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菊香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江西 新余 338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完善,提高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也成为当前教育形式的内在要求。根据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要以调整、创新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等手段,完成对高中生历史学习素养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对当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要求下,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符合当代要求的高素质、全方面人才。
高中历史知识,前后内容相辅相成,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至关重要。学生不仅要理解历史知识,还要灵活掌握应用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适当为学生提供课本以外的知识素材,更要深入挖掘历史学科教材内容。在教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规律,教师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1]。
学科的学习要建立在科学的学习思维之下,高中历史学习也是如此。高中学生科学的历史思维建立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作为学习中的合作者、主导者、组织者。应当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锻炼学生科学的历史思维。掌握科学的历史思维是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思考历史问题,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认识的得到再次升华。
世间万物都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一个国家的兴盛衰败,一个时代的兴起一个时代的结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个历史事件都留给后人宝贵的经验教训。学习历史要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件,这也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只有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科学习观念,历史学习才有意义,学生才能对历史事件有正确而客观的认识。才能到达历史教学目的。
高中学习承担着为高校选拔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高中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高考的影响。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但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将枯燥无味的或者被动学习变成生动有趣的主动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符合当代教育教学要求的。以高中生身心发展为基础,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节日入手,引出与节日相关的历史事件。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植树节是因孙中山而来。不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使学生建立正确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价值观。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将创新放在首位,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促进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教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本文通过以下方法来阐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高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世界的发展,民族的发展都记载在历史这本大书里。在这本书里,描绘的是爱国英雄的事件、是传统文化的积淀。通过读懂历史这本大书,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还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学习历史学科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还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加客观的看待历史观点[2]。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解剖历史,历史顾名思义是过去的事情,学生往往将不同时间段的历史事件割裂开来。只注意片段化历史知识的记忆,殊不知,历史知识要前后联系,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和思考前后历史事件。历史知识是系统的,不是单个微观的。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不表示要掌握理解所有的历史知识,而是要有选择的,分清主次。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科中要学会“抓大放小,抓主放次”。要抓住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记忆和理解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历史事件从空间上可将之分为纵向和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是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之间的联系或者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间段的表现。横向联系是指同一个时期下,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里的事件或者不同地域的历史时间综合考虑。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均有优缺点,相互补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的引导学生将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有机结合。
历史学科作为普通高中必修的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应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充分运用历史学科教育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件,将历史精神转化为现实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