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肢体语言的应用

2019-12-18 07:09:02张立华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肢体幼儿语言

张立华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赵庄中心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450)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于肢体语言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师应该努力读懂幼儿,尊重幼儿,深入到幼儿的精神世界中,找到有效培养幼儿综合发展的途径,使幼儿的主体价值得到很好的体现,推进素质教育。

一、肢体语言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对周围充满的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有可能影响幼儿对老师的印象和依赖。同时小孩子在做事过程中往往会缺乏坚持,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如果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完全使用语言教学,使得课堂氛围及其枯燥无聊,这不仅会对幼儿的教育效果起到消极的作用,同时还容易让有而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使用,除了单纯语言命令外,注意增加一些肢体语言等作为辅助语言的教学方式,就会对幼儿的教育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肢体语言在对幼儿教育过程主要会有以下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通过使用形象化的体态语言,并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加以修饰,使得课堂变得趣味十足,将会牢牢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改变传统的教育风格,帮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由以往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幼儿的记忆力,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时期的小孩由于大脑并未完全开发,对所学知识记住的快忘记的也快,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肢体语言的应用,可以加强幼儿的记忆力。同时幽默的课堂氛围可以放松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情绪,使得孩子在轻松自然的学习状态下进行记忆,从而加强了幼儿对所学知识记忆。

(三)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可以加强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度

幼儿时期的小孩年龄较小,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往往会产生仅三分钟的热度,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为了提高幼儿对课堂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肢体动作结合和善的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幼儿时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使用语言命令教学,就会使幼儿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造成孩子对所学内容不理解的现象,为了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语言教学和肢体语言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叙述和模仿,来加强幼儿的理解。

二、如何引导幼儿肢体语言的发展

(一)关注幼儿的个性特征。引导幼儿的肢体表现

幼儿的成长环境各自不同。个性特征也明显不一样。教师要观察幼儿的生活经验,从中引导孩子的肢体表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要抓住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事物来进行活动,在教师运用肢体语言的同时。逐步让幼儿能理解肢体语言并乐意效仿。还能通过想象把当前的情景进行创新。从而引导幼儿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二)让幼儿体验肢体语言成功的喜悦

通过一个幼儿肢体语言的表达。让其他孩子们猜测所要表达的意思。如玩猜动物的游戏,一个幼儿根据图片做动作。让另一个幼儿猜是什么动物。老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通过引导既能让幼儿开展想象,又能使幼儿大胆积极的表现自己。当孩子们表达正确时,对孩子要给予肯定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在互动中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着。促进幼儿更好的肢体发展教师与幼儿一起游戏,是幼儿很喜欢的环节。幼儿更希望在游戏中与老师亲近。让老师发现并肯定自己的表现。于是他们便会更积极的用肢体去表现自己,孩子们的思维和表现力是超乎想象的。孩子们使用肢体语言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孩子们比老师更能理解小伙伴们要表达的形象的含义,教师与幼儿在游戏中,不仅加深了感情,增进了相互间的学习交流。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了快乐。在快乐中促进幼儿肢体语言的发展。

三、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肢体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效率

(一)在幼儿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肢体语言

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所以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进行活动,激发幼儿的肢体语言。这就需要幼儿园举办的活动应该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的个性发展相适合,使幼儿在幼儿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猫抓老鼠的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猫和老鼠,然后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演,使学生的肢体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二)教师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有效的引导。

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进行引导,使幼儿喜欢上肢体语言,有强烈的模仿欲望,有效发展幼儿的肢体语言理解能力。例如,学习《两只小鸟》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听音乐的同时做出一些肢体语言的动作。让幼儿有一种自己飞翔起来的感觉,这样能够使其歌唱起来的时候更加有趣。在无形中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促进幼儿肢体语言能力的深入发展。

(三)关注幼儿个性发展,注重幼儿肢体表现

发展幼儿的肢体语言,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关注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观察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肢体表现,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一些喜闻乐见事物开展活动,在教师肢体语言的引导下,能够使学生愿意利用肢体语言效仿,有效保证学生的肢体语言表现力,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目标。

总之,幼儿时期孩子的肢体语言也变得更加丰富,他们在生活中对肢体动作也更易接受。因此,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有效地利用肢体语言,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高幼儿的自身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肢体幼儿语言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