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士福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第七中学,吉林 白山 135200)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下,初中学校的教学早已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而初中后勤管理也要转变成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保证和更好的服务。后勤管理人员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后勤管理打造成更为规范和协调的体系。本文就当前初中后勤管理现状出发,探讨了在信息环境下创新初中后勤管理的策略。
初中学习后勤管理人员大多数是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员,在管理后勤的时候多采取经验管理的方法,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思想陈旧,没有及时意识到信息化管理对后勤管理的意义,对于信息化管理从心底里排斥。
前几年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多数比较小型的初中学习合并成一个学校,学校学生的数量大幅度上升,再加上我国教学改革的推进,后勤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繁重,对后勤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信息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初中学习没有能力为后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导致当前初中后勤管理中对人才和资金的欠缺。
初中后勤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住宿学生的住宿问题和学生的饮食问题,后勤管理的工作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后勤人员收集的信息分散,不同的管理人员收集的信息只有自己知道,信息的分享不及时,导致管理人员很难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信息的片面性也会影响后勤管理人员的决策。
创新后勤管理思路的前提是后勤管理人员要转变教学管理观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同样也适用于后勤管理工作。后勤管理人员在制定有关的制度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尽量符合学生的利益,将以往的惩罚制和约束制的管理模式转换成鼓励式的管理模式,对一些在学校后勤管理中呆了多年的经验丰富管理人员来说,完全并且经验式管理方法比较困难,他们在管理的时候更习惯于经验式管理,而且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惩戒式和约束式管理的管理效果要远远大于鼓励式管理,他们在转变教学观念的时候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时间转变观念,后勤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效率。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保障后勤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虽然后勤管理工作的涉及面广,学校的很多事情要后勤部管理,但是,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学习运转的基础,所以,开展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首要前提是提高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后勤管理上的计算机或者是投影等信息设备,保证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而且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后勤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某些方面先进行信息化,慢慢扩散到各个方面。后勤管理的信息化离不开高素质的信息专业人才,学校应该重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适当的竞争机制,鼓励后勤管理人员提升自己,学习更多的信息化管理相关的知识,为信息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后勤管理人员仅仅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后勤管理人员也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学、心理学基础,而且要求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对于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应该仅限于学校的内部培训,可以采取各种渠道,不同形式的培训来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学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有先进的设备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有关学校相关的数据要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科学合理完整的后勤管理体系才是后勤管理制度实施的关键。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将后勤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最大化,使得后勤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完善初中后勤管理体系是一个繁重的工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善,后勤管理信息化涉及方面比较多,与学校各个部门的联系也比较多,因此,强化信息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帮助,在完善后勤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上,后勤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对更新和优化后勤管理工作,使得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后勤管理体系的标准不是统一的,每个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在完善后勤管理体系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符合本校发展的后勤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后勤管理人员管理观念陈旧,后勤管理资金以及管理人才欠缺,以及后勤管理信息化杂乱等是当前初中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勤管理人员要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加大后勤管理资金的注入,重视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完善后勤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为学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