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多慧
(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吉林 榆树市 130400)
虽然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较好地渗透到了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但这种阅读教学形式主要在小学得以推广,而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还未引起广泛关注。即便已有少数初中语文教师关注并尝试了群文阅读教学,但在他们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以便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认识群文阅读,借以完善他们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在积极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群文阅读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一篇文章,走进作家的整部作品,甚至作家的其它作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具体地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有以下几点意义。
教材内课文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实施群文阅读活动,以课内一篇带课外几篇或整本书的阅读,将课内的阅读量增加了几倍,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数量,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落实了“小语界”专家、学者倡导的“大语文”“海量”阅读理念。
教师要想扎实有效地完成课内阅读训练目标,仅仅学习课文还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需要将从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形成的初步能力通过课外阅读来进行巩固、强化,才能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能力。
教师围绕课文教学目标,选取课外那些与课文主题、教学目标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将课内外阅读资源进行整合,让课外阅读为巩固、强化、发散课内阅读目标服务,从而实现举一反三。
当今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不读书、不精思,而是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现代文阅
读的练习题上,这样的阅读课堂早已屡见不鲜。而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改变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不是学生掌握某种阅读题型的程度;教师要体现的是自己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而不是作为教学知识点的传授者;教师要重视的是学生在阅读中的能力提升,而不是学生被动学课文的教学成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就是期望改变教师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将阅读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期望教师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期望教师充分地包容学生,允许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存在的个体差异。运用群文阅读进行教学,是要在改变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阅读的乐趣。
全语言理论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以及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出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主体地位。为了能够实现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期目标,比如改变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改变阅读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教师要将课堂归还给
学生,让学生的自主阅读代替教师的满堂灌。但为了不让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阅读的充分性,在学生自主阅读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也不要试图引导学生向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方向来思考。
当学生在阅读“对小说叙事视角多样性的探讨”的群文文本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何为叙事视角、叙事视角的分类以及如何判断文本采用了何种叙事视角等知识后,要将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并且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自主分配群文文本阅读时间的权利。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外国小说,他就会花大量的时间详细阅读《桥边的老人》和《山羊兹拉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只能略读《祝福》了。当学生在阅读“文系乡土话乡情”的群文文本时,大多数学生出于好奇心可能会选择读《散戏》或者《哦,香雪》,这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因为在之后的交流分享时没有学生选择《边城》就强行分组要求学生阅读不同的文本。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清晰地表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大量阅读的益处不仅体现为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还有益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群文阅读课堂的尾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议题选文的写作特色、表达方式、文本结构,从而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善于从多个角度切入主题。
在以“对小说叙事视角多样性的探讨”为议题的群文阅读课堂上,学生大致掌握了小说叙事视角的表达方式后,教师给出一段以有限视角叙事的片段,要求学生延续这段话的叙述腔调将这段话续写成一篇文章。通过这个作业的布置,不仅能考察学生对小说不同叙事视角方式的把握,还能帮助学生达到练笔的目的,从而提升写作能力。在以“文系乡土话乡情”为议题的群文阅读课堂上,学生会了解到即使是表达相同的思乡情怀,但不同的作者会寻找不同的切入点。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是期望学生领悟到即使是表达同一主题,写作时却可以通过不同的切入点来展现。通过读与写的相互促进,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形式,它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满足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量、阅读能力的要求,可以丰富教师的阅读教学形式,最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并且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