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宗娜 李国春
(1.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2.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国内高校学毕业生2017年约有795万,部分应届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很困难的。追根溯源,其主要是学生实践不够,缺乏经验所致,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都会选择去考各种有利于提升自身价值的证书,但拿到这些证书却只停留于书本知识,缺乏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就像有的毕业生尽管有证,却没有在空闲时间去相关企业实习,导致理论缺乏实际的联系,没法胜任工作。而创业上看,这需要创业者拥有强大的综合素养,比如项目分析、团队管理、口才等。而大部分毕业生才刚毕业,毕业前也没有相应的尝试,导致创业缺乏经验、能力不足、人脉不够等诸多问题,从而自主创业容易失败。
高校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难以就业的重要原因。其不正确的就业观主要包括:①工作地点。多数毕业生希望去一线城市就业,可谓是就算在大城市苟且、低薪地工作,也不愿到二、三线城市的好的岗位工作。②工作类型。因为中国铁饭碗的固定思维的延续,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去到国内或者省内的相关专业知名企业应聘。不过这些职位所需的人数不是无限的,仍然只是少数人如愿。而那些没进到的人也因为光准备这些企业的面试等而错过了其他的就业创业机会。③就薪酬待遇方面,要求偏高。据社会数据分析,大部分的毕业生就薪酬待遇方面要求过高,可是,毕业生刚入社会,竞争能力弱,实践也不够,刚入职大部分只能得个实习工资,而毕业生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选择放弃这一低薪工作,故而很难找到工作。
一是大部分高校仅仅把就业创业设为一门课程,而授课的全为在校老师,无法在课上给出一个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科学专业的看法。除此以外,多数老师缺乏创业经历,所以没有经验以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同时高校在对学生的考核中,没有把社会实践能力放进学生考核中,从而使大部分学生不够重视对自己实践水平的提升。二是在实习实践方面,大部分高校缺乏严格的考察,除了没给学生安排实习实践的明确内容,对于上交的实习表管理也较宽松,大都没有真正去核对学生表内信息的真实性。三是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的教育不够,在职业规划体制的构建上还不够健全,没有把职业规划同本校人才培养科学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明确的方向,缺少科学的规划,普遍盲目跟风,导致学生面临毕业时,选择方面总是纠结不已,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1.尽管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学生创业,不过社会现实中,因为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无法科学合理选择良好的创业目标,而政策上也并未细化鼓励创业文件,给学生创业的项目选择不是很明确。
2.虽然国家可以给高校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支持,如资金支持中的小额贷款,专项资金等,不过如果创业失败,这所导致的损失是由毕业生自己承担,增加了投资创业的不可预测性,使很多毕业生望而却步,害怕失败后无法承担损失。
3.政府相关部门缺乏自身对于高校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引导,单纯只是要求高校教育学生,缺乏相关政策的倾斜,而仅仅只有高校的努力是不够的。
1.重视对自己实际能力的提升
毋庸置疑,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是首要的。当招聘时,招聘单位会对应聘人员在校所修专业开展考察,使得在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方面要求提高。当然,尽管不能只是一昧地考证,但是相关的资格证书却又是必要的,学生在校期间要重视相关资格证书的获得。这能够提升自己在应聘时与其他人的竞争优势。如果单位面对两个人员都是届毕业生,而一个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另一个没有,单位肯定会更趋向于选择前者。二是学生应尽量去任一个一官半职,如班级干部、组织或社团干部。通过组织安排各种集体活动,提升自己的团队组织能力﹑沟通协调水平。而各单位也把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纳入用人依据,因此,这也是高校学生应该去重视的一方面。三是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毕竟每个用人单位都愿意去录用勤恳做事、衷心于公司的人。
2.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高校学生在入学后1-2年就应该对自己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大致的规划,从而使自己于在校期间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尽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发展自己所擅长的事物,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此以,要做好功课,了解所学专业主要对口的职业,专业培养方向,并充分开拓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力将两者兼顾,有一个理想中的职业。在拥有一个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再去积极为其奋斗,促使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为之后应聘或创业时奠定坚实的基础。
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学生要有一个清晰准确客观的对于各种职业的认识,不能盲目更风或是断章取义。同时要有对自身实际的一个明确的了解,包括性格、能力、优缺点等。避免被传统式职业认知思想影响,职业无贵贱,只区别于是否适合自己。
1.高校要合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以社会最新的就业数据为导向,结合毕业生就业现状,合理分析,并把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育课堂规划中,同时将其增加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以最新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学生能力高低为导向,设定专门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传授相关就业创业经验与建议。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应的知识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同时,要设置严格的学生实习机制,监督规范学生的实践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竞争优势。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学术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并在其中积累经验,开发其创新思维,为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组织相关培训与教育,提升教授的相关能力
一是不定期安排有关教授参加有关培训,条件允许可让其去到企业学习经验,具体实践,更好地得知企业在人才方面的主要缺口,更好地教学。同时,督促教授不断了解新的就业形势,响应时代的新趋势,了解政府有关就业创业的最新信息与政策。二是聘邀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就业形势,学习相关求助技能学习参加竞聘的技巧。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和企业协商,安排相关专业学生去到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专业对口行业的相关需求与前景,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具体努力方式。同时,与企业达成合作,使其给学生安排实习机会,当然企业也能够提前录用优秀突出人才。
4.整理分析社会最新人才市场数据
高校有关部门,负责收集最新的人才招聘信息,为学生分析有关专业的人才缺口和处于饱满状态的人才特点,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社会职位的最新信息。同时不定期开展招聘会。
现有的政府政策有效地推动并初步改善了高校学生就业创业状况,不过这一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可以改善的方面。①在学生自主创业中,对于创业项目是至关重要的,也可谓是成功创业的第一步,政府相关政策需要对其进行引导与帮助,通过掌握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发布有价值的信息,给学生自主创业的选择提供参考,使其更加合理地选择创业项目。②尽管政府在政策方面设有资金支持,如小额贷款,却缺少对创业失败的毕业生的有关保障。政府可以设定专门的机制,帮其进行风险预判,同时为创业失败者提供优惠政策。③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组织社会文化建设的职能,监督各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创新素质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