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祖国,罗敏,饶钰,刘添锐,邬雨萱
立足天人合一研究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
程祖国,罗敏,饶钰,刘添锐,邬雨萱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上海,201804)
轨道交通是人的腿的功能的强力延伸。人、轨道交通环境、人与轨道交通环境关系友好与否评判中人是根本。以人为本的环境友好学是研究环境及环境能否利益环境缔造者和周边人群生命性的科学。环境友好学立足人与环境这一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具有时代性、历史性、生命性。环境友好与否的评判阈值具有显著的人群适用性,评判准则具有选择性。文末大胆预想:随着人对人与环境关系认知度的加深,人对自身的了知度的细化,环境友好学学科建设必将促进天人合一理论的现代科学化。
新概念;环境友好学;天人合一;新文化
轨道交通的建设是对自然环境的重大干预。水文、地文、气文、地表几何乃至于天文都会不同程度地被影响。怎样才能自觉地构建友好的环境,鄙以为首先得认清环境与自身生命的直接关系,认清对环境友好追求的内驱动源,认清环境是任何人都脱离不开的自身生命的全部。要这样地认清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就得把自己置身自然环境中,自信地以中华文明中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为基石,从天人合一角度展开研究。
环境是客观存在,人、物是环境的一分子。人在变,物在变,使得环境具有了生命性。精气神三位一体的人的三个层面对应地接受环境对应物的不同投射,引发符合“精”、“气”、“神”接受“特性”的拾振共鸣。环境友好与否,狭义讲,是环境生态在人“神”层面的投射反映后的主观感受,并以“内置的”准则为标准进行评判。因此评判环境好与不好因人而异,同一人不同时段的评判也可能不尽相同。环境友好与否是环境中“人”这类客观存在的精神认受。
空气和水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素,环境的气质、水质(简称风水)强力地影响该环境中的人。风水是前人对某地块(可大可小)在天地人运转背景中该地块一段时间天地人运转特性的描述,常人只能顺从天地人的运转大势,具体人处于该处时,该处的天地人运转特性通过该人“生”的方方面面展现开来,如借助具有传感器功能的眼、耳、鼻、舌、身,投射到精气神的“神”上,称之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环境友好”的环境“多大”,呈现出哪些特性方为“友好”,通过哪些措施变得“友好”,友好“多久”,被关注“尺度”外的环境会不会因对此环境采取“环境友好”措施而改变其原有属性,变得更友好或更不友好了……“环境友好”的“友好程度”是人的“神意”传感、比对识别的,非亲临处的地方的环境友好与否,是人的“神意”对彼处的人通过其“眼、耳、鼻、舌、身”感知后的认知结论的基石。人的“神意”是对天地人运转特性了知的又一传感器,是综合传感器。古人发现该“神意”能遍识宇宙各处,甚至不用借助“眼、耳、鼻、舌、身”、不用借助任何文字、图形、声音等符号。东方一位大学者讲,是超越眼、耳、鼻、舌、身的第八识,阿赖耶,是人的传感器之根。东方另一大学者称之“知行合一”,即“神意”既是传感器又是作动器,能直接改变被传感者,因为天人合一。远古的天人合一吸纳中国邻居文化且融和后被命名为“阿赖耶”,新近又有了更为准确的名字。
天人合一应该是环境友好学学科赖以建立的基石。
所谓文化,作动词时,意即认清自然界(当然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人)根本规律,并把该规律示之于人,敦促允从。
环境被人的眼、耳、鼻、舌、身器官分别识别(见图1),他人对环境的评价可通过意识传递得知,眼、耳、鼻、舌、身、意构成人对环境的全域识别。鉴于眼、耳、鼻、舌、身器官的局限性,意识的主观性,显意识下人对环境的认知不一定透彻,大自然进化到“自觉”层次:直接认知本然状态。为什么能自觉,中国自主文化解释说“天人合一”,吸纳融和了舶来文化后的新自主文化谓之人有“阿赖耶”。
环境友好与否,西方现代文化为主界定的科学内涵集中在眼、耳、鼻、舌、身的认知获取,包括意。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自主文化则认为除了眼、耳、鼻、舌、身、意以外,还有一种识别“传感器”,阿赖耶,是最精细、精准的传感器,能透合环境之根。意只是阿赖耶“颗粒”的“团组”,图1中用绿色线条表述(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本底也用绿色表示—天人合一)。
文化自信源于此。
众人之间的精气神互动现象借轨道交通列车车厢微环境予以表述。
不失一般性,众人包括列车设计者、建造者、管理者、乘用者、轨道交通沿线观察者。微环境包括车厢、线路、途经地。
(1)精神信息层面的互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组织者驻留在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列车上的“思想-设计风格”,运营、服务者流露出来的“理念”;乘用人与乘用人通过眼透出的“神”的交互,通过说话抒发的“观念、念想、意识”主动、被动的接受,乘用人对沿途景物的感受。引动当时在场者的精神世界。
(2)运动能量场层面的互动。人对运动速度的敏感度不一,感觉到了不舒服说明影响产生了。人的神经传导系统有电现象、磁现象,说明人体内有电、有磁,且有确定的分布态。轨道交通的电场、磁场能穿透人体,轨道交通电磁能量场影响着人的电磁环境。运动着的轨道交通列车通过运动影响着人。
(3)物质层面的互动。人与人互为环境带来的影响。公共卫生监测部门对剧烈的环境致病因子变化能监测到,可能不允许其进入轨道交通列车内。现代仪器有灵敏度,低于该灵敏度则不能监测到,但肯定存在,影响着环境。人通过皮肤、呼吸与环境交互,轨道交通设立的窄小的空间环境使得人与人微物质交互的程度增加,尽管列车空调引动了沿途空气与车内空气的流动。与车内人相对静止的外环境-车厢,整体变化带来的物质变化,如车体老化变化,渐变过程中车体弥散态构成物的“甚低频”缓慢释放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终究投射到人。
人与环境密切交互,环境友好研究应把那个“能明白在研究的”那个“明白”打开,融入研究对象中,这样环境友好与否的研究才是完整的、全面的。环境友好与否需要纲领性、具有哲学高度的环境友好学,指导环境友好技术研究。
