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琴
(河北省顺平县蒲上镇伍郎小学,河北 顺平 072250)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在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时,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创新教学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成为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和概念抽象,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新颖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积极地进行思考,有效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学生学习体验更强,这样能激发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过程中,教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成直观的图片,让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联系,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让学生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只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很难达到理解和掌握。这时,将信息技术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通过教学软件让学生了解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有效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进行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分析情境中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决,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对生活的作用,这能让他们更好地进行知识探究,并能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分析,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在相关的生活情境中,他们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能学会钟表的读数,用正确的方式表示时间,有效掌握了教材内容。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教师把数学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和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要选择和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通过在熟悉情境中进行知识探究,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能积极主动进行知识探究,有效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小学生的无意记忆比较短暂,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强化练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题海战术的方法,结合信息技术进行练习。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题目的练习,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关注和引导,收集他们的学习信息,为进行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提供有利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获得启发,他们能快速解决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强化练习效果。在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练习题目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使学生通过分析典型题目的做法,掌握同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练习,让学生有效掌握了学习的重点内容,并通过运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对教学模式起到了优化作用,对教学效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最优化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进行整合时,教师要遵守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必须注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要贴近教材。需与教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切忌粗制滥造,牵强附会,为电教而电教。2.信息技术不能替代某些教学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固然有无比优越的特性,但它仍不能完全替代某些媒体。3.用信息技术教学,不要丢了课堂板书。板书比较直观,且能传递板书以外的较多信息,还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总之,在小学数学和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整合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得到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解决遇到的各种学习障碍,促进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