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2019-12-18 02:59:17汪娟萍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朱德德育小学生

汪娟萍

(江西省贵溪市实验小学,江西 鹰潭 335400)

小学语文教学思维与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同时在基础教育教学环节,应构建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及教学思路,不断的加强教学实践,提升教学理论的合理化应用。语文教学作为我国母语教学,具有德育渗透的优势,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具有人文性、蕴含丰富德育素材的广泛性和生动、具体性,以上也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由此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承担了更多的任务与责任。如何借助语文教学内容,提升小学生自身对于德育的认知水平,增强认知能力,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键,应引起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的重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现状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性的学科,充分地抓住这一特点来渗透德育,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举措。只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德育的渗透并不够充分,其德育效果也不够理想。

(一)德育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依旧不够重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虽然新课改已经得到了落实,但是教师依旧受到一定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没能够彻底摆脱重视语文学习成绩的这一教学观念带来的困境。但是实际上德育在语文试题中有一定的比重,却受到教师的疏忽,其关注重点还是落在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一方面。

(二)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但是有些教师没能将其挖掘出来。归根结底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力度不足,无法深刻透彻地分析课文的德育内涵,限制了德育的教育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德育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要认真地解读教材内容,将德育与知识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教育手段不够丰富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开展了德育,但是其德育手段却不够灵活和丰富。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会限制德育效果,单一的德育手段很难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深刻体会丰富的德育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迎合多元发展的态势,积极地寻找可以充分发挥德育效果的多元化教育手段,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二、在课文教学中进行渗透

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已经全面采用部编版教材,这个版本的教材,选编的文章文质兼美,而且其中很多文章都充满了德育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应深入研读文本教材,抓住这些德语的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细心品读,有意识地对他们渗透该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的熏陶。

例如,在学习《朱德的扁担》一课时,这篇课文讲述了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文章的第二段详细描述了挑粮上山的累,也为第三段战士们“藏”朱德扁担做了铺垫。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第二段和第三段,然后阻止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讨这两段中哪几个词语应该重读?为什么要重读?这些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们经过分析探讨,感悟到红军战士和朱德同志不畏困难、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感悟到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很好地对他们进行了德育渗透,洗涤了他们的心灵。

三、以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对小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日常语文教学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是想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就要熟悉的掌握语文教材,以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为依据,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可以以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语句,深刻的挖掘教材中重点语句包含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德育思想,提升小学生的德育价值观念。

例如:在教学《大禹治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本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的教学目标。以大禹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典内容,向小学生渗透德育思想内容。让小学生学习大禹治水的精神,同時还能够增强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教师要向小学生渗透为人民服务,帮助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完成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向小学生渗透德育思想的教学目标。

四、德育渗透 注重与学生行为习惯相结合

爱国教育、社会意识等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但不是全部,德育教学渗透中的关键内容还包含小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针对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联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如在看图说话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看图后,学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会说出难以统一的答案,这个过程中,不能够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虽然大相径庭,但是都有道理。这样就加强了学生求异思维学习模式的建立。同时,在语文课堂看图识字环节教学中,例如“进、出、开、关”四个字的理解,在学生读懂这四个字的含义后,随机邀请四名同学进行课堂表演,通过表演告诉全班同学要按秩序出行,学生上台表演要记得说“谢谢、再见”等词汇。这样能够让学生理解遵守课堂纪律,文明礼貌用语的意义。

总之,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德育的功能,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知识教学效率,同时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德育渗透作用,落实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又培养学生应有的德育素养,兼顾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德育学习。

猜你喜欢
朱德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是小学生
我也会
儿童绘本(2015年5期)2015-05-25 17: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