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金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生成的新的金融模式,一经出现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其门槛低、发展渠道便捷,吸引了诸多投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操作、跑路、倒闭等现象频繁出现,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互联网金融领域以及我国监管部门提高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力度,希望通过有效的监管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降低风险发生几率。基于此,文章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出发,分析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针对风险种类提出了监管对策,以供互联网金融企业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监管对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金融领域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而产生的新的金融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认可,新兴的互联网支付平台、资金融通渠道已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增强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多种多样的风险、频繁出现的安全问题仍然是阻碍其长足发展的重要障碍。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精准识别风险、实现对风险强有力的监管是实现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该课题的探究意在为互联网金融领域展开科学、有效风险监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内涵并无准确定义,在学术领域,被广泛认可与推广的定义为:互联网金融是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方式;或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金融创新发展的一种形式;或互联网金融是将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全面交互、关联、延展而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总体来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发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实现了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无论是金融业务还是管理、运营等环节,互联网技术作为主要手段,但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属性,其使金融服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体现出了现代金融新的流动性与盈利性。
互联网金融至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在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期经历了发展初始期;2007年至2012年经历了萌发期,在这个阶段互联网金融快速拓展发展空间;2013年至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发展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我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指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做出了详细论述;而从2015年至今,则是风险并暴露期与治理期,在2015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达到了高峰,全年740亿元的成交额使监管部门对其合法性以及合规性产生了疑惑,通过调查,e租宝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极为严重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这一系列事件的曝光,使国家一级行业认识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制定了监管对策。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现阶段,我国并未构建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法律规定仍不健全,对于互联网金融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处理较轻,成本代价较低,使诸多恶意骗贷、网络洗钱等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抑制。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权威部门给出的统计数据中显示,网贷平台多达6000余家,其中至少有近5500家存在问题或处于停业整顿状态,正常运营平台的数量少之又少;与2015年相比,已实现了连续三年降低;另外,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网贷贷款综合高达7800多亿元,其中存在近19%的坏账。
2.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是指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从事非法活动所产生的风险,如洗钱、非法集资、虚拟货币等。从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金融中洗钱风险颇高,由于其金融发展中资金交易往来通常通过线上进行,洗钱具有隐蔽性特征,洗钱渠道也十分丰富,社会上利用互联网保险、虚拟货币、地下钱庄等方式进行洗钱,严重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而很多母公司的网络贷款子平台以高于母公司的利息进行融资,揽储大量资金,年化收益率通常在36%以上,而我国法律规定在民间借贷中贷款年利率超过36%则无效,因此,该种方式的贷款属于违法行为,其非法揽储了大量民间资金。而虚拟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种数字货币,与“钱”相同都是表示价值的价值符号,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虚拟货币的传输方式为点对点,利用去中心化支付系统可以实现匿名、跨境流通,从而为诸多不法分子提供了违法空间。目前对于虚拟货币很难监管,由于涉及到跨境等问题,国际上并未形成合法的交易渠道以及追踪监管体系,该违法活动不仅影响金融健康发展,对于国家安全也是一项重大危害。
3.安全风险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最为突出,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十分脆弱,经常遭受黑客以及竞争对手的攻击,这些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不仅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也对客户利益造成了影响。从安全风险的具体表现来看,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网络运营平台大部分采用国外厂商提供的软硬件进行建设,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規格,无法展开有效监管,从而遗留了诸多安全威胁;同时,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安全保管机制不健全,容易泄露数据信息以及企业机密;此外,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对于很多软件漏洞无法及时修复,为黑客提供了攻击渠道,黑客可以利用不当手段攻击网络盗取信息、传播病毒导致网络陷入瘫痪。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对策
1.加强监管力度
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是维护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从互联网金融领域内部监管着手,指导互联网金融企业成立风险控制部门,从企业运行的整个流程展开全过程风险控制与监管,并配合内控措施加强对信息安全、业务安全的管理,出台提升金融发展安全的具体办法,针对每种风险类型制定紧急预案,当风险发生时快速做出反应。其次,从互联网金融外部发展环境着手,强化外部监管,由公安等部门联合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监管队伍,制定监管协调机制,强化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准入管理以及审批管理,严格规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行为活动。最后,实现内外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监管,联合国际、国内、行业内部、行业外部监管部门充分利用监管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强有力的监管制度,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及信息共享与互动平台,快速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行为活动做出响应,从全方位抑制风险的发生,提高互联网金融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以及决策。
2.建设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是有效抵御风险的前提,也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一项基础建设。一方面,从技术角度,不断提升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开发适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件程序以及硬件设置,为实现信息安全运行创造稳固的基础以及良好的环境,减少不安全因素以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增强互联网平台整体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增大自主研发力度,形成自主知识品牌,减少对国外软硬件设施的依赖,减少因技术问题引发风险的几率,减少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威胁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严格要求技术认证,确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技术认证机构以及资信评估机构,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安全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并成立行业协会以及安全联盟等组织,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安全服务,指导行业尽早建立安全体系。
3.引导行业自律发展
从互联网金融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发展速度过快,相关建设并不完善,而且诸多投资者的初衷并不健康,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当前市场发展的重要形式,其有广阔的利润空间,而且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较为灵活、产品形式多样、业务渠道多元,可以减少金融行业传统框架的束缚,因此,导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不稳定因素,若想有效改变当前的发展情况,形成稳定的环境以及良好的发展基础,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发展是必然途径,通过自律发展,强化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内部发展行为的规范,引导其提高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构建科学的安全保障体系。具体来讲:
一是,强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意识,指导正确的行为活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以及投资人应从实现互联网金融长远发展角度进行考虑,重视共同利益的保护与维护,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活动,从而形成正确的自律理念,保证任何一项发展内容都遵循行业规则、国家法律,并积极寻求合理、合法的渠道展开治理、管理、维权。
二是,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机构建设,如成立行业协会、安全保障联盟等,对行业内部的发展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并通过宣传手段、培训手段正确指导企业自律规范,形成互帮互助、互相监督的共同发展进步局面。
三是,强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监督意识。内部监管与监督是规范互联网金融企业规范发展最有效的方式,鼓励企业构建内部监督评价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针对每项业务、行为活动展开准确的评价以及全过程的监督,随着业务进展落实动态管控措施,并积极借助外部监管资源,实现内外部联动,全面准确地识别风险因子,及时进行预防以及处理。
四是,构建信息公开以及披露机制。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构建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各企业发展处于不公平、不公开的环境中,不仅要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公开与披露,也要建立企业与监管部门、与消费者的信息公开与披露机制,营造健康、共同监督的发展氛围,及时发现行业发展存在的风险、及时披露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产生的价值不可预估,应让投资人看到规范发展的实际作用与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技术与金融领域的融合将越来越深入,互联网金融也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其稳定发展,持续输出经济效益,切实发挥其增强金融领域发展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应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有客观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采取科学的手段对风险进行应对。文章针对这一情况,探究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监管对策,希望可以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不断规范行业内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叶文辉.互联网个人消费金融平台存在的风险与监管对策——以互联网装修平台为例[J].海南金融,2019,41(8):70-73,82.
[2]宋依霏.浅述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监管对策——以支付宝为例[J].现代商业,2019,37(20):106-107.
[3]周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视角[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142-144.
[4]裴久徵.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监管——评《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34(3):后插1.
作者简介:郎慧苹(1986.08- ),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经济学学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