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玮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坊实践
杨卓玮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艺术设计工作坊,是“扶贫”第13个五年政策环境下的创新继承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这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以大学艺术设计的教学和研究资源,对人才培训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研讨会有着很大的重要性和意义。本文对其形式进行了介绍。以某职业技术学院的马尾绣设计车间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车间的人员结构,工作内容和成果评价进行了讨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工作坊;马尾绣
非传统人才的创新能力,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对高校非传统艺术设计工作坊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和建立了基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开发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审美语境下,也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的有机结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艺术设计研讨会是与非遗艺术设计平台紧密结合的。主要有三种类型的非遗艺术设计工作坊:经验、培养和创新发展。非遗经验研讨会和培训班侧重于学习非遗手工艺和艺术设计的内容,体验手工艺制作和了解熟悉设计知识。创新工场需要深入参与,并通过对非遗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创新的能力着眼于继承和发展,并将它们转换为原始设计方案和成果。非遗艺术设计工作坊在组织形式和主题,包括特殊的设置或联合组建各类专业是一个多元化的组织。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工作坊是回应并实施第13个五年扶贫政策,补充强大的和有益的资源。首先,围绕扶贫的国家政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位于贫困地区。在这些非传统区域的人口比例相当,拥有精致的非遗手工艺品,但他们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并不能通过这些技能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该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可以帮助教育水平一般的贫困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的有力保障和改变生活理念。
其次,丰富的教学和高校艺术设计的科研资源。高校艺术设计科研的保护和传承的结合是大学办学内涵的延伸。围绕非文物的研究是艺术设计的重点和热点。非文物教育纳入高校大大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全面引进真正的非遗手工艺教学和科研环境,丰富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内容,提高了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环境。
必须在举办非传统艺术设计讲习班之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基础研究,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的资料。遗产、非遗产技术、非物质遗产和展示。全面、系统的认识为规划工作坊提供了现实依据。全面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生产和艺术特征,是研讨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刺绣为例,刺绣是2006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省水族独特的民间工艺。这项技术是“刺绣的活化石”。
为了确定研讨会与会者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澄清的现状和优势,无形的人才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以及非传统领域的缺点。有哪些熟悉生产工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优势。大学拥有高品质的人力资源,这些都体现在收集,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传统艺术设计工作室核心领域需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并许多学生组成的一个或多个团队。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设计和生产项目有一定的经验,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成员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互补性。团队可以是一个合作伙伴或项目的竞争关系。例如,马尾绣工作坊由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意研发中心和服装工作室主办,当地的学生和老师组建而成。
非传统高校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一个创新的平台。具体实施应首先进行车间教师非遗产培训,掌握技术特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色,并在科技进步有一定的成果,实现了艺术设计学科和非传统技术相结合。根据实施和验收标准,建立相关的激励考核机制,这些内容必须不断摸索的实践经验和机制,以确保非传统艺术设计工作坊的健康有序发展。
非传统人才的创新能力,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对高校非传统艺术设计工作坊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和建立了基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开发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审美语境下,也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的有机结合。
[1] 曾丽,刘兴邦.当代审美语境下的水族马尾绣艺术特色[J].艺术评论,2016(11):144-146.
[2] 刘研,孙怡,李照清.主题工作坊——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新途径经[J].辽宁高职学报,2013(2):9-10,31.
[3] 邱志涛,张静伟.艺术设计学科“工作坊式”精英教学模式研究明[J].包装世界,2012(9):74,76,78.
[4] 巩艳蔌.高校设计工作坊中启发式教学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
[5] 郑以墨,王阳.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Practice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orkshop on Art Desig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zhuo-wei
(Shao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ejiang,Shaoxing 312000,China)
According to 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university art design workshop, is the 13th five year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environment unde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t design in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sources,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the desig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eminar has great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form in 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orsetail embroidery design workshop,for example,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the personnel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ion workshop,working content and results of evaluation are discussed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t design: workshops; Horsetail embroidery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3.040
G712;TS935.1
A
1672-9129(2019)03-0114-02
杨卓玮 (1989-) 男,浙江绍兴,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艺术设计、传媒方面教学。E-mail:back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