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炎炎
摘 要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演变的加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形式出现并更替,面对中国庞大的儿童读者群体,传统儿童书籍设计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儿童读者不再仅追求知识和信息的吸收,而更加注重閱读体验。文章主要从新媒体环境出发,对儿童书籍设计的创新性理念和新亮点,结合一些优秀的儿童书籍设计案例融入多维阅读体验的重要意义,对儿童书籍设计展开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可行方法。
关键词 新媒体;儿童书籍;多维阅读;情感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9-0097-03
书籍设计是通过插图、文字、空间、板式,向读者传播信息和知识,存在时间之久有着久远的历史背景,现今互联网信息技术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书籍设计的传播形方式发生着突出的变化,导致书籍阅读从传统的阅读方式正朝多维阅读发展,于此同时电脑、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跃居成为重要的阅读载体,使得知识信息朝着多样化状态和形式发展。
尽管数字化阅读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但并不意味纸质书籍就将退出历史舞台。实际上,在数字化阅读日渐“泛滥”的背景下,“纸质”阅读呈现出一定的回归趋势[1]。儿童书籍设计上表现是非常突出,书籍是儿童认知和了解世界重要媒介,通过阅读可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多维体验书籍更好的使儿童产生兴趣和体验感,促进儿童多元化发展。意在以多维体验为儿童书籍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
1 新媒体时代多维阅读的概念
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了解和探索世界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载体,新媒体时代到来后,多媒体下的数字化阅读,正在迅速的改变着受众者的阅读方式及形态,尤其是传统儿童书籍必须结合市场的发展做出改进和创新。第一,传统纸质儿童书籍必须改变传统观点打破原有的形式,从儿童单向被动接受过渡到儿童与书籍之间的互动性,到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第二,要充分利用好纸张材料,以多维体验为纸质书籍设计的切入点,能够将书籍打造成兼具趣味和价值的“新型”读物,书籍设计的这种全新理念能够为其注入生命力,使书籍的表达形式能够紧跟读者阅读需求[2]。以极具趣味的三维立体空间形态来创造具有吸引力的视觉美感。第三,“多维”即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条途径构建的多维阅读模式,“体验”即通过实践的对于视、听、嗅、触、味等去感知,把多维感体验方式应用在儿童书籍中,设计更适合童阅读的书籍。
2 新媒体时代儿童书籍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数码产品的迅速发展更新,阅读媒介从前几年流行的汉王、kindle电子书以电子墨水技术为产品亮点一度流行起来,但其局限于刻板、单一的黑白显示,很快智能手机、平板等成为阅读媒介热潮,在本就受盗版困扰和新媒体电子媒介的影响下的双重打击。但儿童书籍市场却呈现逆市增长仍销量不俗。由此,我们可重新审视,在新媒体时代的契机下,以多维阅读体验结合时代需求为儿童书籍设计的突破点。
2.1 基于传统阅读的儿童书籍设计市场分析
随着整个图书市场的不断壮大,我国儿童书籍的销量,遥遥领先于其他门类的书籍。据调查,我国儿童书籍的年销售量约占全国图书销售量的10%、销售额的8%[3]。在儿童书籍出版方面,儿童书籍出版社有很多,并且有几十家出版社专门出版儿童书籍,对于出版社来说引进优秀的书籍设计至关重要。因此对于设计师的能力至关重要,要对书籍设计进行统筹安排,真正做到适合、符合、受儿童喜爱的书籍。随着儿童书籍在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增长,同时伴随着挑战和机遇的同时,各大出版社纷纷着重于提高儿童书籍设计的工作。
2.2 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儿童书籍设计需求
对于书籍本身内容创作上需要更加新颖的内容,在过去儿童书籍出版呈现出一个“吃老本”的状态,反复利用中国名著为题材,基于此当代儿童书籍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有这一本儿童书籍,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设计了精美绝伦的外观封面,在众多图书中一眼就吸引住了读者的目光,饶有兴致的翻开,里面的图片、文字都是符合整本书的主题风格的,装帧也是独具一格的设计。所以,一本符合儿童读者心理需求的书籍应该全面考究,内容创作上应摆脱过去思想的桎梏、注重插图设计的原创性、书籍纸质选择上的考究和丰富等,可多学习国外优秀的儿童书籍设计学习,例如,2015年获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的《手电筒看见了什么》(图1)这本书籍获奖的特别之处在于,整个选书和评分都是由6到9岁年龄段的意大利儿童组成的评审团,各自投票然后选出评审团心目中认为最棒的儿童书籍。整本书没有一个字,书中内容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独自一人去在外野营的故事,夜晚时,小男孩肚子住在自己的帐篷里,用手电筒打光在看《手电筒看见了什么》这本书,他觉得太有趣了,于是想自己出去一探究竟,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故事,最后,当小男孩探险结束回到帐篷后,他觉得森林也没有那么可怕了,然后他观点手电筒安心的睡去。这是一本寓意深刻的儿童书籍,这本书不仅满足了儿童对于安全感的需要,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了解了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习性,从而对自然科学产生的强烈兴趣,把寓教于乐同多维阅读相互结合,在多维度多阅读方式传递知识信息。
2.3 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多维阅读体验
