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香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赣州 342300)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感知世界、获取知识,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阅读能力包括文章的认读能力,文章思想的理解能力,好词好句的记忆力,阅读的习惯与速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阅读教学渐渐成为小学语文的工作重点,阅读教育对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阅读教学是掌握书面语言最重要的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多的优质阅读材料能让学生吸取更多的营养,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还能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的思考文章所表达的含义,通过简单的理解后,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口述文章概括性的内容,如此一来,不仅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充分的锻炼,还能促进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最重要的是通过口述表达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阅读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写作风格、写作方法、人物描写、词汇运用有了初步了解,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技巧。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将了解的写作手法充分的应用到写作中,长此以往,阅读对写作水平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明显。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筛选一些适合学生的国内外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不同作品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中所表达的语言逻辑,进而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准确地提炼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锻炼学生的思想表达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只有丰富的感性认知,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文中的内涵,通过课前的信息收集,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为深化课文的理解奠定基础。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更深刻的体会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品质,教师提前让学生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信息资料,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鲁迅伟大的人物形象。
将阅读的对象还原到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阅读对象。例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诸葛亮与周瑜的人物性格,教师可以通过补充课外阅读材料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当学生看到不一样的《草船借箭》的时候,会将两个主题不同的文章进行深度的对此,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通过信息主动融合的过程,很容易归纳出诸葛亮与周瑜的人物性格,为文章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尽管课文教学结束了,而对于学生来讲仅仅是另一个知识的开端。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过程中,闰土的完美形象是每个孩子所向往的,课文内容学完后,学生们依然沉浸在闰土的勇敢与智慧中。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展开课后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少年闰土,但是你们知道闰土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吗?”看着学生期盼的眼神,对《故乡》的推荐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是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突破口,只有教师对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加入阅读的队伍中。而有效的阅读指导,是教师重视阅读教育的第一步,教师通过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指导,选择的阅读材料的内容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复杂,而是符合学生成长要求的读物。
如果阅读能成为课文辅助的话,能极大程度的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选择贴近课文内容的文学作品,极大程度的促进阅读与课外读物的融合。当然,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也要为学生讲解科学的阅读方式,针对不同的作品,带着不同的情感进行阅读,以达到理解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
优质的阅读质量离不开安静的环境,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心阅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就逐渐地养成了。阅读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搭建学生与作者的超时空对话。鼓励学生将阅读内容分享出来,通过赞美的方式强化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了解世界的五彩缤纷,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体验阅读的乐趣。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不仅能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顺利地开展,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提升,为日后接受教育奠定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