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青
(金沙县第五中学,贵州 毕节 551803)
信息化背景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创新,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有利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效率的提升,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也要跟上步伐,以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思维的禁锢,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将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再由学生进行操作练习,使得教学氛围枯燥乏味,也没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对教学进行创新。此外,由于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水平不同,教师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例如:同样一个知识点,基础差的学生不理解,但是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又会觉得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很有可能因此不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不同的学生理性制定学习方案也是教师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学校应该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列入学校教学大纲,从上到下每一级的重视是教学理念改变的基础,同时要有效调整、合理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本身内容和课程的合理化设置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为了充分满足当前国家的信息化人才培养需求,各高中教学规划者有必要加强课程的调整,促进课程设置的合理化。
因此,在实际当中,必须基于合理性、稳定性和进步性原则,安排内容适宜的信息技术课程,保证课堂实现高质量,以及每周课堂的按时设置,不能因为主科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进行。而且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水平一直是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由于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信息技术教师在新形势下自身的理念更新与发展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良好的发展观和一定的知识积累水平,这是为学生制定良好课程体系并教授教学内容的先决条件。同时,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先进技术和应用软件,让二者高层次的结合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使得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信息化人才奠定基础。
由于学生在家庭环境以及教育中均衡度的差异,面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教师必须有效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开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含义理解上也十分容易,就是针对不同学生在不伤害其积极性的前提下实施差异化教学。
例如: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1、2、3三个小组,这里的学生分组依据是不同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1组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储备量大,学习能力高并且具备很高的学习积极性;2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量也是较多,但是在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上存在一定不足;3组学生就是部分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并且在学习理解上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如在教材中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以及幻灯片制作软件PPT时,对1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是尽量熟练掌握这些软件,并且能有效结合运用几个软件使得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对2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是分别会使用这几个软件,尝试将其结合进一步探索;对3组学生而言,首先认识不同软件之间的差异,以及菜单栏中大部分设置的作用与功能,会基本的页面操作即可,等到这些知识熟练以后,再进一步深入学习。
此外,分组教学的另一优势在于还可以让三个小组互相帮助、互相进步,让1组学生对2组学生知识学习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应用,让2组学生进一步引导3组学生实现完成简单的教学目标,进而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更多的精力放置于合理设置与优化教学课程内容上,进一步提升教学课堂质量。
为了科学合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水平,教师一定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化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计算机网络常识以及网络基础知识》一章节时,由于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就可以进行游戏化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判断和回答这个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小游戏,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回答正确,他们就会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娱乐中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还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避免教学手段的单一。
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这些方法有效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在课堂具备高度的精力,时刻保持充足的兴趣。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下,结合一定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而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加强重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最新动态,储备更多的知识,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