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提高流动儿童校园适应性

2019-12-18 07:09慕婷婷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适应性流动

慕婷婷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 30038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社会流动规模剧增,出现了“家庭式流动”现象。进城务工者多为中青年人,其学龄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城求学,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随之产生,且已成为社会热点,而学校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受教育过程中,流动儿童群体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流动儿童群体日益庞大,探究如何为他们提供公平、优质的学校教育,提高他们的校园适应性十分必要。

一、流动儿童及其面临的适应性困境

根据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 1998年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14岁(或7~15岁) 随父母或随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1]。在我国,流动儿童的主体是跟随父母移居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称为“随迁子女”。城市化观察网(ID:cityobserve)根据教育部于2018年8月发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发现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数量为1897.45万人,近5年增加了283.86万人,增幅为17.6%;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为1406.63万人,近5年增加了129.47万人,增幅为10.14%。最近5年,我国随迁子女增速比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增速要快,说明城市之间的人口迁徙在提速。而流动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其生理和心理未达到成熟状态,心灵较敏感和脆弱,跟随父母进入新的城市,面对家庭迁徙、新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时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问题。有研究显示,从学前教育阶段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在心理问题得分方面都显著的高于城市本地儿童,而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这必须引起政府、学校、家长多主体的高度重视。

现阶段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学校教育时主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校园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是指因环境的变迁与个体人格障碍而引起的个人与环境之间不能保持协调一致的适应性障碍[2]。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原来的受教育环境来到新的学校,面对完全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世界,一般会经历从新奇到迷茫再到适应的心理变化过程。城市学校的班级规模较大、教学方式灵活、师生互动以及交流合作频繁,对流动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参与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适应中难免会产生彷徨、迷茫、无助甚至紧张和畏惧心理。

(二)自卑心理

自卑是个体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往往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认为自己差劲、不如别人,丧失进取的信心。流动儿童从经济条件差的地区来到城市,面对经济、语言、文化上的巨大差距,在与城市同伴的比较中会产生失望、无助等消极情绪,从而无法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与新的同伴交际圈,产生自卑、孤独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敌对情绪

敌对是由于感觉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歧视而产生的怨恨、愤怒等消极的情绪反应[3]。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保障流动儿童群体受教育权益,但在新的学校中,流动儿童会因方言、穿着、日常行为等受到嘲笑和羞辱等,这些歧视或不公正待遇为流动儿童来带巨大的心理伤害,产生人际关系敏感、拒绝交往和戒备心理,也滋生了他们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如违纪、迟到早退、打架等等。

在适应性问题中,校园适应性是一个重要方面。全新的学校环境、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师生同伴关系等都对流动儿童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校园适应性才能很好地融入新环境、新集体,从而顺利接受学校教育,预防和矫正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流动儿童校园适应性相关研究

国内研究对校园适应性的界定大概有两种:刘欢等人认为学校适应性是指个体能够具有基本达到学校教育目的、顺利完成学业、学会和人进行沟通交流,获得发展健康人格的能力[4];孔冬梅等研究者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通过积极的身心调整在与学校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顺利地完成学业,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过程[5],本文采取第一种观点。

流动儿童多为跨省流动,从经济条件差的省份、农村地区来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的中东部地区或大城市,流动儿童群体出现了文化断层现象,适应新的城市、地区文化成为流动儿童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进入新的学校环境接受教育,如何适应校园文化以及班级亚文化也为流动儿童提出了挑战。在对于流动儿童的校园适应性研究中,已有研究者从多个主体,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多个层面展开研究,但较少关注到校园环境这一视角。

天津市作为东部发达城市,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以及流动儿童。华苑小学处于市郊交界处,学校中流动儿童群体占有很高比例。本研究从校园环境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华苑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的影响。

三、研究及结果发现

本研究采用茅佳欢编制的《随迁子女学校适应问卷》[6],对问卷进行适当删减,最终包括三个部分:学校适应问卷、学生个性特征问卷以及学生学校环境问卷。学校适应性的问卷包括学业成绩、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能力培养、学校情感六个维度,经检测,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在实地调查、有效回收问卷后,采用SPSS 24.0进行分析,有以下发现。

(一)校园环境与流动儿童校园适应性显著相关

学校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学校环境问卷中物质环境有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体育设施、实验设备等,精神环境主要是学风校风、纪律规范、课堂氛围等。学校各项设施、学风校风等方面建设良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流动儿童进入新校园时可以感受到更多关怀和帮助,会更积极地适应这一环境。

(二)精神环境与校园适应性的相关程度更高

精神环境作为学校隐形文化的一种,对师生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和谐的学校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浓厚、学风校风优良、纪律规范科学、课堂氛围活泼民主等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与同伴团体、教师的沟通交流,从而获益更多,其校园的适应性也会提高。

(三)学生个性特征对其校园适应性影响显著

学生个性特征对其校园适应具有极大的调节作用,该部分问卷可划分为自信心、责任感、求知欲和上进心四个维度。结果显示,各部分得分以及总分越高的学生,其学业成绩越靠前,有亲密的同伴关系,在学习中与老师互动多,也会挑战有难度的问题,对学校评价积极,有深厚的情感,校园适应性的状况较乐观。

此外,个性特征属于内因,受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成长环境、自我期望等众多因素影响,较为稳固,而且学生对校园的适应也是个体的主动行为,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积极地适应校园环境,因此个性特征对于适应校园环境影响显著。

四、对策建议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可助力实现从“能上学”到“上好学”的转变,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校园,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多主体的共同努力。

(一)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如图书馆、实验设备、活动场所等,为学生提供优质物质环境。学校更要重视构建和谐的精神文化环境,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引导构建民主型、参与型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设置严格合理的学生行为规范准则,引导学生积极正向行为,规避不良行为倾向等,提高流动儿童的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其适应性。

(二)教师关爱学生,合理评价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转变评价方式,除学业成绩之外,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其进取心、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

(三)家长密切关注,加强联系

家长要积极关注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学业成绩,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在校内参与活动、态度等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校园适应性与融入性情况;采取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让孩子敢于、勇于、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与学校、教师保持沟通与联系,及时获取反馈,与学校教育一起助力孩子更好地提高适应性与参与感。

(四)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

学生个人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课外活动,善于利用校内设施和资源;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完善自身的个性特征,提高自信心、责任感和上进心;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参与集体活动,获得心理支持;积极与老师沟通,获得帮助与有效反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设置合理的奋斗目标,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校园适应性以获得更高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适应性流动
44个矮牵牛品种在北京不同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氢气适应性研究进展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流动的画
迎接新学期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校园环境与人文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