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从现在开始

2019-12-18 03:53敬一丹
绿色中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下课铃开学典礼读研

文|敬一丹

我上大学时,没有开学典礼。

我入学是在1976 年,刚刚打倒四人帮,百废待兴,还没有恢复高考,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工人、军人、青年播音员在离开课堂多年以后,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来到北京广播学院。

上课铃声响起,久违了的铃声!经历过停课,经历过书荒,那上课铃,就是让我心动的仪式,就是让我思绪激荡的典礼。

40 年以后,我们76 级播音班全体同学写了一本书《我,末代工农兵学员》,书中写到这上课铃,一位80 后说:我们喜欢的是下课铃。

转眼,我面对00 后了,刚刚入学的你们,对上课铃和下课铃有什么感觉呢?

对你们来说,大学的铃声,不同于中小学的铃声,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开始,想想看,有多少种可能?

开始,从告别开始。

和“宝宝”状态告别。你们一出生,就被叫做“千禧宝宝”,宝宝被捧在手心,直到上大学,爸爸妈妈还非要送你来吧?!直到大学校园,还会有慈祥的中年女老师把你们叫做 “孩子”。今天,谁再叫你 “宝宝”,你不必跟他急,但你可以用行动告诉他,你已经长大。前年采访王俊凯,我问:有人管你叫少年,有人管你叫青年,你自己看呢?他说:青少年。我猜想,今年,他该自称青年了吧!长大成人,有成年人的模样,我会想起这些词:负责、担当、有为……当人们的目光把你看成大人,你赢得了一种尊重。

开始,从 “解放” 开始。

曾有高三老师鼓励学生:冲过高考大关,上了大学,你们就解放了。是的,你们获得了某种解放,不再有一模二模,不再有老师安排你分分秒秒。在我看来,最大的解放,是你有了更多独立的空间。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你在这样的空间获得成长。遗憾的是,我直到大学毕业才认识到自己解放得太晚,直到1983 回母校读研时才认识到自己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幸好遇到恩师齐越教授,鼓励我扩展视野聚焦前沿。每次在校园里走过齐越老师塑像,都感慨,没有读研三年,就没有后来30 年。这不大的校园大大地启发了我的思想解放。

开始,从约束开始。

解放,并不是放任、随意,有约束意识,有自我约束的能力,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也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更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这也是成长。如果一时还不确定做什么,至少要知道不做什么,这就是守住底线。

开始,从回望开始。

在这个校园,建议同学们去参观校史馆,去参观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那是回望从前的地方,也是启示今天的地方。你们也许听惯了听烦了长辈说从前,你更在乎眼前。但,你了解来路,会更理解眼前。白岩松给他的学生留这样的作业:用你的目光梳理70 年代新闻事件。这是学历史呢?还是学新闻呢?没有历史的目光,怎么看新闻?没有参照系,怎么有判断力?

开始,从瞭望开始。

不同时代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的场景。

1976 年冬天,我们76 级同学入校时,周围有这样的场景: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食堂没有一把椅子,四人帮把国民经济搞到崩溃的边缘,拨乱反正、文化复苏、真理标准大讨论……

2019 年秋天,19 级同学入学时,周围有这样的场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传媒大学建校65 周年,中美经贸摩擦、英国脱欧、马云换了江湖、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网综风行、总台正在举行主持人大赛、开学典礼会场门口的转播车上写着4K……

世界在变化,你们毕业的时候,这些都将变化,你们呢?你们将在变化的世界里,成为什么?

我是上世纪50 后,你们是本世纪00 后,我与你们之间毕竟横着岁月的距离。也许,一位刚离开这个校园的师兄的话,更适合做开学赠言:用未来的眼光规划当下,用动态的视角审视传媒。

未来,从现在开始。

猜你喜欢
下课铃开学典礼读研
偷懒
和冬奥一起向未来
开学典礼
一例大四学生的职业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四学生的职业咨询案例报告
54岁的妈妈与女儿同校读研
关于在校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情况调查报告
下课铃
课间活动
新媒体勃兴绝非传统报业的“下课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