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明
往事其实并不久远。只是事隔几年才想起来记叙,走过的地方、看过的景已经有些淡薄了,那些有趣的、美好的人和事,虽依然历历在目,毕竟已成过往,萍水相逢,相忘于江湖就好。
腾冲,位于云南西南部,西北与缅甸接壤,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因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代都有重兵驻守。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远征军英烈的铁血抗战精神,令人心驰神往。2016年春节前,菲姐说想去腾冲和顺古镇过年,我欣然同往。
和顺古镇在腾冲城西4公里,有“火山环抱中的桃源仙境”之美誉,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古镇沿小河建在一个和缓的坡地上。那天下午在镇口下了车,跨过双虹桥,右转走进李家巷,菲姐在携程网上预订的精品民宿——心玥客栈,就在这条巷子里。
找到客栈,穿过墙上满是鲜花和照片的门廊,进到堂屋,见客栈装饰朴素、清雅,有限的房间没有都封闭起来当客房赚钱,而是大量用作公共空间,楼上楼下,花园露台,泡茶聊天或者静静发呆的地方,都可以很容易找到。庭院里,但见那花兀自开着,这在北方早已过了季节。这些细节,让我们对客栈掌门小尹有很好的第一印象。
小尹正在堂屋左手侧的茶室泡茶,我们直接进去喝茶。当地的朋友看到屋角有一玻璃酒坛,里面满满一大坛的烧酒。很快,每个人的茶杯旁多了一个酒盏,我尝了一口,那叫一个烈。以我几十年的“酒功”,竟尝不出啥来路,只尝出是未经陈放的新酒。这酒当地叫“小锅酒”,腾冲不酿,是小尹的妹妹从瑞丽带回来的。为写此文特意上网查了下,小锅酒是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酿制的烧酒,主要原料是大麦、玉米、苦荞,也有稻谷、稗子、粟、薯等,制作过程中蒸烤是中心环节,一般在家庭小作坊中以小灶、小锅来完成,所以习惯称其小锅酒。
初来这里,见那花想开就开,管它什么节气;茶席上正喝茶呢,酒冒失地上了桌,这些对久居北方的我都有小小的冲击。在北方习惯了春华秋实,四季分明,轮换谨严,连酒桌上都要按部就班,不能胡喝。久而久之人也变得僵傻,竟忘记了这里本来就四季如春,花当然是想开就开,不需要什么理由。云南以前也来过几次,只是注意力都在公务上,不会像休假这么闲散,或者说是琐碎。
这天的另外一个惊讶,是和小尹出去吃晚饭回来,见堂屋里一伙子年轻人,正围着堂屋的大餐桌快活地吃喝谈笑,见我们进来便热情相邀。一聊得知,他们都是住店的客人,此前彼此并不认识,自行买菜做饭,谁来谁吃,真把这儿当成了自己家。
第一次住民宿的感觉和以往住宾馆酒店真的是完全不同。
这几个男孩女孩,来腾冲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分手之旅”,瞧瞧,分手还这么有仪式感。一个来自成都的小伙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一是他最是勤快好性情,除了出门游览,都在客栈里帮忙干活,连客栈的小妹都习惯地支使他干这拿那;另外一个,他爷爷是当年的远征军,这次他特意一个人跑来瞻仰、拜祭远征军英烈。
远征军滇西抗战博物馆、国殇墓园当然是要最先去看的。小尹开车陪我们拜了抗日英烈,又带我们去了山茶园。那满园、满城的红山茶啊,正是献给抗日英烈最隆重的礼赞,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接触多了,慢慢发现小尹有很多优秀品质,最首要的是他待人赤诚、善良。除夕夜,小尹邀请我们到家里吃年夜饭。步行不到十分钟,穿过几条巷子,来到古镇纵深更高的地方,就是小尹的家。小楼小院,朴素祥和宁静。尹爸、尹妈、尹小妹,一脉相承的纯朴善良。尹小妹在瑞丽的医院里做牙医,文静秀气,喜欢阅读。她说等我们再来要陪我们去穿越高黎贡山。尹爸有手绝活,容后再表。
