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田芳芳
(1.漯河市药品检测检验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8;2.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 漯河462000)
二维葡醛内酯片是由葡萄糖醛酸内酯、维生素C、维生素B1及辅料组成的复方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及肝脏中毒的辅助治疗。在其质量标准[1]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采用滴定分析法,维生素B1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实验操作繁琐费时。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处方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的含量,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
LC-2010c型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仪(LC solution 1.22 sp1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CPA-225D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FE20/EL20型pH计(瑞士梅特勒)。
维生素C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425-201103);维生素B1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390-201505);二维葡醛内酯片(河北东风药业,批号:17011301,17011302,17051701);乙腈(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Agilent氨基键和硅胶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 0.04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5)(66:34);检测波长:249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30 ℃。
2.2.1 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分别精密称取维生素C对照品100 mg,维生素B1对照品 20 mg,置入50 ml量瓶,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储备液5 ml,置入100 ml量瓶,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含维生素C 0.1 mg、维生素B10.02 mg的溶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 取二维葡醛内酯片20片,除去糖衣后,精密称定,置研钵中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 10 mg、维生素B12 mg),置入100 ml量瓶,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2.2.4 阴性对照溶液 按处方比例精密称取辅料0.26 g,再按供试品溶液的稀释方法配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分别取2.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辅料对两种成分含量测定无影响,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分离度符合规定,说明色谱条件具有良好的专属性(见图1)。
图1 专属性试验HPLC图谱
取2.2.1项下混合对照品储备液,分别加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 ml中含维生素C 0.4,0.2,0.1,0.05,0.025 mg、维生素B10.08,0.04,0.02,0.01,0.005 mg的系列对照品溶液,照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分别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维生素C:Y=2.7823×107C1-75 154,r=1.0000;维生素B1:Y=1.8467×107C2-23 408,r=0.9996。
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0.4~0.025 mg/ml,维生素B1在0.08~0.005 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取2.2.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维生素C峰面积RSD为0.22 %(n=5),维生素B1峰面积RSD为0.37 %(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取二维葡醛内酯片(批号:17011301),按2.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方法,按外标法以峰面积分别计算维生素C、维生素B1的含量。结果维生素C含量RSD为 0.24 %,维生素B1含量RSD为0.32 %,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24 h进样,记录色谱图,维生素C平均峰面积为2 739 987,RSD为0.59 %(n=6),维生素B1平均峰面积为 330 960,RSD为0.63 %,表明供试品溶液至少在24 h内稳定。
取2.2.3项下溶液逐级稀释,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以信噪比为S/N=10:1测得定量限。维生素C定量限为5.4 ng/ml,维生素B1定量限为12.8 ng/ml。
将对照品按处方量80 %、100 %、120 %和阴对照溶液混合配制模拟样品共9份,照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按外标法分别计算维生素C、维生素B1的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试验(n=9)
取二维葡醛内酯片(批号:17011301,17011302,17051701),分别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每批3份,按2.1项下方法测定,结果见表2。
传统方法维生素C、维生素B1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含量测定[2-8],由于维生素C、维生素B1极性较强,其在C18色谱柱上几乎不保留,样品主成分峰、溶剂峰、杂质峰很难实现完全分离。本文采用氨基键合硅胶作为固定相,用乙腈 0.04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66:34)为流动相,能克服维生素C、维生素B1在C18色谱柱上保留不足的问题,有效地分离样品及其中的杂质峰,且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有良好的回收率,可快速测定样品中维生素C、维生素B1的含量。用流动相进行含量测定时,增加乙腈的比例,相应地维生素B1的保留时间变长,而维生素C的保留时间缩短,这是由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B1酸碱性质不同导致,且流动相偏酸性,可能会使固定相带负电荷的氨基官能团质子化,色谱柱使用一段时间后柱效下降,需要用5~10倍含0.5 %~1.0 % NH3的流动相进行活化。
表2 样品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