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中共日照市委党校,山东 日照 276800)
党的十八大把坚定“文化自信”写进了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文旅融合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迎来了新契机,旅游消费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新消费方式。旅游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消费,同时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深度挖掘和提升地域文化价值,能够为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提供重要参考,使有地方特色文化价值的旅游项目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对推动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强旅游产品抗风险能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活力,延伸旅游产业链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公布,我市抓住这一契机,于2017年发布了《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并将“旅游富市”战略作为我市经济转型的重要规划,伴随着机构改革的逐步完成,深入推进“旅游富市”战略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创新发展机遇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重要机遇,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借助文旅体制机制融合产生新驱动力,不断提升城市旅游文化品质,助力打造日照“旅游之城”的金名片,推进我市各项事业迈向新台阶。
日照历史悠久,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有类型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
日照市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已发现“龙山文化”遗址近百处,证明曾经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 。春秋时期的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农民画享誉中外,是国家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是当今“中国三大农民画乡”之一。有被大文豪苏东坡赞誉为“奇秀不减雁荡”的佛教圣地五莲山。是西周时期伟大军事家和政治家姜子牙、孔子的老师项橐、南北朝时期杰出文学评论家刘勰、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名人志士的故乡。
日照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历史、城市定位几方面的因素,形成了日照市文旅资源的独特优势,日照市位于山东东南沿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拥有浪平摊阔的金沙滩,由这片土地所种植的日照绿茶闻名遐迩。城市生活简单舒适,适宜旅游和长期居住,曾获联合国人居奖。日照城市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业一直是全市重要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在全市旅游富市战略指引下,日照市打造了多个旅游品牌,继“有一种生活叫日照”成为日照最新旅游文化品牌之后,“有一杯绿茶叫巨峰”,“有一种味道叫岚山”等区县、乡镇特色品牌应运而生,通过激发文化吸引力打造非来不可的高品质日照之旅。旅游业发展展现出强劲势头。
日照环境要素品质高,为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要素类型丰富多样,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科普观光游、旅游装备制造极具发展前景,环境与产业资源将成为日照发展旅游的亮点资源。
日照旅游要素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资源数量优势明显,各类资源进行相互叠加,形成多种资源要素富集的旅游区,利于进行综合型旅游开发,有巨大的旅游开发发展潜力。文化要素融入日照旅游的方方面面,随着东方太阳城天台山项目、莒国古城、日照海洋公园、东夷小镇等项目工程的逐步展开,地方文化魅力渐渐展现出来,日照非遗文化、茶文化、太极文化、美食文化、这些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热门的新兴的文化业态等已经引发人们关注,一些旅游投资建设项目、文化产品也得以投放市场,反响良好。
日照旅游要素具有空间分布的地理集中性,是一种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东部有海滨风光和临港产业集群,中部有五莲山等山体资源,西部有遗存丰富的莒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功能分区,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
日照旅游发展正向高质量、高品质进军,但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旅游亮点、爆炸点等精品项目较少,开发程度与资源品级不相称。这就需要对自身的文化优势加强研究,对地域性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建设独具特色的景区(点)及配套文化娱乐设施等,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提高日照太阳文化、莒文化、海洋文化、东夷文化等独特吸引力。为日照旅游培育新增长点、产生新动力,进一步带动旅游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自信和智力支持。
调查数据 显示,来日照的游客在旅游六要素中“娱”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比不足1.00%,说明在文化品质方面的要求还没有达到游客满意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发夜游的项目中,提高本地居民的参与度,让游客体验到的不仅仅是专为游客提供的旅游项目、可消费产品。要向全域旅游、全方位文化体验延伸。
在旅游文化可玩性、趣味性、体验性及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等方面的探索还有一定可挖掘的潜力,如天台山太阳文化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实际文旅产品开发销售之间还有一定隔阂,中高端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文化内涵,文化品位的支撑普遍不足。
进一步加强旅游之城的文化品牌影响力。宣传推广应用“阳光海岸·活力日照”旅游形象标识与口号。借助新媒体、网络IP等,加强与本地智慧旅游产品“一机游日照”联网互动,开展系列推广活动,使“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品牌深入人心。
加大宣传,承办好具有影响力的各种文体赛事、各类会议、各种节会,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等城市名片知名度与影响力,提升市民对地域旅游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完善“旅游之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丰富旅游设施的人文色彩,增强文化吸引力;统一编写体现日照厚重历史感、由较强吸引力的旅游宣传语、导游词等,创新感受丰富的导游方式。
强化日照特色的节庆仪式感、提高市民的地域文化自信心,提高活力日照的幸福指数。在旅游目的地、具体项目中,加大游客与市民共同的体验性、可玩性、互动性。
借鉴故宫文创的成功经验,结合日照地域文化特色,设计一批具有日照文化符号的高品质、接地气、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逐步延伸旅游产业链。目前天台山文旅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已对游客进行部分开放,但缺乏代表日照太阳文化的中高端文旅产品,有待进一步设计开发;日照黑陶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但与旅游市场的结合不佳,产品设计传统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时代感,未来对于黑陶体验馆可研究打造“前店后厂”的发展方向,设计体验性高、可提供电商服务的新型旅游商品,拓宽销售渠道,远播文化价值;日照农民画是大众接受度高、较受欢迎的农民画作,可结合旅游商品设计外包装等等,既提高旅游收益,又进一步宣传日照特色文化。“有一种味道叫岚山”代表“日照味道”美食文化,游客满意度较高,但目前更多的是简单和粗线条的中低端餐饮服务,海鲜美食文化的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提升;日照虽有较高知名度的民宿品牌,但从全市来看,民宿还处于摸索阶段,整体发展不均衡。
建设风清气正的文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发展。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从国内游客对日照市旅游各项服务得分来看,购物满意度、服务等相对较低。说明日照旅游在科学管理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游客消费情况也体现旅游产品开发设置、旅游服务品质等方面的成功与否。是实施旅游富市战略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鼓励、培育社会自治力量加入到共同监管行动中来。强化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塑造城市形象是展现一座城市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让游客有更高的认可度和重游意愿,带动旅游更快发展。
便捷的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基础保障,根据近年来游客评价反馈情况,游客对交通设施和服务满意度较高。据2018年度旅游统计分析报告显示,自助行游客占比近八成,基于良好的交通便利条件,对于私家车出行的大热趋势,我市应尽早规划建设大型智能停车场。在冬季等旅游淡季开发修建地上+地下大型停车场。同时,增强停车场的智能化自助购物及便捷服务等,增加一机游与景区包括停车场区域的智能联网多功能服务。有利于对车辆的集体存放和统一管理,方便自驾游游客出行,也有利于游客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随着日照机场的建成使用、高铁时代的来临,日照陆海空立体交通格局将更加完善,给日照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挖掘淡季适宜组织开展的室内活动,包括文化演艺、展览展会、各类室内文体赛事等。研究开发各种新业态和产品,增加日照文化旅游的深度,打破旅游淡季的壁垒,展现四季全景旅游之城特色。
历史文化为日照旅游带来沉淀和底蕴,历史从远处走来,又落在我们脚边,这种新奇的探索引发人们旅游的热情和动力。远古神秘的东夷文化、太阳文化、古莒文化等有着深厚底蕴,正在被再次挖掘和开发利用。作为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以旅游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当代文化赋予这座新兴的沿海城市以活力和魅力,日照旅游依海而兴,做大做强海洋文化仍应是我市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海洋文化凝聚了日照滨海旅游的优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日照“旅游富市”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动能,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新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