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
摘 要: “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在于一流的教育。总结南京邮电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现状,分析借鉴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融合STEM教育理念,提出南京邮电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 STEM教育;“双一流”建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
【Abstract】: The focus of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is first-class education.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department in other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such a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Xiamen University etc., propose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department in NJUPT combined with the STEM education.
【Key words】: STEM education;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Development
0 引言
2015年,“双一流”战略决策正式推出。在《统筹推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整体方案》中明晰地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了新部署——要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随后,2017年,多部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建设进入提速阶段[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双一流”建设是教育强国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需要一流的人才培养机 制[2]。现代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现教中心”)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分析高校现教中心的发展现状,并对现阶段中心如何围绕高效服务教学开展工作进行研究,具有积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教中心的现状和挑战
南京邮电大学现教中心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电化教育教研室,隶属原无线电通信系,主要面向全校开展电化教学工作和应用广播电视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及学校各类电视教学片、宣传片等制作。目前挂靠在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学校开展教育技术推广、普及、应用工作的具有管理职能的教学辅助单位。
现阶段现教中心的主要职能分为建设职能和服务职能两部分。建设职能主要包含全校中长期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建设,学校录播教室建设和维护,各类课程、宣传片、专题片的录制与制作,网络精品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全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等方面;服务职能,主要为教师熟练使用各种媒体器材、运用多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进行指导服务,为学校大型活动提供全程摄像录制、实时异地传输等信息化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教中心在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视频录制、教学平台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建设一流大学的整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1.1 现教中心定位日益模糊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高校教学与管理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也能胜任原来需要现教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宣传部门可以独立拍摄宣传短片;网络信息中心可以全权负责学校网络管理;图书馆可以完成高校电子教学资源的管理和维护等等。另一方面,随着专业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网络学习资源的增加,教师教学对现教中心的资源及技术依赖也大大降低[3-6]。逐渐地,信息、技术、资源等获取渠道的多元化给现教中心带来的巨大的冲击,现教中心的传统职能被不断弱化[7],日益模糊,无法充分发挥其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高校中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也变得困难重重。
1.2 现教中心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
受传统职能和工作方式的影响,现教中心工作人员服务仍采取相关部门电话预约、提交申请单等一系列被动等问题找上门的方式,單纯地维持现有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工作,没能主动地探求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需求,服务主动性不足,久而久之,现教中心终将无法满足全校师生对先进教育技术的需求,无法适应学校“双一流”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2 “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探求“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现教中心发展的方向,本次调研选择了近二十所高校研究发掘,其中既包括了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等不同学科类型大学,也覆盖了中东部,西部等不同地域院校。在实践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些高校现教中心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文提及的南邮现教中心存在的问题,对我校现教中心发展以很大的启示。
高校“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学科的完善,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为了培养更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优秀人才培养的根本又在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开展。整体而言,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各个兄弟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做出推动和引领。
2.1 加大智慧型教室建设
厦门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很多高校都大力建设智慧型教室,创造新型教学环境,倒逼教学改革。
以厦门大学为例,仅2017年,厦门大学就建成了51间智慧教室,助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式课堂的转变[8]。无线网络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多终端支持等多种智能管理手段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注重互动和分享,更适合开展分组讨论和团队学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9]全校跨校区建成40多间同步互动智慧教室,成功解决了不同校区学生共上一门课以及同一教师在不同校区授课的难题,满足了跨校区、跨地域的互动教学和学术交流。