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可通过图2 扼要勾画。轨道交通系统与其环境的关系见图3。
环境友好学是研究环境及环境能否利益乘客和周边人群生命性的科学。
如轨道交通,首先嵌入赖以建造的环境,轨道交通与该环境是否融合、协调、和谐,标志着轨道交通与建造环境是否具有“友好性”。轨道交通功能展现中会让环境“运动”活起来,能否给予环境“正向”、“益生”激励,能否给予乘居轨道交通列车内的乘客和定居轨道交通沿线的居民(包括在周边行动中的居民)“和睦”、“安生”感,标志着轨道交通环境与人是否有“友好性”。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将在这样的层面上展开学科建设和展示其内涵,是环境友好研究主客体的统一。
轨道交通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而创现的。与环境是否友好,轨道交通建设早期没有被突出提及。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阶,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关系被逐步解析,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与否被重视起来。通过研究,提升友好性的法规准则、技术准则、乘用准则一一开始建设。有朝一日人们对轨道交通环境友好的索求得到满足,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将淡出研究平台,甚至整个学科消失,终结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学科的生命期。
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经历轨道交通环境友好性的萌生、兴起、发展、壮大期,进而导致学科的建立。构成轨道交通的各系统被承担环境友好“使命”的需求也不是被同步提及的。如任一新线走向、容量的限定,车站容积、体位的规定,在建设前的环境评估报告中要考虑环境友好问题,但列车型式、供电制式等等的环境友好性需要近几年才被络续提出。
构成轨道交通的各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铸就相应阶段的轨道交通环境友好程度,每一系统的不同生命期对环境友好的影响程度不同,该系统的酝酿、策划、构划期的影响度最大。
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的研究对象包罗甚多,狭而言之有轨道交通属地的水文、地质、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经济承载力、人、人的生活习惯及其变化、变迁,轨道交通建设过程等;广而言之还包括各系统装备的制造、装备系统的子系统、部件的制造,轨道交通相邻环境的变动、变化,各系统装备退役处置、轨道交通线的拆除等。以上各要素是浑然统一的整体,是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的庞大研究对象集群。而研究者内心沉淀的各种知识评判环境、研究者能调动运用知识的这个“能”是研究主体、客体合一的根本标志。
轨道交通属地有着自生文化,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与否有着对应自生文化的解读。如不同纬度人群对轨道交通列车车内温度的敏感度,沿海、内陆人群对车厢湿度的适应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人群对列车外形、色彩、内饰的要求等,鲜有雷同,使得轨道交通环境友好评判阈值具有显著的人群适用性。
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与否的衡量角度很多,构成评判维度集。主要有:与承载轨道交通大地的地质、大气、水文、光学、生态、风景园林、植物保护等相关的友好度,与轨道交通建构物的建筑、建筑与周边建筑的风格协调、建设过程等相关的友好度;与轨道交通各系统设施设备的材料、动力、信息通信、电子、控制及生产集成过程等相关的友好度;与轨道交通功能展现时的公共卫生、经济性、社会性、安全性等相关的友好度。归根结底,是规划、设计、建造、维护轨道交通的“人”与享用轨道交通的“人”的友好程度的评判角度构成这一维度集,而且是变化着的“人”与“人”相互关系友好程度的评判准则集。之所以人字加引号,是因为那些评判维度、评判准则只是人的“神”中被灌输的轨道交通科学意识的一部分,是人与人面向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主题进行对话的“参照系”。“人”使得评价环境友好与否的“标准”复杂,“人”使得评价环境友好与否的“标准”具有厚重的地域特性。
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与否衡量维度选择、阈值确定可通过对个体人的感受的测试、统计分析确立。
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按轨道交通构成其子学科可分成轨道交通列车环境友好学、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环境友好学、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环境友好学、轨道交通线网(线路)系统环境友好学、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环境友好学等。通过研究,建设一系列与“友好性”相关的准则、规范、标准,规范、保证轨道交通的环境友好性。
考虑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与否应立足轨道交通功能展现。类似航空领域的适航管控体系样,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的邻近学科是轨道交通适行(运行)管控学,通过轨道交通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RAMS)等特性的研究,确保环境友好性不被“意外”事件打破。
从环境友好学的定义可知,环境利益乘客和周边人群的生命性是该学科研究的终结点。人的精、气、神并不完全具有可测试性。环境友好度量维度可分为可测试类和非测试类。环境友好与否也可面向构成环境的各系统细化研究。
