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超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在“一带一路”规划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和文化沟通日益频繁,在全新的跨文化语言背景下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通过对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测试和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很难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和事物,也不能准确地介绍出中国文化特有的节日,风俗,习惯等,这种现象与高校在英语教育上过分重视英美文化而忽略本国文化历史有着很大的关系。多数英语专业学生不但很难准确翻译出单个的中国文化词汇,而且在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上也仅仅只能传达出句子的大致意思,英文表达不够地道准确,且没有翻译出原文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含义,而能够准确,完整,精简地将中国文化概念以及来源用英文介绍出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反映出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还不够,没有对本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很难担任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
语言的教学和学习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传统的英语翻译专业只是向学生对翻译理论的教授,使学生建立起由词语到句子,句子到段落再到篇章的翻译思路和翻译能力,却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教授和渗透,尤其是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文化特色的教学。而这又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宗教环境,文学环境,民族环境等诸多因素,很大一部分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高校应该把对英语翻译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加入到教学大纲和考核范围中去,同时对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细化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哪些中国文化内容极其英文表达,还可以将对中国文化翻译的考察纳入到现有专业英语考试中去,从政策上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们对于中国文化翻译能力的重视水平。
对于新增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部分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类视频音频资源,尤其是电视栏目的文化专题,其中的纪录片拍摄十分细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更是详实可靠,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与此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网站,为学生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碰撞提供丰富多样的渠道。在此基础上也可以鼓励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建立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来宣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让学生们自己探索,自己弘扬,寓教于乐,同时也能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而课堂教学部分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法,给学生们留出足够的自我探索时间,自己探索出简单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这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牢固且适合自身。此外,还可以利用当下流行的微课,云班课等形式,利用五到十分钟左右的碎片时间向同学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相应翻译策略,课下还可以配合相关练习,讲练结合,巩固学习内容,稳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翻译的实际能力。
充足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是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翻译实际能力的前提,因此用英文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翻译课程的教师不但需要扎实的英语功底,还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详实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学术上的引领作用。而教师们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应当重视的是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等等。在讲授过程中要循序渐进,英语讲授为主,汉语补充为辅,双语教学来逐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度和认同度,逐渐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实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前行的标尺,只有自身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高校可以与国外一些高校建立交换培养合作关系,从而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纯粹的英文语言环境,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中外学生间的交流学习活动,在与外国友人建立友谊并锻炼自身英语能力的同时还可以用英文向他们普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中国传统民俗等,在真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提升翻译实际能力。
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翻译实际能力的根本在于加大对汉语言汉文化的教授力度,同时也要辅以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科技和课余活动,这样才能培养起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英文表达的兴趣,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翻译能力,为弘扬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