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庆
在哈尔滨民间读书年会前,买了本从洛阳市图书馆流出的《发现的愉悦》,书的最后一篇是《夏志清与萧红》,是写夏志清先生对萧红的发现过程。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没有提到《呼兰河传》,就是写萧红也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夏志清先生很快发现了自己的缺失,认为未把《生死场》《呼兰河传》加以评论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可见夏先生对治学的严谨,也看出陈子善先生文章的魅力所在。哈尔滨年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寻访萧红,带上这本书阅读参会,并请陈子善先生签名留念,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发现的愉悦》,多好的书名啊,写作和阅读必须善于发现,才能写出风格别样的作品。想起名刊《散文》,把“表达你的发现”印在每期的封面。倡导作者要不断发现人性中的美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表达出你的发现,是《散文》用稿的宗旨。在旅途,阅读《发现的愉悦》,陈先生在文学史料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写出了《其实,陆小曼是很有文学才华的》《林徽因没有爱过徐志摩吗?》等文情并茂的书话。而哈尔滨读书年会也是以陈先生讲徐志摩拉开了序幕。
听陈子善先生的讲座,和读他的书一样,不断有发现的愉悦。徐志摩是黑龙江人,这是讲座的开头,徐志摩怎么能是黑龙江人呢?事情是这样的,邵洵美1937年在上海报纸上连载了《儒林新史》,开篇就是《徐志摩是黑龙江人》,徐志摩和邵洵美是好朋友,而且他俩长得非常相像。20世纪上半叶,留学剑桥的中国学人,经常到大卫书铺去淘书。1925年,邵洵美负笈剑桥,爱书如命的邵公子当然也经常光顾大卫的书摊,大卫见到他总问他是姓许、或是徐、或是苏?(这三个中国姓的英文发音差不多。)大卫对他说,三年前有一个和他同样面貌的中国人曾经怀着要翻译拜伦全集的欲望回到他老家黑龙江。那位和邵洵美长的同样面貌、准备翻译拜伦全集的黑龙江人就是徐志摩。
为了使讲座更有趣味性,陈子善先生从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书信中,发现徐志摩到过哈尔滨。徐志摩去欧洲,转道苏俄,途径哈尔滨,在哈尔滨有短暂停留。徐志摩总算和哈尔滨搭上了点关系,他讲得津津有味,把发现的愉悦,传达给听众。我是通过歌曲《太阳岛上》和小说连播《夜幕下的哈尔滨》,记住了哈尔滨。哈尔滨成为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则是另一位和徐志摩一样的特立独行的作家萧红。呼兰河的水,呼兰河的云,呼兰河的草木,通过萧红的笔,带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真正开始寻觅,却发现我意念中的这些东西,在萧红研究专家章海宁先生的讲解中,好像复活了,作品中的那些情景历历在目。他对萧红作品的理解,达到了难以言说的境界。章海宁先生对萧红的一往情深,也是在不断的发现中形成的。
章海宁先生从整理《萧红资料索引》开始了艰难的跋涉,跑图书馆、档案馆,把所能找到的跟萧红有关的资料都找到,然后全部复印,一一整理。这个《索引》包括:“对萧红的研究及评价”“萧红生平研究”“感受萧红”“萧红研究资料总目”“萧红故居”“萧红作品版本研究”“《呼兰河传》研究”“萧红与鲁迅”……在萧红文学馆,翻阅过这套书,收录之详,分类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对萧红版本的收藏,最能看出章海宁先生的执着与痴迷,解说萧红著作的各种版本,如数家珍。他说:“国家图书馆有关萧红的藏书,只有一本我没有,我有的关于萧红的藏书,国家图书馆很多都没有。”他不厌其烦的搜求各种版本,版本能够见证作品传播的轨迹。通过对比《呼兰河传》的各种版本,看到有些方言土语,在不同的版本里,被改动的最多。细读《呼兰河传》,还是有浓浓的方言味道。章先生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还是文化习惯、思想的载体,透过这些乡土语言,我们才能走近萧红,萧红也是依靠它来怀念故土,才能记住乡愁。为此,他重新校订了《呼兰河传》,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是最权威、最可靠的版本,读者们可以放心阅读。
为了收藏萧红的著作和有关萧红的书籍,章海宁先生不知走了多少城市,不知去过多少新华书店、古旧书店和旧书摊。在茫茫书海中寻寻觅觅,去发现一切与萧红有关的蛛丝马迹。他还利用网络搜书,在网上拍上海寰星书店初版《呼兰河传》,熬了半夜,一次次举锤,一次次落拍,终于以六百多元价格拿到了这本书。找到一本不可多得的版本,他会高兴的忘乎所以,这种喜悦,谁人能懂?章先生如是说:“人的一生能够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我想,我的一生就是为传播萧红文化而生的。”
是啊,“如果你有所爱,就应该用心专一,爱到忘我,一辈子做下去,定会有收获。”章海宁先生说的这句话,让我惭愧,让我自省,向章先生学习,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章海宁先生讲作品也讲家事,通过家事探究萧红性格的形成,当说到根据他的研究发现,萧红的祖籍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我这个山东人心里顿时感觉暖暖的。
关于萧红,我也写过《悲情女作家萧红》,发表在《藏书报》上,听了章海宁先生的讲解,读了他的《萧红画传》《萧红印象》等,感到汗颜,我对萧红的理解太肤浅了,还有点想当然。章海宁先生研究萧红,陈子善先生研究徐志摩,去表达自己的发现,为我等写文章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