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岱芬
(四川省泸县杨九学校,四川 泸州 646100)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传授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一些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做一个遵守道德与法律的合格公民。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未来人生发展以及为国家培养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多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学生对此缺乏兴趣,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将探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灌输式,而且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课本内容全是理论知识,有少许案例,但案例都是以往发生的,距离学生现在生活比较久远,学生对此难以理解明白,教师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因理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对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道德与法治教学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生活化教学模式引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极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而外化于形,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良好的品格。
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是教师用一张口一本书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对于需要举的教学案例也仅来源于教材所举的,教学案例有限。当生活化教学模式进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那一刻起,此现象得到了改善。教师对于一个知识点可以举例大量的生活案例来进行分析,可以用多媒体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相关的事物展现出来,因为案例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且学生可以对知识点通过感性认知转向理性认知,这种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构建层次化、逻辑化的知识网,加深记忆,同时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道德与法律知识,帮助学生立德树人,做一个遵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而初中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品德,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是至关重要的。初中学生对于外界社会是懵懂的但同时又是无比好奇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进学生生活中的日常事件作为案例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例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一个部分是传授学生要尊老爱幼,弘扬传统美德善于帮助他人,教师可以引用201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扶不扶》作为案例,告诉学生应该帮助他人,不要因为“碰瓷”事件和因社会个别“绑架道德”的人而失去自己本身该有的乐于助人的品德,因为学生需要知道只有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依然美好,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学生应该传承弘扬乐于助人的美德。这种接近学生生活又是社会热点的事件,让学生知道道德与法治教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都说道德与法治教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因此引用生活化情景,启发学生,加深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个好的开端对于事物以后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导入教学内容,对于如何教好某一部分知识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用精彩的开端进行教学。例如,在讲《给父母的爱,我们出发了吗?》时可以先播放歌手韩红的《天亮了》,再向学生讲这首歌背后的故事:“父母在遇难时为了保护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而将她举过头顶,等到救援队到了,知道孩子得救的那一刻父母微笑着离开了人间。这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父母的爱”,这样一堂课便开始了,学生因为故事感动而产生共鸣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父母对自己的爱而在上课时专心致志听讲,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和自身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做练习题加深理解,这是自古以来从未被淘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举一些青少年违反法律触及道德底线的案例,让学生用道德与法律的知识写出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学生可以从道德方面解答: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感恩她们而不是伤害她们。学生从法律知识方面解答:我国法律规定不能伤害他人生命,学生违反法律是需要承担责任的等。这样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同时教师在检查作业时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改善教学内容,该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至关重要。教师可以提高课堂生活化含量,例如在讲《和朋友在一起》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现在的友谊以及自己对友谊的看法,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上科学的进行评论,对于回答好的给予表扬,对于回答不佳的,委婉的纠正。每一个学生都有友谊,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以后,能够加深对友谊的理解,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的友谊之情更加长久,同时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能提高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学习中通过联系生活理解知识。教师应该深入挖掘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最大化利用价值,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帮助学生立德树人、遵法、守法、用法,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