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梅
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DVT不但影响患者恢复,还极有可能形成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有研究显示,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在40% ~80%,而继发肺栓塞的几率则在2%左右[1-3]。为此,在骨科术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对DVT形成进行预防,从而提升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5]。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医学理念,其能够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就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预防效果进行探讨,选取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随机对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以论文形式进行整理报告如下。
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78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平均分两组,各39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照组中有男21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43.21±5.72)岁;研究组中有男22例,女17例,年龄24~66岁,平均(44.07±5.8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内容 :(1)术前护理 每日选取患者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治疗,每日2次,并且同时进行骨科洗剂熏蒸。还应向患者输注血栓通预防血栓形成,每次0.3 g,每日1次。(2)术中护理 由于全身麻醉可能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因此,在治疗中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术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过度牵引,术中向患者输注血栓通进行预防。(3)术后护理术后给予患者间歇充气压力泵治疗,每日2次,并选取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治疗,每日2次,同时常规输注血栓通治疗,每次0.3 g,每日1次。手术后,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将患者患肢抬高,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待患者有所改善后,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健侧肢体的康复训练,避免血流瘀滞,同时及早指导患者下床活动,给予患者EDIT等治疗。
于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评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护理满意度以调查问卷形式展开,满分100分,满意(≥90分),尚可(80~89分),不满意(<80分)[6]。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而()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DVT发生率5.13%(2/39)低于参照组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7,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7.44%(38/39)高于参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5)。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继发的心律失常也是引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即使手术治疗完美,也可能受到其影响,导致患者的不良结局[7-8]。DVT的发生原因较多,如术中对肢体的牵引、下肢被动屈曲及术中使用止血带等,以上原因都可能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从而引发深静脉血栓[9-10]。而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卧床休养,不能及时下床活动,进一步造成血流缓慢,局部代谢环境改变等。膝关节置换术(TKA)已经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接受TKA的患者往往年龄较高,本身存在一定的原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加之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新的医学理念,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良好的术前干预与教育,术中严格按照手术规章操作,术后再进行有效的预防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DVT的发生率[11-12]。TKA术后对于DVT的预防,需要从药物预防转变到综合化干预措施,不但要求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要求加强对患者的围术期干预,快速康复外科能够有效整合围术期的各项资源,从而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研究组的康复护理中,早期应用加压泵等设施,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回流,避免下肢肿胀,并且应用抗血栓药物,阻断了血栓形成的环境,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DVT的发生,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