古镇的清晨空灵静谧。这天我们一大早去镇外的魁星阁,过了古桥,穿过开满油菜花的田野,晨曦洒在长满青苔的树石上。拾级而上进得门来,见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女正把白白的脚丫举到火盆上烤。她应该是脚冷吧,这原生态的画面啊,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旁边坐着的,是庙里唯一的留守老师太,一边慈爱地看着这一切,一边邀请我们坐下吃粥。
从庙里出来时间仍早,巷子里看不到几个人。出门扔垃圾、正和乡邻聊天的尹爸,看见我们马上笑成了一朵花,别了乡邻就带我们去看千手观音古树群。
看了景当然也要说下吃。在这里是没有“大棚菜”“饲料鸡”概念的,都是各家自种自养的有机绿色“阳光菜”“走地鸡”,据说连超市里的都是。正巧一位曾在客栈里住过的四川客人给小尹寄来了火锅料,我们一起去超市选下火锅的食材,那晚的火锅让平时不怎么吃辣的我直呼过瘾。
旅行是遇见。穿着粗布葛衫、围着粗麻围巾的卫国有种古典的酷。他们一家比我们早两天来到这里,每天只见他贤惠的媳妇开车带着几个娃外出游玩,而他自己或在客栈独坐闲读,或在小广场晒太阳、看闲景。这天中午在茶室见了我,说“喝点”,我说“好”。
傍晚我们从“热海大滚锅”游逛回来,卫国早张罗好了一桌菜肴等在那里。土锅子、大救驾、炒饵丝,好不丰富,土锅子据说可是从前过年时才能吃到的横菜。黑陶酒碗捏在手里,漫饮漫聊好不畅快。卫国好酒量,小尹尚能支撑,而我已然酩酊。酒虽多好在什么都记得,连卫国媳妇煮的那盆让所有人赞叹的清水面。只是约好的去新西兰找卫国,带我去皇后镇纹身,真成了酒话——说过瘾了就等于做过了。次日一早,卫国一家要赶在春节前回河南老家过年。菲姐早早起来送别,见我酣睡得香,便不忍叫醒。待我醒来,卫国一家早已离去多时。虽萍水之交,心中仍难免怅然。
这天新客人到了,分别从北京、浙江来的蒋氏兄弟。刚刚建立起来的好传统当然要传承下去。经过一天的休整,我也置办了一桌菜蔬,让初来的蒋氏兄弟迅速融入客栈大家庭。小蒋兄是位有见识的文化企业家,比较典型的北大精英:能干务实,谦和聪敏,骨子里傲骄。他家夫人阮阮愿意做全职太太,穿着极其朴素,朴素的外表下有着对社会、对生活精致的见解和要求,她痴迷饮茶、赏玩茶器。
客人去了又来。重庆来的那家人是我们从机场接到客栈的,他家女儿在香港刚刚工作,发了薪水特别带父母来和顺古镇过年,真是暖心的小棉袄。直到晚上,在小蒋兄操持的宴席上,那家哥哥嫂嫂才知道我们也是住店客人。
除了看景识人,也免不了“以法治的眼光观察一切”,这可真是顽固的、职业造成的病啊。民房改造的民宿固然是好,可分散各处、每间都不一样的房间怎么辨识呢?宾馆乏味、少个性,但至少102、203有个一目了然的数字房号。民宿哪个是精品间、哪个是豪华间,别说网上订房的客人傻傻分不清,连客栈小妹有时都会弄错。严谨又敏锐的法律人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小尹遂请菲姐帮忙给房间起名字。菲姐结合各个房间的韵致和特点,起了“四季”“星空”“原乡”等名字,小尹后来找人制作了木牌挂到门旁——房间终于有名字啦。
在客栈的时候,菲姐曾说供客人看的书品位一般。回京后,一天下了班,我们专程开车到北京图书大厦选书,选了整整一大编织袋。店员和旁边顾客问明白是援建图书室,都来帮忙,一位可爱的女士还拿出自己的会员卡帮我们打折。我们把这些书寄给了小尹。今年春节前,小尹又寄了新做的腊肠、豆豉饼给我们。一来二往,那里已不仅仅是家客栈,而是个即便没时间过去、想起来也会感到温暖的港湾。世间有古风。
最后说下尹爸,就称其尹伯吧。憨憨的尹伯有一手漂亮的祖传手艺——纯手工打制银器,银链、银镯、银锁等等,工艺那叫一个精湛,尤其是他打造的小小银铃,声音清脆、纯净、美好,难怪人们喜欢用银铃般的笑声来形容纯真少女的美好。菲姐一来是真心喜欢,二来也是想略尽绵薄之力支持下宝贵的民间技艺传承,所以别管有用没用定制了一小堆。此后几年,有新生娃的朋友到家里,菲姐都会送他两件银镯银锁什么的。不要嫌弃银制的不那么值钱,这里面的美好和情谊是最宝贵的。
大概是去年,尹伯开始打制银壶了,泡茶的、烧水的都有。我们在家泡茶有时会拿出来欣赏,虽没有繁复的雕饰,但更加质朴,工艺一如既往的精美。银壶的典雅尤其是保健作用,开始为都市人关注,尹伯的生意想必也会越来越好。
腾冲和顺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