继续以轨道交通为例展开论述。
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与否的可测试类维度很多,如地面振动、光照污染度、空气噪声、垃圾排放度、建设周期、出行成本等,通过现代科学的工学、理学、医学、应用经济学等的测试手段研究。
某一维度,如地面振动,可在轨道交通所处地测试,也可在相干的居民家中测试,还可在轨道交通列车车内测试。测试方法与评定标准可以是行业级的,也可以是国家级的,还可以是国际级的,更可以是相关人群共同议定、认可的。
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与否的非测试类维度集中在哲学、理学、艺术学、社会学及部分工学学科研究范畴内。研究方法主要是统计基于个体的轨道交通环境友好与否的生命性(尤其是精神层面)感受,寻找群体感受通识。
个体群包括当代的,也包括历史的。定性非测试类评判维度传承着轨道交通所在地的“环境友好”文化。
天人合一地研究环境友好学
环境友好与否这一属性是人强加给环境的。随着人对人与环境关系认知度的加深,人对自身的认知度的细化,人类社会对环境友好需求的不断增加,环境友好学学科的研究必将使研究的主体、客体更加统一,对宇宙物质结构的本质认知更全面,隐涵的第三层面必将现身。
让天人合一理论大放异彩。
[1] 庞鹤鸣.宇宙物质结构三层面理论[A]. 气—意识与人体生命科学国际研讨会,江西中医药大学:2018:6.
[2] 程祖国.轨道交通环境友好学学科正在掀建[J].数码设计, 2017(07):217-218.
[3] 陶火生.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人学维度——主体性要求、人性预设和人本导向[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8-13.
[4] 朱院利.试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幸福学意义[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4):71-73.
[5] 陈华. 环境友好型社会视阈下中国环境文化新体系的构建[D].长沙理工大学,2008.
[6] 贺安杰. 工业重市的生态路[J]. 求是,2013,(14):32-33.
[7] 许冬梅.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基础及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1-4+70.
[8] 方世南.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2006(04):114-116.
[9] 贺汉魂,王泽应.佛教缘起观: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念之源[J].船山学刊,2009(04):150-153.
[10] 郑志国.加拿大环境友好的理念与实践[J].岭南学刊,2006(02):85-88.
The Unity of TianRen in Research on Railway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Discipline
Cheng Zuguo,Luo Min,Rao Jue,Liu Tianrui ,Wu Yuxuan
(Institute of Rail Transit of Tongji University,201804, Shanghai)
Based on Chinese local culture confidence,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human being is the core factor among human,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relationship. And it suggested that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 discipline is the science of environment and how environment works on the life of human in environment. And this science has contemporaneity, historicity and vitality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it took human and environment as an organic whole.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judgment threshold of environment friendliness has significant population adaptability, and its criterion has selectivity. Finally, this paper predicted that it should be promising to establish environment-friendly discipline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lationship cognition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s and the refining of human self-recognition.
New Concept;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Discipline; New Discipline; New Culture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3.062
U480
A
1672-9129(2019)03-0175-05
本文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1201103-14和2017YFB1201201 -10课题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