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 北京下雪第二天,痕迹已经很少见到了,一如我们当下的社会,所有的事情——是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转瞬即逝。只是偶尔,有一些阴凉的草地上,尚存一些挣扎着、不愿被遗忘的残雪。儿子看到,就会带着咏叹调跑上去:“啊,雪。”踩上几脚,拿棍子戳上一戳,或者在冻结实的雪块上扭动,想象自己在滑冰。我很喜欢和他一起出门,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地方,他总是能发现一些在我看来不重要的细节。比如阴凉里的雪,不知谁丢下的手套,谁家窗口站着的喜鹊,高速公路的指示牌——说起来有趣,我开车一年多了,从来没发现我家附近的那个指示牌,手机里的导航包揽了我对道路的所有认知。
● 他的兴趣、关注点是随机的、发散的、不确定的,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目的性更强。比如,同样是下雪,很多人会迅速想起,应该去故宫,那里才能拍出最有感觉的雪景。11月30日上午,8万张故宫门票,一抢而空。每个人都举着相机、手机,拍着白雪覆盖下建筑的局部。他们也只能拍局部,如果拍摄全景,会发现画面里都是举着机器的人。在我看到的大部分与故宫有关的所谓美图中,都是没有人的。空荡荡的广场、孤独的屋檐一角,或是懒洋洋的猫……这似乎是无意间迎合了故宫几百年来的核心气质。无论它的过去还是当下,都充斥着无数的人,但对这座建筑来说,人永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那种威严、宏大、孤独,都是象征意義上的东西。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拍摄的故宫照片,数量如恒河沙数,结构、布局、最终呈现的味道却总是类似。故宫是美的,但这种美,成为一种范式,固化了我们看待它的视角。
● 其实,不止故宫,类似的范式在我们生活里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比如,最近火爆的北京米其林餐厅榜单。看到这个新闻,让我想起夏天去内蒙古的一次经历。抵达那个旅游城市时,已经是晚上。我几乎不假思索,掏出手机,打开点评App,寻找当地排行榜上最好的餐馆。这似乎是理所当然,到了当地,一定要吃当地最好的东西。而排行榜,已经被我们认定是评价好坏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就像人们会认为,米其林推荐的餐厅,一定就是最好的一样。
11月29日,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卡杰尔·梅尔在国际空间站拍摄的伦敦照片,从太空看这座城市,丝线密布如蛛网。( @视觉中国 图)
● 2020年北京米其林“必比登推荐”榜单,15家餐厅上榜。结果引起极大争议。爆肚、卤煮、豆汁等极具本地特色的餐厅皆上榜,有些网友吐槽,吃完这些,就得进ICU了。也确实有人挨个吃了这15家餐厅,结论是,这并非夸张之语。“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份忽悠‘歪果仁的榜单,可以满足游客对北京文化的部分想象。但说实话,路边随手抓一个大学生,推荐的馆子都比这强。”网易看客的编辑如此写道,他甚至为这次经历起了个简单有力的标题——《我吃遍了米其林推荐的北京餐馆,阵亡》。
● 虽然如此,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听从这份榜单指引的,就像我现在开车,一定会听从导航一样。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那些榜单、权威和指引,能给我们更大的安全感。我们常说,当下年轻人不再迷信权威,意见领袖走下神坛,但同时,我们又树起了新的权威——大数据的榜单。越是处于不确定的时代,我们越需要这样权威的指引。这些榜单成为新的指引和范式,成为我们对抗不确定时代的重要武器。
● 只是,这种确定性也并不总是准确。就像北京米其林榜单上的那些餐厅,或者我带家人去的排名第一的馆子。那家餐馆无疑是火爆的,三层楼,每桌都坐满了人——大部分应该是和我们一样的游客。餐厅只有一部电梯,里面摆着一张巨大的桌子,上面放着各层客人点的菜品。人,是要走楼梯的。即便如此,上菜都异常缓慢。那顿饭我们吃了接近三个小时,前两个小时都是坐在沸腾的大厅里,听着各地的口音交流去过的景点,或者劝酒划拳。被包围其中的我们默默地,等待。就像沈从文《边城》的结尾,我们的菜,也许永远不会来的,也许下一刻就会来。那真是体验极差的一次就餐,菜的口味,也并没什么惊艳的。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餐馆的套路?等客人熬到极饿,吃什么都是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