2.2 加强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依傍优势专业,建造一系列各有特色的网络在线教学平台。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现教中心建成基于Canvas学习管理系统的学习平台Canvas@sjtu[10],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毕博公司一起合作搭建毕博(blackboard)教学平台[11-12]。Canvas和Blackboard是现阶段国际上流行的两种学习管理系统。两种系统均可以帮助教师方便地完成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教师利用系统完善的开发模板,上传和管理MOOC视频,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及时与学生开展多边互动;课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元化测评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学生更能第一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在教学平台的内容设计中,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各有特色。上海交通大学的Canvas平台上传了大量的绪论课。所谓绪论课,是指用微视频的方式介绍某专业学科的研究方向,某课程的教学内容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在上这门课之前对课程进行一定地了解,从而制定更为明确的学习计划,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天课堂”网络教学平台[13]支持在线教学、新生入学教育、学生选课指导、教师在线观摩、教师培训等诸多需求;南京师范大学毕博教学平台中加入了不同课程的浏览学习、评价互动人数统计,对教师教学改进、学生学习引导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3 加强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4]专门设置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团队,该团队主要从事MOOCs设计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辅助各院系教师完成复核专业需求的课程规划,提供教学过程方法和媒体支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的深层次融合。
四川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5]团队注重培养員工的自我学习意识,尽可能提供各种培训渠道。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工作需要,做到及时有效、分阶段、分步骤地提升中心工作人员技术水平;鼓励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学科团队,与学科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进一步推进教育技术与教学的充分结合。
3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思路
不难看出,各“双一流”建设兄弟高校依据校本优势,通过硬件改造、软件更新、技术融合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学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给现教中心赋予更专业和更信息化的职能。参考各校发展经验,隶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南邮现教中心,利用教科院的先进教育理念优势,分析借鉴STEM教育内在思想,结合本校信息科学的强势引领,可以尝试探索出一条符合南京邮电大学建设需要发展模式。
3.1 STEM教育内在思想
STEM教育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首字母的缩写。起初,STEM教育被实施于大学本科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后续,STEM教育概念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简单叠加逐渐演变成为跨学科的有机融合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以问题为驱动,强调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合作互动与自主研究,旨在鼓励学生从整体角度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学习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16-17]。
3.2 STEM教育理念和现教中心发展的相关性剖析
STEM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18]。注重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锻炼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资源的探知本领、与同伴的合作沟通能力,从而让学习者在过程中逐步获取项目设计能力和创新型课题的解决能力。这正符合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现教中心教学模式追求的目标。
STEM教育以多学科融合为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本身就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是STEM教育强调问题的真实存在性的直接体现[19]。STEM教育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标,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多角度分析问题,多学科结合寻求解决方案。多重学科之间彼此融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学科承担不同的职责,彼此制约,又互相渗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产生效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包含不同学科自身的知识,学科之间彼此的共通点,不同学科相互融合的切入点,学习任务向具体项目的转化项目等内容。多重学科,多种类型知识的学习和融合,贯穿整个学习任务的始终,这也是学习者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过程。解决以社会为中心的实际问题,进而推动社会进步,这是STEM教育理念学生培养的主要内容,恰恰也是“双一流”建设中对人才核心素养的明确阐述。因而,依据STEM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现教中心进一步工作的开展方向。
3.3 基于STEM理念的现教中心发展思考
STEM教育理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契合了我国新时代“双一流”建设发展的需要,给现教中心推进本校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和发展方向。借鉴STEM教育理念,现教中心建设发展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1)着眼本校,多学科融合。
信息科学是实现我国“科技强国梦”的重要支撑学科。作为一所以信息科学为特色优势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更是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完成信息科学相关学科的一流建设。针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相关学科的现实需要,以解决攻克对应社会真实问题为学习任务,现教中心可以尝试协助相关学院设置一类以信息科学为主体,以其他学科为辅助的教学课程,多学科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教学模式。
