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丙谷镇中心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提起对数学的认识,人人往往会有一个认知误区---“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生活中哪用的上那么多公式,会加减乘除就行了,这样不会算错钱......”听起来是一个玩笑话,但这也引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现代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思考数学教育的模式转变问题,尤其在小学阶段,对数学的教育目标逐渐从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认知向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过度。那么,课堂作为传播知识的平台,怎样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教师深思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填鸭式”教学已经禁锢了几代学生的思维方式,一堂课下来只听到老师满堂灌输的状态。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水平的低下。其实,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认知问题的途径、方法。知识是永无穷尽的,只有学会了认知方法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贯通所有新兴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知识内容本身。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思考,以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为前提,同时,教师充当教学引导者的身份,给学生设定教学情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有效引导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教材中枯燥的知识点营造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探寻数学知识点的奥妙,整合内容形成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学情境来增强孩子们的数学想象能力、数学观察能力及数学创造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情境教学方式引入思维进行思考,要求教师认真收集教学相关素材,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感知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产生亲近感,进而激发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如何合理性设计情景设置对于做中学十分重要,例如:将《熊出没》动画片引入教学课堂,小学生对于该动画十分追捧,就会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老师可以创建一个情景剧,活跃课堂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经常砍树的光头强今天终于破天荒的在森林里砍到了树木,已知森林共有50棵树,光头强今天总共砍了13棵树,请问这篇森林还剩多少棵树?计算公式是50-13=37棵,答案就是这片森林还剩37棵树,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果。
从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面对数学问题。鼓励、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同时也要将学校课堂成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孕育所。数学知识获得不是教学的重点,分数的高低也不再是判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协调能力才是数学教学的主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意图的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是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协调的发展。当学生出现理解错误时不要在课堂上盲目否定,否则不仅对学生数学情感体验有所打击,也会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不小的影响,应当以另外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的思路走上发散严谨的科学思路;当学生中出现内向性格的同学,他们往往不喜欢参与小组问题,对待老师的提问也会显得较为消极,这时需要教师予以私下沟通和课上慢慢融入的引导。提高每个同学的情景参与度,进而使其掌握知识点,在鼓励中增加学生的信心,培养全面的素质能力。例如:在讲解乘法运算中,先通过生活中的小动物引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两只,三只,四只呢?最后总结n只青蛙的情况。这是小学生都能全面参与其中,思考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全面带动数学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师预设好的教学流程中进行信息交流互动活动,如何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在于习题练习反馈结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将教学效果最佳优化。在课堂习题练习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各层次学生课堂数学知识点的接受情况,检测习题练习中的争取率、速度及灵活性,得到反馈信息后及时对练习方式,题型题量做出调整,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增加巩固题目及删掉已掌握的习题内容,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解简单加减法运算后,利用应用问题检测下掌握程度,夏天来了小明口渴他要买瓶饮料和雪糕,一瓶饮料5元,雪糕2元,请问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这道题目的结果来检测课堂知识点吸收情况,进而补充课堂教学不足之处,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在小学数学教学教改中,教师的职责更为繁杂、身负的使命更为艰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教师来设定切合生活的情景,使学生进入情景中,自主探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最终构建数学课堂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