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靖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当前我国的发展形势强劲,对外语人才尤其是非英语外语人才的需求依然巨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和“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更是对我国的整体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已经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的环境下,国民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培养广泛的兴趣和追求对自我的提升,而且升学的需求依然庞大,根据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的研究数据表明,估计目前我国语言学习培训市场规模约900亿元,教育投入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加速优化升级,我国网民数量逐年上涨,在线学习市场的土壤广阔而肥沃,线上教育增长速度远高于传统线下教育,尤其是在线英语培训市场的比例不断攀升。而且近年来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日益火热和蓬勃发展,与教育培训行业也呈现出融合升级的趋势,人们愿意尝试新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行业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行业生命周期可以从成熟期划为成熟前期和成熟后期。在成熟前期,几乎所有行业都具有类似S形的生长曲线,而在成熟后期则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行业长期处于成熟期,从而形成稳定型的行业;第二种类型是行业较快地进入衰退期,从而形成迅速衰退的行业。
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尚处于成长阶段,是一项朝阳产业,潜在的市场规模使其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外语教育培训行业必将在一个较为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高速发展;而“互联网+”与外语培训的结合,必将在往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掀起在线教育的新浪潮。同时,经过近一两年的反思沉淀,教育培训行业正逐渐走向理性,走向新一轮的稳定增长。
所谓企业盈利模式,就是指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俗称商业模式;它是企业通过自身以及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并形成的一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及商业架构。盈利模式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匹配程度以及执行的连续性。商业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不同行业存在着不同的商业模式,同一行业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不同的商业模式。在外语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中,有各种形式的盈利模式。具体来说,我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收取学费是培训机构最原始、最基础的盈利模式,国内教育机构多为前期一次性预收学费。培训费用是外语培训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学费由教师和培训机构按比例分成,而教师薪酬一般只占机构收入的20%-30%,培训机构毛利率可达到50%以上。不同老师的学费标准又有所差异,名师或某些品牌机构打造的“明星教师”收取的学费要比在机构里工作的普通教师高得多。这些名师或因为教学技能出众,或因为讲课风趣易懂,或因为能很好地把握各类考试的要点并帮助学员获取高分,尽管学费较贵,也能吸引到众多学员前来报名。
教育衍生产品包括外语培训的各种互补产品和相关产品,主要有教学资源销售、留学中介和国际游学。
教学资源包括各类培训辅导书籍,线上的app、干货和学习资料下载、在线测试等。这些资源与教学课程互为补充,是培训机构盈利的重要形式。这些年来,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机构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并逐渐完善,发展重心逐渐转移至线上教育,各类学习资源均可以在线上购买或学习,为学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机构在教学资源副产品上获得的利润也因此大幅增加。
留学中介指专门提供在申请过程协助申请学生完成所需文书和材料的准备,海外大学面试及教授日常沟通指导等服务。现如今出国留学市场持续扩大,留学热潮久盛不退,海外留学越发普遍,人们对于留学咨询服务和留学中介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各品牌教育机构借机开辟新的盈利模式,为顾客提供留学咨询、评估、中介的服务,并收取中介费用,如新东方前途出国、启德留学等国际游学主要是让顾客体验国外生活、提升语言能力、开阔眼界,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常以冬夏令营的形式。规模较大的品牌机构会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国家、不同主题的海外游学系列项目。这也是机构盈利的又一新型模式,而此模式主要受众为那些希望出国旅游增广见闻,对是否长期留学不确定而先体验短期留学生活或为出国留学做准备的人群,与留学热潮同样密切相关。
外语培训行业一直以来都深得风投的青睐,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教育培训行业,因此加剧了行业分化和优胜劣汰的趋势。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融资上市的热潮由此而来。自2006年新东方首次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以来,环球雅思、昂立教育等多家教育企业相继上市,融资规模不断增大。而随着教育培训机构上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国际国内培训机构相互之间的并购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由于教育培训行业市场非常分散,集中度很低,越来越多的教育企业试图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达到利润最大化,使得企业绩效可以持续稳定的增长。教育行业的并购交易有很多形式,常见的有参股并购、控股并购、直接购买、承担债务式并购等形式。纵观时下,中国教育产业已经进入整合并购的时代,未来教育市场将被大品牌完全占据。
