事中动态控制,年终及时考核评价和落实奖惩激励机制。2018年办公费、差旅费、汽车使用费等可控费用和业务招待费节约118.83万元,按节约金额的30%奖励员工35.65万元。
其次,继续着重抓好水费回收率工作,水费回收工作每年都会产生新的情况,公司将继续以催讨为主,结合停水和起诉等手段,不断加大水费催讨力度,确保水费回收率保持较高水平。
最后,公司将把提高产销差率水平作为抓经营效益的重心工作。主要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检漏工作;二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旁站力度,减少挖破管道现象;三是继续加强用水巡查,严厉打击偷盗水等违规用水行为;四是加强水表管理,及时更换假性“零”度水表;五是实行分区计量,做到精细化管理;六是对铸铁管、水泥管等老旧管网进行系统性改造。
一是收回自来水厂的运营管理权,由自来水公司运营管理。二是对水源调配、水压调度、水质管控执行一通到底的统一管理。三是去除外购成品水费的中间差价,提高自来水公司的经营效益。
自来水公司是服务民生的国有企业,公司实施的“一户一表”改造、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旧管网改造等都旨在进一步改善水质、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在自来水的销售价格尚不能补偿供水成本的现状下,政府应加大自来水公司中高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旧管网改造等资本性支出的支持力度,提高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服务。
自来水销售收入是公司唯一资金来源,自来水销售价格足够补偿供水成本,同时公司应加强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才能为提高供水管网更新维护能力,减少由于管道老旧、管网漏损率高引起的资源流失提供资金保障,提高公司服务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