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及改进对策

2019-12-19 21:47:05廖娟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素质部门

廖娟

(长佳(湖南)节能和防腐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2000)

目前民营企业构建内控体系主要包含了:授权、流程控制、预算管理、监督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等几大内容,其贯穿于企业发展与管理的各个层面,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运行效率,保证人员职权明确、监督有力,确保企业资金实现高效运转。但是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都有所改变,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动态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等制定适合的内控制度,并创新内控管理模式,加强对内控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才能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控体系,促进民营企业稳健运行。

一、民营企业内控管理的原则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内控管理的构建原则首先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要求与规定,也就是必须要秉持守法、遵法原则,依照法律进行管理与发展,才能让民营企业的内控管理具备合理性与持续性。其次,民营企业还应该坚持经济性以及时效性的原则,始终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动态作为内控管理的依据,从实际出发,将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相结合,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适合的内控管理体系,并及时改进与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更高效,企业管理更完善、更科学。

二、目前民营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将精力放置在企业年度的效益以及业务管理等方面,常常忽视了构建内控体系的重要作用,同时部分民营企业没有营造良好的内控管理氛围,大多数管理者以及员工对内控不重视,使得构建内控体系难以有序进行。内控环境主要反映的是高层组织者以及企业管理者对内控管理的态度与行为,如果民营企业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那么企业的内控体系就很难建立,内控制度也不会有效落实,从而影响了整个企业的运行。虽然部分民营企业建立了内控体系,但是仅仅将其交由财务部门执行,忽略了员工的参与性,很多内控制度也流于形式,执行不力,对民营企业的内控体系构建造成了阻碍。

(二)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经济规模上存在极大的差异性,部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没有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部门,很多民营企业领导层仅凭借管理经验来加强内控管理,使得内控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有些民营企业建立了内控管理制度,但是也漏洞百出,难以发挥最大的监督与管理作用,民营企业的内控管理常常流于形式,缺少明确的目标与任务,使得内控管理的相关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有些民营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时,对自身的发展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没有进行全面的考查,使得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风险。此外,很多民营企业缺少专业的内控管理人员,有些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内控管理缺少明确的认识,岗位职责不清楚,甚至很多财务人员并非财务专业毕业,导致民营企业的内控管理效率难以提升。

(三)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不强

监督是保证民营企业内控体系建立的基础,其能够促进企业内控制度的有力执行,目前民营企业的内控监督包括: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两种形式。其中外部审计主要指由外部审计人员对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与审核的形式,其具有公正性与客观性,但是对企业的实际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充足;而对于内部审计来说,部分民营企业并没有设置内部审计系统,有些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缺少对企业全局性的把控,监督效果不佳。因此导致民营企业的内控体系中监督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内控体系构建效率。

三、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改进的对策

(一)加强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必须要明确内控的重要性,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执行层,都应该树立内控意识。首先,民营企业要搭建完善的内控管理部门,并按照企业内控规范的相关要求,制定科学的内控管理方案。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应该结合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态以及民营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各部门以及业务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规划;完善内控制度需要融合议事决策、现代办公技术以及监督考评等几方面,同时还要将传统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进行补充、修订、完善以及规范化,以会计准则和企业内控规范为基础,对预算、决算、审计、监督等环节具体化。此外,民营企业还应该严格执行企业内控规范的相关规定,实行精细化预算,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调配使用资金,杜绝资金的浪费。民营企业要为构建内控体系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度,让内控体系更健全,并符合民营企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内控管理的体制机制

内控体系主要包括:组织规划、授权与批准、财务预算等,首先在组织规划方面,民营企业应该对不相容的部门以及职务分别设置,确保每个组织机构职责权限清晰,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保证日常的业务运行能够得到全面的检查与监督。其次,在授权制度建立之后,还应该对每个部门的权限进行明确的规定与划分,在进行重大的经济决策或者业务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在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分工与审查等。

此外,民营企业还应该与时俱进,建立信息化交流沟通平台,拓展企业的信息获取渠道,让每个部门以及员工之间能够及时地交换信息,保证信息的畅通性,提升工作效率。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在构建内控体系时有利于内控管理人员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对每个部门以及相关业务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掌握,这样才能保证内控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民营企业还应该制定规范的内控管理流程图,将内控制度的各个环节以及具体步骤进行展示与宣传,优化人员配置,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与作用,引导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内控制度的有序落实,还能够加深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联系并相互促进。

(三)提升内控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人才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民营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具有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为企业制定实施适合的内控管理方案,民营企业不仅要引进优秀人才,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首先,民营企业要搭建专业的内控管理人才队伍,不仅要考查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应该综合性的考查其职业道德素质,保证其能够胜任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其次,企业还应该定期组织内控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会或者研讨会等,就目前企业的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企业还可以派遣内控管理人员到大企业学习先进的内控管理经验,提升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财务人员而言,要积极学习新的预算管理方式,勇于探索并借助互联网技术等阔展视野,为民营企业搭建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内控管理人员在构建内控体系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要突出企业的特色,这样才能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

(四)加强审计与监督力度

审计与监督是内控管理中的重要职责,民营企业不仅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还应该借助外部审计,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首先,民营企业应该重视事前以及事中的风险防控与审核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决策时不会出现太大的失误。其次,审计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并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构建完善的审计信息数据库,提升现代化审计管理的效率,由于审计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因此构建数据库,将企业的每个部门的业务信息融入到数据库中,方便审计部门的查看与审核,节约审计的时间,并且在审计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发现错误,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此外,民营企业还应该构建风险防控机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态以及企业以前、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等,全面的分析并探究企业在运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评估风险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

四、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要实现稳健运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明确内控管理的重要性,首先,企业应该构建专门的内控管理部门,并提升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内控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其次,民营企业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并整合民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为企业制定适合的内控管理方案。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素质部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7部门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1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