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语境下非遗文化介入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体制研究
——以苏州泥塑文化为例

2019-12-18 16:12李凤志马建梅李娇娇常熟理工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泥塑校友毕业生

□李凤志 马建梅 蒋 励 李娇娇 常熟理工学院

随着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改革浪潮的到来,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引发的就业问题正逐步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及其职业成长问题,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极为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1]。据统计,近年来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节节攀升,如何保障数额庞大的大学生有序就业和创业是完善国民教育序列极为重要的一环。科技与创新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科技竞争背后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背后是教育体系的支撑。面对新时代、新思想、新环境,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创新体制改革已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因此,在“转型”语境下树立创新教育模式理念,积极培养主体创新意识,是新形势、新时代、新要求等大环境下教育模式和创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当前,结合高校就业质量状况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纵向分析,经济发展模式的蜕变激发了大学生就业的多元化路径选择。“‘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在毕业生就业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愈加分散化。”多元化就业趋势为终身教育体制的构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本文以苏州泥塑文化为例,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发展问题,从高校教育创新和创业孵化器的完善两个方面,探讨终身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以期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和服务社会的新型高校教学体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非遗文化理念介入创新教学体系核心的分层架构

(一)重视文化创新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在文化体系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根铸魂”的思想灵魂,为新时代新青年形成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树立了精神导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传统文化所构筑的历史底蕴,上承时代精神的文化地标,下启多元文化的视觉生态,对传承文化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苏州泥塑所折射的文学性、艺术性、民俗性和哲学思考,与当下人文传承和科技创新双擎驱动的新时代发展要求不谋而合。传统文化理念的介入,使学生从学科本身认识到其专业性与科学性,也是思想、艺术、科学有机统一的体现。在专业学科领域教育课程下,思想文化的创新培养是实践理论知识背景的根源。

(二)强化课程改革实践与时代内涵的结合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实践性教学对时代内涵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传承吴地文化的历史文化瑰宝,以苏州泥塑为代表的艺术文化创新与课程改革实践的要求深度契合。泥塑文化介入教学体系,在学科中体现出的不仅是传统文化形式(手工制作)与吴地文化的风俗气韵,更是对当代语境下苏州泥塑文化“艺术语言”的理解、提炼和创新。在探索泥塑艺术造型、色彩、图案等手法造诣中,深剖当地地理环境、社会民俗,考察当地社会现象与艺术载体环绕产出的文化财富,这也是当代教育摆脱书本教育向实践教育转变的过程。

(三)完善课程体系与文化载体的路径

艺术设计这一文化传播前沿学科始终与时代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本质是教学目的与教学方式的不断突破和创新。苏州泥塑作为地域文化的艺术经典,在设计教育中,其注重把握学科知识理论基础,重视文化考察实践,培养创新文化素养,使高校学生全面认识并参与到学习中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构建学生文化自信心态。面对当前经济变革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向出现了自媒体自运营的分支,这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在文化结构并行的道路上,无论是在校教育还是就业创业,高质量高标准的就业问题已经客观地对大学生自身未来规划、社会意识领域、国家使命价值做出了科学、系统的认识。政、校、企一体全面大力的扶持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为高校就业提供了稳固的指向标。

二、非遗精神在高校继续教育体系中的文化张力

(一)探寻市场导向,调整教学模式

作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继续教育始终在国民教育序列中发挥着重要力量。高校应追踪就业质量,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导向,内化为教育体系改革的蓝本。以苏州泥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其生命力本就依存于市场,消费者的审美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高校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课程教学体系的基因,依据市场需求导向,通过就业数据分析,反馈现有教育成效,有助于高校调整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政府导向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着力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明确师资和市场构建的现状、目标、方案与措施,结合地方经济特色、传统文化、国家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物质经济的需要和产业科技进步的需要,树立彰显地域文化的精品学科和特色专业,突出优势,全面推进和整体优化。

(二)追踪就业质量,完善长效教育机制

高校应该对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实施就业质量追踪,承续对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的心理关怀,建立长效教育体制,增强毕业生的母校情怀和归属感。高校提供跟踪链条式教育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予以毕业生专业支持,推进继续教育。以苏州文化为载体的非遗传统文化成为学校与毕业生沟通交流的纽带。文创工作坊成为继续教育的理想家园,定期培训、指导毕业生,掌握毕业生的实时就业质量水平,构建长效教育体系。高等学校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主力军,应发挥其应有的力量。高等学校在校内外创建继续教育平台,承担社会部分继续教育职能,履行服务社会的使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高校与社会对接,为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原始资料积累。通过继续教育及校友平台的创建,完善就业质量跟踪,辅助就业创业指导,这是落实长效教育机制的载体和呈现方式。

(三)追踪就业质量,搭建校友互帮共创大平台

泥塑文化转型文创生活,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生机活力,成为联系校友的大平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从校友信息共享、校友资源对接、校友合作共事及线上线下组织等方面宣传招聘推广,帮助学生在校学习、创新创业、职业规划,建立互帮互助互惠的校友库。同时也为“回馈母校、服务母校”思想落实到现实中提供支持,汇聚校友智慧、情感、资源等各方力量帮助高校建设。在进行毕业生个人及团队就业质量追踪的条件下,高校应引导在校学生将课程学习、专业素养、课外实践与校内校外做好链接,建立广大校友就业、创业的经验共享平台,使校友间互帮互助、共创未来。

三、非遗精神是联结政、校、企三位一体美育环境的文化载体

(一)硬件设施的搭建

高校应构建“学校主导+企业支持+政府扶持”的“加油站”体系,主动与企业寻求合作,使企业加入大学生实践创新及学生实践基地的构建中,以高校的创新思维为支撑,反哺企业,营造双赢。政府或企业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器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和资金准备,高校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实践性、理论性、创新性人才。

(二)软件平台的配套

校企合作管理的确立是对“大学生创业园”的优化和改进。高校应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定期举办大赛或展览,让文创走进群众生活中。高校应结合各行业实际与学校专业培养方向,调研和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开展讲座,对校企文化共创和教学改良作出相应调整,破解高校、导师、毕业生(创业者)、市场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建立企业平台管理、学校平台管理、其他社会资源管理的三大协同,为实现人才培养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做出完善准备。

结 语

在以学科评估为导向的高校教学体系下,学科发展的自觉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对现有高校教学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已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大力推行新时代美育工作,以进一步完善高校美育功能。“美育是基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求的教育形式,是人性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代表的传统文脉介入高校教学体系为创新体制的教学改革开辟了新天地。基于非遗这一文化载体,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立体育人模式和行业发展平台,有助于打破传统高校美育与社会继续教育的壁垒,构建以美育思想为引领的终身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泥塑校友毕业生
多彩泥塑
泥塑师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民间美术——泥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