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晓军,陈 震,王 庆,李 宁,王震宇,阎 姝
患者男性,66岁,因间断上腹部胀痛20 d,再次发作3 h入院,20 d前患者进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伴发热,无寒战,体温最高39.6℃,无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予抗炎等治疗后好转。3 h前患者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再次发作,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查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胆囊内胆汁淤积、胆总管扩张伴结石,遂入院治疗。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结核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可,无皮肤巩膜黄染,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1.32×109/L,NEUT%78.7%,HGB122 g/L,PLT276×109/L;肝功能:ALT136 U/L,ALP126 U/L,GGT378 U/L,TBIL17.1 μmol/L,DBIL9.82 μmol/L;肾 功 能、电解质、肝炎等检查均正常。胸部CT:双肺气肿;腹部CT平扫:考虑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图1);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胆总管下端结石,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图2)。
先行ERCP内镜下取石,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大小约为6 cm×3 cm,与周围网膜组织粘连重,胆囊色苍白,壁厚质韧,钳夹困难,手术过程顺利(图3)。术后病理:胆囊体部肉芽肿性炎症伴局部干酪样坏死,偶见多核巨细胞,不排除结核病,胆囊多发性混合性结石。病理结果:胆囊壁全层可见大量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凝固性坏死伴干酪样坏死,偶见类上皮细胞肉芽肿伴多核巨细胞,符合肉芽肿性病变,首先考虑结核病(图4)。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即于相关专科医院行进一步抗结核治疗,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6个月,随访1年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影像学检查未有阳性发现,无结核复发迹象。
图1 CT平扫:胆囊内可见高密度影,形态增大,其周可见渗出影
图2 MRCP: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端可见斑点状低信号影,胆囊不大,壁稍厚、毛糙,腔内可见多个斑点状低信号影
图3 胆囊充血水肿、壁增厚,剖开后内见多发小结石
图4 胆囊体部肉芽肿性炎症伴局部干酪样坏死,免疫组化:CD68(+)、CK19(-)
结核病是一种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的传染性疾病,腹部结核可以是胃肠道、淋巴结、内脏或腹膜,而胆囊作为原发器官参与腹部结核却非常罕见[1]。这主要是由于胆囊内的高碱性环境和胆汁酸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近150年内胆囊结核的报道不足150例,国内外均为个案报道[2-3]。胆囊结核属于肺外结核,是胆囊少见的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常无典型表现[4],多数以长期间断发作右上腹疼痛症状为主的慢性胆囊炎症而就诊,少有低热、盗汗、消瘦、贫血、皮肤巩膜黄染、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诊断困难,故难以与慢性胆囊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及胆囊癌相鉴别。胆囊结核的发生主要是通过血行感染,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灶(如肺结核)的结核杆菌经血行至胆囊,可多年不发病,一旦出现全身或(和)局部因素导致抑菌能力下降,局部病灶再度活动进展引起胆囊结核[5],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症损伤胆囊壁及黏膜,或者结石本身造成胆囊管的梗阻,使胆囊内胆汁不足,破坏胆囊内的碱性环境,使胆囊局部免疫功能受损,结核杆菌侵入胆囊而发展为胆囊结核,故胆囊结石多合并胆囊结核[6-7]。本病例未有长期服用激素等病史,也无器官移植等手术史,无免疫功能低下,考虑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结核可能性大,另合并胆总管结石,考虑其为继发性结石,因胆囊结石的排石所致,对于胆囊结核的诊断增加了混淆。胆囊结核CT、MRI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无特异性,本病例的影像学检查符合这一点,然而部分胆囊结核具有一定特征性的CT、MRI表现,如特征性的结核性淋巴结肿大、腹内淋巴结肿大呈环形、多环状强化[8],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4]。组织病理学仍是胆囊结核诊断的金标准,本病例是在胆囊切除后送病理而发现。近几年,国际上也有采用结核聚合酶链反应(TB-PCR)来检测切除后胆囊标本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来诊断胆囊结核[9]。胆囊结核诊断一旦明确,应常规行抗结核治疗。目前未有统一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治疗周期,我市海河医院建议抗结核治疗6至9个月,药物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四联治疗。据国外文献报道[10],其抗结核治疗周期为6个月,药物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三联治疗。因胆囊结核发病率低,没有形成大量的随访数据,此方面至今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抗结核治疗的意义在于避免腹膜或全身系统的扩散,同时外科医生应增强对胆囊结核的意识,尤其是流行地区或既往肺结核、肺外结核病史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应及时行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这将会提高胆囊结核诊断的准确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