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树功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第三堡中心学校,河北 怀安 076186)
合作学习转变教学思维方式,传统教学中的教坛式的课堂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与学习兴趣起到阻碍作用。进行合作学习,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新时期教学的目的与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发挥彼此的互动功能,相互带动中得到益处,从而互相促进,得到提高。合作学习是各个主体间的主动合作,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竞争。例如,小学语文阅读中《望洋兴叹》一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河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各抒己见,老师再给予启发,使学生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形成良好的人格。
阅读是体验生活与获取语言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与教师的讲解能力没有太大关系,真正决定因素是学生本身构建知识意义的能力。阅读教学是以“读”为主体,通过读来学习相关知识。小学阶段多强调反复朗读、用心精读,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告诉学生“是什么”的阶段,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会问“为什么”,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与创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透过语言的活动与人际交往的交流来获取对语文与社会知识的体验和感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而不单只是对语言的基础理解,更突出关注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创造、劳动。
阅读并不是只为了考试的需要,它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实际生活增添色彩,如果只是将它当成学习工具的话,阅读就失去了它的实质意义。对于思想单纯、思维也还只停留在感性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熏陶他们的语言情感,使他们通过阅读来领悟到生活的樂趣,实现他们的学习、生活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贯穿着思维品质与方法的培养和发展。语言和思维本是不可分离的,阅读教学中可运用课本剧、课文改写、文章欣赏等多种合作方式打开思维大门,解放学生的主体与个性,激发起学生的热情。
合作阅读并不是让学生全部统一认识,在阅读中学生要保持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主动提出,阅读中抱着“为什么”的心理,从而增强学生發现问题的能力。不同成员的质疑往往会在后期引出较为激烈的讨论,对实现合作学习目标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同时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长城》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建设长城?长城建设是怎么完成的?同时将这种质疑延伸到课外的阅读中去。
合作学习追求的是“人人进步”的目标,这也是对教学主要的评价目标。在对合作学习评价的时候要将小组整体评价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将评价的中心放在大家合作达标上。完成组内讨论之后,由各组的汇报员向全班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点拨,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了解不足之处。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不管不顾,其实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发现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的思想。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在小学各个年级都要学习和使用普通话进行流利、正确且富有感情的朗读,由此可以看出朗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人们的习惯认知中,区别语文与其他学科最突出的表现在于语文课堂的朗朗书声,若失去读书声的语文课堂,则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朗读的积极作用和如何有效地开展朗读教学,则是本文将重点研讨的内容。
总之,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朗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在学习新课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无声默读等形式,能夠增强对课文的熟悉感,同时帮助其更好地学习与理解新课。从朗读的本质上看,其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实施有效的朗读教学,能够快速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使其积累更多的词汇,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情感的变化,接受语言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