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舍弗勒与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成立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暨智能驾驶汽车研究院。这标志着舍弗勒在中国把智能驾驶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从市场推广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全新的研发中心、前沿的创新技术,这成为舍弗勒在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华24年来,舍弗勒坚持技术导向和客户导向,持续加大在华投资,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和工业领域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中国市场。
扎根中国 聚焦本土研发与生产
1995年,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从德国进入中国市场,提供高精密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部件与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24年来,舍弗勒大中华区致力于本土生产和本土研发,在太仓、苏州、银川、南京等地设有8座工厂,在上海安亭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目前安亭研发中心有超过900名工程师和外籍专家从事测试、应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基础研究等全研发价值链工作,具有国际一流的测试台架、分析设备、计算单元和模拟软件。
2019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舍弗勒与上海国际汽车城达成合作协议,舍弗勒大中华区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将在上海安亭的汽车·创新港内进行,該扩建区域建筑面积约为11629平方米,将于两年内完成交付。
舍弗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博士表示,“秉承‘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的理念,舍弗勒不断强化本土创新和研发。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舍弗勒于2018年在大中华区设立了全新的电驱动研发中心。为有效培养和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优化研发中心空间资源配置,我们与上海国际汽车城达成此次合作。双方将积极构建合作发展的新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环境。”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主题,也是一个企业保持良好经营的重要保障。扩建后的安亭研发中心将与湖南长沙的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协同发展,为技术研发与创新持续赋能。
驰骋未来 探索汽车高效驱动新技术
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市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期,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节能环保标准的升级和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等多种因素,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叠加交汇,可以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赋能”。
近年来,舍弗勒在华汽车业务紧跟市场趋势,抢抓战略机遇。2018年,舍弗勒成立了独立的电驱动事业部,整合所有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相关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环境友好型驱动的发展。自去年以来,P2混合动力模块、两挡电驱动桥先后在太仓基地投产,开启了舍弗勒电驱动业务在中国发展的新时代。
P2混合动力模块是舍弗勒针对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开发的一款模块化解决方案。作为舍弗勒首个实现量产的P2混合动力模块,该产品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应用于采用不同类型变速箱的车型以实现混合动力。搭载该模块的车辆在电机和发动机共同驱动模式下具有出色的车辆动力性能,当配备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于50km纯电续航里程)时,该模块可提高至少70%的燃油经济性。首个搭载舍弗勒P2混合动力模块的本土品牌车型已于2017年10月正式上市。
作为中国市场上首款实现量产的两挡电驱动桥,该产品体现了舍弗勒加速电气化发展,加快本土化步伐,服务中国市场的承诺。目前,舍弗勒两挡平行轴式电驱动桥可应用在混动或插电混动以及纯电动车辆上,还可以实现电动四驱功能。由于采用了两挡设计,该电桥可以让驱动电机始终工作在高效区域,系统效率更高,可以使整车获得更长的纯电动续航里程(EV模式)。目前,搭载该款电驱动桥的插电混动SUV车型长城WEY P8和长安CS75已经上市销售,并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目前,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成为行业与社会关注的热点。舍弗勒计划在湖南湘江新区成立一家独资公司,将旗下应用于智能驾驶领域的Space Drive线控技术引进新区,开发符合未来智能驾驶要求的Mover平台系统,满足未来无人驾驶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舍弗勒将借助产业集群优势,与自动驾驶相关企业紧密合作,丰富区域内智能驾驶的产业生态及产业链,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面向市场 开发未来工业产品及解决方案
