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琳
(绥化市博物馆,黑龙江 绥化 152000)
引言:每个国家的文化遗产都是这个国家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传承历史文明是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物这类文化遗产的研究,后代人们可以知道本民族的历史。博物馆的每件文物都是所有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凝集和团结了各个民族的力量。因此,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展开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具备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水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而且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度不够,对于上述情况,博物馆应该积极主动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博物馆文物管理水平,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还可以为考古学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史证,因此大力开展关于文物保护的相关学术研究史非常有必要的。
博物馆是存放文物的重要场所,它可以保护文物不受破坏,为人们提供一个欣赏文物的平台,所以在博物馆管理中保护文物是非常重要的,在悠久的文明历史中,文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因此,科学有效地保护文物,可以向现代人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人们提供国家精神层面的物质财富。
博物馆首先以文化功能为主,其次才以服务功能为主,因此它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双重性。然而,在当今经济时代,博物馆只有通过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模式,才能显著提高文化管理保护水平,只有加强队伍建设,对现任的管理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其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的培养和专业知识培训,增加绩效考核环节。对人才的招聘,博物馆应重点考核人才的信息技能和专业技能。也就是说,文物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信息运用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博物馆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也要与时俱进,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更新基础设备,为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的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但一些边远地区或经济发展不明显地区的文物资源相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高质量,特别是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博物馆,馆藏空间相对较小,导致文物摆放不科学,管理效果不全面,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应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为目标,积极投入人力资源,争取更多的财力物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进度,进而有效改善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的现状,这样才能对提高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两个产业相互渗透的过程,旅游产业的现代化涉及产业结构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增长的效应上,即要素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是固定的。旅游业的变化通常与消费需求、技术水平和空间因素密切相关,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影响文化旅游、技术创新和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以扩大需求、技术创新为路径,积极利用文化与旅游融合在旅游业现代化中的作用,提升文物保护服务质量。
博物馆相关管理人员在收集整理文化遗产信息时,必须综合考虑信息、价值、照片等各种因素,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全面的和系统的。另外,必须通过专业的设备发现文物,然后科学地,在文物修复中,有能力的人员应该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用最先进的设备,确保文物的科学合理性。特别是在发现一批或多个文物时,要明确材料、建筑等文物的具体内容,总结分析其规格和修复对象,并据此制定方案,以达到合理的文物保护规划预期目标。
现阶段我国博物馆管理事业整体质量相对理想,但是因文物保护工作刚开始起步,所以目前尚不具备一套明确且具体的管理机制,相关管理措施也十分缺乏。所以要想切实提升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必须构建管理机制并提升管理强度,进而确保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可得到良好的改善,为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条件。
为保证博物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必须进一步加强日常的保护工作。确保文化遗产收藏的合理性,还有先进信息技术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要高效率完成。确保清洁和防火工作的落实,特别是库房和展览室的部分。另外,博物馆可以定期宣传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使公众清楚地认识到文物的价值,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使社会公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文物保护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综合上述,可以得知文物保护对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因此十分有必要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综合来看,现阶段我国博物馆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整体成效比较不错,但是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所以各地区的博物馆应当结合自身现状对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提升,确保我国民族文化瑰宝可以持续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