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科技时代中国银行业转型

2019-12-20 11:17
新营销 2019年3期
关键词:银行业银行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872)

一、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影响

(一)IT投资规模有所提高

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渗透到传统银行业当中,尤其是线上产品的多样化和理财的便捷性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对银行精细化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成为银行业未来所要面对的问题。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中国银行业加大了对信息化的投资以保持服务效率,银行业 IT 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目前,银行信息化建设已不是单纯地将手工业务计算机化,而是要将技术变革与制度变革有机结合,逐步由传统的人工服务向智能化服务转变。通过构建智能银行,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机制,同时在引进信息技术的同时重构业务模式、再造业务流程。在建设转变期,银行的总体IT投资规模不断增加,有效地推动传统银行向智能银行的转型升级。

(二)行业规模增速微降

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一系列宝宝类产品,其本质是在互联网渠道销售的货币基金。其中,以2013年6月支付宝公司推出的余额宝最为典型。截至2018年末,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对接的货币基金规模为4.63万亿元,[1]而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银行成本较低的活期存款。由此可见,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导致了银行业的资金分流。

(三)手续费收入减少

以当前移动支付占比最大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例,从代缴水电煤气费,到代销保险基金,互联网支付平台越来越无所不能。这一系列举措,大大减轻了客户对银行代理业务的依赖度,造成了大量客户从传统银行业的分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代理中间业务的手续费利润。从手续费来看,受资管、同业领域监管新规落地的持续影响,叠加减费让利政策的铺开也对传统手续费业务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2018年前三季度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3%,增速依然维持低位。理财业务方面,预计手续费收入增长依然承压,目前代理及理财手续费收入占各家银行营收比重低(2018年上半年约为4%)。[2]

(四)存贷利差收窄,营业利润增速放缓

P2P网贷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小额借贷模式[3],是对中国整个融资体系的有力补充。P2P网贷主要采取线上交易,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及交易成本。P2P网贷对于借款人而言,门槛较低,手续简便,可快捷地获取所需资金;对于投资人来说,投资收益率高,与同期存款、理财产品相比,拥有明显的利率优势。因此,P2P网贷得到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大量客户及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向网贷平台,对传统银行业的存款、消费贷款和小微贷款等业务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金融科技的冲击下,中国银行业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对战略性、可自由支配的IT投资支出较少

根据IDC数据显示,2019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为1231亿元,同比增长10.0%,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2020年预计达到1351亿元。[4]

看见这组数字,似乎应该对银行的金融科技落地保持高度乐观的态度。但是,对于银行科技发展来说,关键不是看IT投资总额,而是看战略性、可自由支配的IT支出。据IT投资优化公司Net执行副总裁Tjeerd Edelman介绍:“目前80%的银行IT预算用于维护遗留系统,或者只是‘运行银行’。除此之外,约15%的支出与强制性合规项目有关,这意味着只有5%的银行IT预算用于创新改革。”

(二)部分社会群体对数字化金融科技接受能力较弱

从产品定位和发展阶段来看,智慧银行涉及的产品经历了从单一的自助终端或系统到高度集成型系统和设备统一业务办理两个阶段。其中以虚拟柜台为代表,在设备层面整合了功能复杂的各式功能模块,使客户可以通过一台设备就可以办理所有自助终端能够办理的业务。

从投入评价体系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自助设备对柜面业务交易替代率基本上达到了90%以上。从金融科技投入占本行的营收比例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平均占比基本上都接近2%,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保持长期、系统性价值创造的重要支撑。

但是,对于一些低学历外来务工人员和老年客户群体在自助设备的使用上仍存在一定难度,还有自助设备功能不够完善导致无法办理复杂业务,同时自助设备时常被犯罪分子利用,存在安全隐患等实际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所以,应该从自助设备研发入手,让操作更合理化、人性化、简单化,减少不必要的按键,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使用效率和操作安全性,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升级,排除安全隐患。

(三)金融科技安全性有待提高,监管难度加大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与新技术融合的方式,其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金融科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这些系统高度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具有高度的移动性和较广的分布性。这样的金融科技体系客观上造成了比传统银行风险更大的复杂性,促使业务边界变模糊,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对防范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经济环境的开放,这些都与现行的分业监管的制度形成了错配,所以很容易形成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5],很容易通过滥用金融科技的形式,把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包装成金融创新混淆视听。所以不管是从监管还是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三、金融科技背景下,展望中国银行业创新与转型方向

(一)加强科技监管,严防新风险

金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金融科技的最终落脚点是弥补传统金融不足,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金融普惠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先发展、后监管”的传统监管模式在金融科技时代会给消费者带来更严重的损失,只有双管齐下,在监管引导下合规经营,才能使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真正有效用于服务实体经济。在监管方式上,可以通过智能技术识别风险隐患,提高监管科技手段,例如延时到账,转账限额控制,人脸识别,人工复核,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等手段实现。另外,从监管方面来讲,可以出台相关规章条例,严惩金融科技犯罪,保证金融市场安全。

(二)大力发展线上支付

传统的银行业务很多都需要客户来柜面进行办理,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银行的人力成本。为提升客户满意度,方便客户操作,传统银行业应当更加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智慧银行等自助渠道,让客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获取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将支付更多的由线下转为线上,使银行传统支付方式向互联网支付的方向发展,增强传统银行自身互联网支付渠道的竞争力。

(三)新技术带来更大机遇,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

目前,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形成了由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构成的全方位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尤其是以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为代表的新型电子渠道高速发展。总体上讲,到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仍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在规模上难以与银行相提并论。此外,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传统业务领域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基于互联网技术研发新平台、新模式等方式上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16年起,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了合作,比如4家大型国有银行分别与互联网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工商银行与京东、农业银行与百度、中国银行与腾讯、建设银行与阿里。但从长远眼光来看,伴随着互联网、大众消费方式以及现代金融理念的发展,银行业支付、小额存贷款等传统业务领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取得合作的同时,仍需加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创新。[6]

(四)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

互联网支付的发展得益于其技术优势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传统银行应该把握住机遇,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商业银行自有客户数据、账户数据、交易数据,以及海量的外部客户行为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客户画像进行构建。根据客户画像实现相关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定制,做到精准营销,有的放矢。

(五)构建银行生活圈

传统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其区域内的影响力,构建一站式城市生活圈,以金融服务为依托,大力发展便民生活类服务。以农银e缴费商户场景为例,为各类学校、教育培训等机构提供的高效收费管理服务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实现书本费、学费、餐费等管理,灵活设置收费种类、时间和周期,实时查询缴费情况。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缴纳学费后,同步更新账单状态。通过对接商户,提供增值服务,为客户全面地解决衣食住行中的金融支付问题,同时注重金融产品创新,以生活圈营销金融产品,以金融产品拓展生活圈。

(六)创新型组织与人才培训

在数字金融时代,面对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激烈竞争,说到底还是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竞争。金融科技人才稀缺和培养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银行转型的瓶颈。第一,通过激活银行业体系人才退出和流动机制,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提前布局专业岗位后备人才库,以科技化的形式建立起一条创新型队伍。第二,配合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推进,充实兼具金融、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多种知识技能、拥有较强业务理解、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挖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三,积极通过产学研的合作,与国内外高校、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密切的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吸引和培养金融科技人才,为银行业绩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银行业银行监管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监管
银行激进求变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