能源链,是舍弗勒“高效驱动,驰骋未来”战略中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只有当整个能源链,从产生到运输再到使用,都能得到不断优化时,气候保护才会实现。舍弗勒积极为提供尽可能清洁的能源贡献力量,并加强与能源行业深度合作。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开发,风能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市场对风电轴承的需求量也增长迅猛。舍弗勒响应国家绿色能源的号召,为风电领域提供应用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不久前,中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MW海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该款发电机的成功研制体现了中国大瓦级风力发电机自主品牌的历史性突破。作为关键供应商和长期合作伙伴,舍弗勒凭借丰富的产品开发及应用经验,为该款风力发电机提供高品质、高可靠的可调节布置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解决方案。
为迎合风电市场需求,舍弗勒将加快大尺寸轴承的产能扩充。今年8月,舍弗勒南京工厂4号厂房正式开工建设,新厂房规划使用面积22000平方米,预计2020年7月交付并投入使用。4号厂房将主要用于800-1600mm、1200-2000mm、2000+mm等大尺寸轴承生产,重点开发风电大尺寸轴承的本地化项目,逐步建立中国本土风电主轴轴承制造单元,为风电产业技术升级提供可靠保障。
从外径达数米的大型风能轴承部件到只有几毫米的微型轴承,舍弗勒为风电、铁路及航空航天等大约60种不同的工业行业提供滚动和滑动轴承、线性和直线驱动技术以及整体的服务组合,包括产品维护、系统监控以及其他解决方案。借助在市场、技术、生产和服务方面的优势,舍弗勒大中华区工业业务快速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实现销售额快速增长,成为舍弗勒工业事业部全球业务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智能工厂 聚焦数字化发展进程
走进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的“离合器和传动技术产品生产车间”,随处可见自动化、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舍弗勒自主研发的生产6分鐘报告系统,可以自动统计设备实时数据和生产绩效。使用电子看板,可以根据库存情况和实时进度触发生产工单,并实时下达物料需求到仓库端。通过物料二维码记录物料箱进入生产设备的时间并实现智能防错。该智能车间获评“2018年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称号。在工业4.0的时代浪潮中,舍弗勒推进数字化进程,开展工厂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不仅于此,作为舍弗勒数字化进程的重要一步,舍弗勒湘潭制造基地在2017年正式奠基,在不久的将来正式投入使用。作为舍弗勒集团全球首个“未来工厂”,舍弗勒湘潭基地将具备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以及环保等特点,拥有精益生产改进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工厂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将体现出生产环节的“智造”力。
依托于“数字化议程”推动智能工厂的实践,舍弗勒探索可持续生产标准化。今年7月,舍弗勒正式成为“数字化车间可靠性要求工作组”(SAC/TC124/SC10/WG16)组长单位。作为目前在太仓的首个由国标委挂牌的工作组组长单位及标准化试点企业,舍弗勒自2014年起成为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的正式委员单位,参与数字化车间环境下质量、可靠性、可用性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智能制造是技术和时代发展的大方向。为应对未来的挑战,舍弗勒将在“数字化议程”中扮演积极角色,为本土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绿色发展 争做负责企业回报社会
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舍弗勒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汽车、工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可持续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为响应国家绿色清洁生产的号召,舍弗勒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提高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不断减少排放和资源消耗。除从源头控制之外,舍弗勒在实施可持续生产标准方面还有另一绝招: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的智能车间对车间内环境、车间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进行智能管控。自2017年10月起,舍弗勒大中华区启动“工业废水‘零排放”的项目。截至2019年3月,该项目已投资约4000万元人民币,建设了3个全新的及2个升级改造的污水处理和再利用设施。目前,每天约200立方米的工业废水通过这些设施进行处理及再利用,再利用率超过85%。
舍弗勒致力于成为负责任的企业、优秀雇主和友好社邻。舍弗勒大中华区研发中心和各生产基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持续关爱残障人群、留守儿童等群体。此外,舍弗勒大中华区与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多所学校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教育和创新,用点滴努力回报社会。
目前,舍弗勒大中华区拥有1.3万名员工,成为舍弗勒集团业务的主要推动力。从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华区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业,打造优质雇主品牌形象,注重员工未来发展。
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舍弗勒秉持着“业务发展,人才先行”的理念,在2005年将“双元制”教育体系引入中国,先后在太仓、银川、南京、湘潭建立四所培训中心,并分别与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助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从培训中心毕业的学生均可获得学校毕业证书和德国工商总会发放的AHK证书,并在舍弗勒就业。14年来,四所培训中心已培养了近1200名一线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未来,舍弗勒将继续与本地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努力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
(来源:经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