尽管近些年来书籍出版行业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影响,但是在儿童出版市场却受到持续的增长,主要是用为对于儿童来说电子产品会伤害到视力,同时纸质书籍具有多维阅读体验,可以通过视觉感官的吸引和引导,通过三维立体的形象,使读者产生一种可以“进入”画面的感觉,通过空间上的真实模拟使读者获得全新的多维阅读体验感。例如,中国立体书设计大师刘斯杰设计的立体书《中国弹起》(图2)书籍封面应用了传统的中国红,鲜亮的颜色容易更吸引住儿童的注意力,内文的色彩和封面颜色极具差异,书籍的内页颜色是根据不同章节内的不同故事情节所安排,其中长城章节内容设计中,设计是采用了黄色、绿色、橙色、白色四种不同的颜色代表长城春夏秋冬的变换,整本书籍内页采用了三维立体结构,添加镂空的特殊工艺,其中有可动的线绳结构更是有趣,整本书可谓设计精巧构思奇特,对儿童极具吸引力,同时通过颜色和造型是儿童更加轻松、自然、主动的接受书籍所传递的信息。
3 多维阅读体验对儿童书籍设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多维”即多层面、多角度、多途径构建的多维阅读模式,“体验”即通过实践的对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的体会和感悟,以感官体验为切入点,分析多维感体验在儿童书籍中的相关应用设计更适合儿童的书籍。将多维体验注入到儿童书籍的设计中,将这种创新理念转换成有趣味又有价值的儿童书籍设计,为儿童书籍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
3.1 加强儿童书籍的情感化设计理念
众所周知,儿童书籍设计的整体质量对于儿童的心理生理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期间儿童的感悟大多来自于直观感受,这关乎着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儿童对书籍的第一印象主要来源于书籍的封面外观设计,有着产生联想、令儿童快乐、或是唤醒记忆的能力这些都可植入纸质书籍读者的人性化情感记忆中去,儿童书籍和儿童之间应该不仅限至于传递和接收知识的关系,两者之间更应该产生情感之间的互动,而这整个过程应该是有趣的、欢快的、轻松的,仿佛是一种延伸出来的人性化纸质情怀,儿童也可从中也释放天性。对于儿童书籍来说,儿童的世界是绚丽多彩、充满想象的,假如只以科学性、逻辑性的思维设计出来的书籍,那将会是冷冰冰、缺乏人情味、不受儿童所欢迎的书籍。那么书籍本身的价值将大打折扣[4]。在儿童心理生理发育期间,一本符合儿童情感需求的书籍是更加容易被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加强儿童书籍的情感化设计理念使读者对书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感官的刺激的以实现知识、信息的传递。
3.2 丰富儿童书籍的情感化设计应用
一方面儿童在本能上有着情感化的需求,从生理层面来说,外界信息是儿童获取信息的首要途径,除视觉体验之外,儿童的触觉感受会随着不同书籍的材质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如果在儿童书籍中加入柔软的绒布,那么儿童在接触到书籍实物的时候就会产生温暖而又舒适的感觉。例如《Alphabet》这本触摸书,不仅是纽约时报畅销书,在美国亚马逊上评价也极高。书内的动物身上拼贴了动物特征的毛发和皮肤质感,整本书运用了17种不同的材质,逼真又柔软的毛发来做动物的尾巴、用闪光的鳞片来做金鱼鳞片等。图3中画圈圈的地方都是可以触摸的,儿童可通过触摸材料感知认识不同的小动物。听觉是仅次于是觉得感官体验,听觉可更好的帮助儿童认知世界,不同材质的纸张和装置设计,可使儿童感受不同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如在立体书中加入声音的效果,将对儿童将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同时嗅觉在儿童书籍设计中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怡人香气可使人敢到安心愉快,难闻的味道使人感到烦躁不安。打破传统阅读思维模式建立多维阅读体验,让儿童在多维阅读体验中身心健康的到发展。
3.3 拓宽儿童书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
儿童并非纯粹的接受知识的机器,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并且天真烂漫,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且情绪波动较大。
由于每个儿童的个性、素养都不同,他们会各自选择喜欢的书籍,因此,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儿童书籍设计师,面对这些不同的小读者们书籍设计师肩负书籍审美的重担,要使得小读者感受多维阅读体验的双重责任。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儿童书籍设计师,创造美是设计创造书籍设计的起点和终点。
同时有关部门,可出台利于儿童书籍设计创新发展的方案,用政策要求儿童书籍设计师的创新意识和原创意识,对利于儿童身心发展角度考虑的设计师们、文字编辑者们和出版社机构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加强新媒体媒介平台的宣传,既公开又透明的对优秀儿童书籍进行评选、推介、奖励等,营造一个良好的设计氛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书籍设计定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书籍在做好承载知识和信息本职工作同时,也应该要跟上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新媒体的科学合理应用,突破视觉造型、创新的立体空间、互动的翻阅形式、特殊的材料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儿童的阅读积极性,创造多维阅读体验,把书籍演变成为寓教于乐的统一体,由此来培养思考、想象和感悟的能力,进而使得儿童的各种天性在多维阅读体验中得到充分發挥。从儿童的本真出发,使其在将来接受高等教育前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文化基础,成为祖国未来发展更好的接班者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李明.全媒体融合时代基于多维体验的纸质书籍设计艺术研究[J].书业经纬,2018(19):54-57.
[2]林莉.数字时代下书籍设计理念对纸质书籍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6(12):114-115.
[3]胡燕.当代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12).
[4]栾清涛.儿童书籍的情感化设计[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