在不同学科交叉结合完成整体课程设置的进程中,现教中心需要在教学方式、内容配置等诸多方面给予协调,这就需要现教中心积极丰富多学科的人才、知识储备,加强现教中心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这其中不仅包含先进教育技术的有效研究,还应该包含设置课程相关学科知识的积极及时的学习。对于现教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来说,这必须是一个长期的,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工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化被动辅助为主动引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好地指导和支撑。
(2)数量和质量并重,短期侧重个案,长期点面结合。
现教中心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实践边修正的过程。
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容不得半点差错,因此在教改过程中,逐步改进是基本策略。
依据STEM教育理念,创新型交叉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教师引领指导为辅”,因而相比以往,在教学环节中扮演较轻角色的老师,能够更好地与现教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一起研究创新型课程的设置,从而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课程服务,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现教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将可以借鉴采纳的先进教育技术分享给相关学科老师,双方讨论沟通,确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可以先从相近学科相互融合的交叉课程设置开始,确立几个亟待攻克的学习任务作为“个案”课程,做好做精,确保交叉课程“点”的质量;在“个案”课程的建设进程中,不断归纳总结技术经验,进而类比完成其他“個案”交叉课程“点”的创设,课程规模进一步扩大;相近学科交叉课程的设立,给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程设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给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推广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4 尝试与成果
(1)优秀MOOCs制作;
从2015年起,现教中心已经完成《数字图像处理》(刘峰,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告艺术与设计》(余洋,传媒与艺术学院)、《网络技术与应用》(胡素君,计算机学院)、《广告艺术鉴赏》(余洋,传媒与艺术学院)等几十部优秀微课,其中《网络技术与应用》和《广告艺术鉴赏》已然成为中国大学MOOC网站中的优秀课程,所有课程均被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收录并上传至南京邮电大学在线课程中心(http://www.icourses.cn/school/njupt),后续现教中心必将完成更多精品课程,满足全校学生学习需求。
(2)精品课程搜集整理;
本年度,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针对全校各院系所有专业课,从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网络教学平台择优搜集、整理一系列精品课程,按照学院、专业、课程进行分类,每门课程均提供多部在线课程视频,具体包含课程视频链接、授课团队、授课目标、学时安排等内容。在优秀课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多次与相关学院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尽可能选取对南邮学生学习最有帮助,对南邮教师教学最有指导意义的精品课程。大量优秀MOOCs作品的推出,一方面能够起到强化先进教学理念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作品中先进教育技术的运用,优秀教学经验的展现,对中心人员提升专业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价值。MOOCs整理发布后,能对我校教师教学提供更好地支撑,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
(3)加大先进教学理念宣传。
与此同时,在MOOCs整理过程中,借与学院教师沟通的机会,通过精品课程中的各种案例,向学院教师宣传和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使得更多教师投入到MOOCs的制作中来,从而以技术助力教育改革创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 结语
STEM教育理念对“双一流”建设中高校现教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向。在“双一流”建设战略背景下,现教中心顺应高校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究自己的前行道路,才能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步,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 人民日报, 2017-10-28.
[2]刘宝存, 刘强. 光荣与梦想: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5: 539, 30.
[3]张子龙. 信息时代视角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J]. 软件, 2018, 39(6): 125-127.
[4]张大坤, 史一苇, 任淑霞.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软件, 2018, 39(6): 205-208.
[5]闫实, 刘占波, 王晓丽. 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 2018, 39(6): 167-169.
[6]罗春花. 基于云计算+订阅号的程序教学系统开发实现[J]. 软件, 2018, 39(7): 12-16.
[7]张海燕. MOOC的突破与挑战: 一种课程观点[J]. 软件, 2018, 39(6): 209-213.
[8]陶春. 以改变教室倒逼课堂教学改革——访厦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主任谢火木[J]. 中国教育网络, 2018, 7: 15.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化处网站[EB/OL]. http://xxhc.nuaa. edu.cn/.
[10]上海交通大学Canvas@SJTU在线教学平台网站[EB/OL]. http://cc.sjtu.edu.cn/Portal/CC#Index.
[11]北京邮电大学“爱课堂”教学平台网站[EB/OL]. https://iclass.bupt.edu.cn/.
[12]南京师范大学毕博教学平台[EB/OL]. https://bb.nnu.edu.cn/.
[13]飞天学堂网站[EB/OL]. http://ftxt.nuaa.edu.cn/.
[14]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网站[EB/OL]. http://cetl.pku. edu.cn/peking/cetl/view1/index.jsp.
[15]余淇, 崔亚强, 田建林. 一流大学治理能力及建设能力分析—以四川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室建设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 20(18): 222-223.
[16]谢丽, 李春密. 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初探[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17, 37(6): 63-68, 62.
[17]朱慧仪. 融合STEM理念的学习活动的要素特征与评价[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18]秦瑾若, 傅钢善. STEM教育: 基于真实问题情景的跨学科式教育[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4): 67-74.
[19]祝智庭, 雷云鹤. STEM教育的国策分析与实践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01): 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