行业的竞争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1]目前我国外语培训市场已基本形成强势品牌占领市场主体格局,品牌占主导地位,实力强大的培训主体将因为培训质量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培训产品丰富而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质量差、规模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培训主体将面临倒闭或被兼并的命运。在现今多品牌竞争格局中,新东方、英孚、环球雅思、昂立教育等各知名培训机构占据绝对优势。
未来,外语教育培训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品牌至上、适度集中将成为未来外语培训市场发展的总趋势。外语培训行业势必要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也会形成一个相对明朗的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所有企业一样,外语教育培训企业要真正提升盈利水平,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在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或追求某一方面的垄断地位,从而取得相对较高的利润回报。竞争和垄断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对外语教育培训企业而言,必须平衡好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利用竞争促进垄断地位的形成,利用垄断地位削弱竞争的冲击,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据市场的平均统计数据,我国居民储蓄总值已逼近10万亿元,而居民储蓄的一笔重要支出就是教育,数额巨大。目前我国整个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已超过1.6万亿元,且保持每年约13.1%的增长率。[2]我国培训机构数量已超过十万家,语言类教育培训机构约占行业总量的30%。外语培训作为教育培训的一大支柱,是教育培训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四五年来,外语培训机构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外语语言培训企业的火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对于语言培训的需求。
外语无论在求职或者留学中的地位都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评估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英语在当前乃至今后的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都将占据外语培训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他的语种相继兴起,未来外语培训的市场需求将会以飞速增长。
尽管一些培训企业发展势头很好,但从整个行业来看,还存在着规模小、管理散乱、恶性竞争等问题。同时,培训机构质量和服务参差不齐,某些小型培训机构信誉不佳,缺乏品牌意识,价格混乱,虚假欺骗,夸大其词等也需要引起重视。
不难看出,我国外语培训市场已基本形成强势品牌占领市场主体的格局。但随着外语培训的持续火爆,未来将会有更多巨头介入,各培训机构也正想办法做大做强,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行业竞争和分化都将更趋于白热化。
一家培训机构的成本支出最基本包括硬件、人力、教师、营销。其中,硬件包括场地租金、装修费用、配套设施等固定成本,加起来每年需投资20-25万元;人力主要是非教师员工的工资;教师工资和宣传营销费用属于浮动成本支出。加上运营所需持有的流动资金,维持一家小型培训机构生存的基本成本支出加起来约需40-50万元。因此,成本壁垒不高。
知名品牌企业由于开拓线上教育服务,企业背后的技术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客户体验。网站上面的多样化服务、图片、在线视频、网站本身的运行维护等等都需要有足够的技术成本。但是行业内部占绝大多数的小型培训机构仅提供线下培训服务,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金开拓线上教育,在技术成本上的投放比较低。因此,总体来说,技术壁垒较低。
替代品是指那些来自不同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但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与该行业的相同或相似。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越强。
语言培训市场本身是学校教育的替代品,就目前而言它没有别的替代品。学校教育属于通才教育,具体针对性不强,而培训机构恰好克服了这一缺点,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目前培训市场替代品的威胁很低。
时下外语教育培训行业是充满竞争的。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入行业,短短几年时间整个外语教育培训行业便迎来一片昌盛繁荣的景象。而随着国家文化部的介入,行业内容管制加强,往后整个行业必定将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但不可避免的是,外语教育培训行业规模的增速会放缓。
目前主流的盈利模式仍然是最原始的学费收取,盈利模式创新性有待提高。在当前行业普遍的盈利模式下寻求创新,突出差异化,走出自己的道路将成破局关键。
在这样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企业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匹配性和生命周期理论,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其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也会形成一个相对明朗的格局。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将品牌不断地做强做大,不断提高综合技术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稳定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