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竹
(黔西县第六小学,贵州 黔西 55150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现今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实现“做中教”“做上学”,我们就要以“做”为中心,将教与学融于其中,实现认知与实践的统一。
陶行知先生说:“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针对学生爱玩的心理,我们要创设一个以“做”为中心的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稳?”生答:“因为车轮是圆的。”稍等片刻,我又抛出问题:“把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方的、椭圆的……可以吗?”一瞬间,同学们都对这司空见惯的现象激起了极大的兴趣。接着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滚一滚、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合作交流,研究讨论,理解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有关概念和新知。通过“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现象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加激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整节课,学生们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地、快乐地学习。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法、竞赛游戏法、角色扮演及电化媒体的作用,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爱学的学习品质。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正是要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手脑健全的人。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训练,用“做”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我打破了以往教师规定好实验材料,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在小组合作中动手操作。有的小组同学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后又把沙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去,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有的小组同学小心地将圆柱形容器中的沙子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之中,直到三次倒完,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更有的小组同学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做了“倒水”的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才具有3倍的关系。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使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大家在操作、思考、探索中得到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有行动的勇敢,才有真知识的收获。”学生有了真知识的收获,才会更加勇敢地行动,从而获得更多的真知识。如此反复,良性循环,将使他一生受用。所以,作为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行动”在“做”中去获得真知,并激发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有较强的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就能将已有知识自觉地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我们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后,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给老师一些建议,做老师的好参谋。又如,在学习完“百分数的应用”后,我鼓励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到银行了解存款利息,运用学习到的知识,算一算自家的存款到期时应得的利息。到商场转一转,了解商品打折的情况,算一算商品打折后的价格或根据打折后的价格算出原价是多少。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给“做”下了一个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特征:(1)行动;(2)思考;(3)新价值之产生。“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而创造的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的确,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练习,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真正的、活的知识,并运用活的知识进行创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想象,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活动中同学们利用学具边想、边拼,创造出了各种图案。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所拼的图案像什么,由哪些图形拼成,同学们想得丰富,拼得合理,说得有理。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培养。
总之,运用“教学做合一”原则于课堂教学中,就是以“做”为中心的一个整体过程,只有将教与学建立在“做”上,三者紧密结合,教学就会精彩纷呈,产生最佳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行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