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晗辰
摘要:中国古代所提出的“品味”与西方引入的“通感”之说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虽有所差别,但却亦有相通之处,都是中西方审美文化中的独特美学概念。“品味”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所产生的思想感知性,从最初对食物的感觉不断升华为美感,进而与人类审美活动相结合;“通感”是通过感官的相互联系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二者都揭示了主客之间在某种基础之上产生的相和性,通过心理、思想、情感等一些抽象性观念表达出来。它们不仅在整个美学历史范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当下美学认识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品味 通感 美学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1-0170-02
一、“品味”的美学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
人们对“味”在美学领域的认识是逐渐形成的,那么“味”在审美活动中也是一种动态过程。举个例子来说,人们在品尝一种食物前,首先是被食物的外在所吸引,随后去细细品味食物带给人们的美妙滋味,最后对品尝完佳肴的赞美或是引发的感悟,将审美活动推向高潮。由此可见,“品味”在审美过程中是双向性的,食物的味道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属性,经过人们品尝后方知其美味,反之,如若食物没有接受人们品味的过程,即便是满汉全席也将失去它美味的意义。在审美活动意义中,审美客体以自身的特征吸引审美主体,审美主体从中获取刺激后进入审美感知状态,此时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感知进行进一步发掘,从而使审美客体展现出美感的特征,二者同时出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在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其“味”的审美都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外在美,一种是内在美。外在美是指人们对审美主体最直接的审美感知,是其审美客体本身存在的蕴意美感,它以一种直观的形式传达给审美主体,例如诗歌,它以优美的文字和华丽的语言对文章加以修饰,人们通过阅读的直观感受来表达出美的韵味;内在美又是审美活动中的另一种境界,在钟嵘的“滋味说”中论道:诗的创作可以用修辞手法来表达,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情投入才是最重要的。当人们的精神境界达到审美领域时,才能有言不尽意之感。
(二)“品味”特征
1.自主性。“味”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品尝完食物后可以得出结论。同样,在面对作品时审美主体需自主去观察、欣赏、感悟。审美主体对作品的“味”的体会也各有千秋,展现了它本身的个性风格。这种个体上的個性感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这样才能品味出作品散发出来的魅力。
2.象形性。“味”在审美活动中首先要以外在形式出现,审美对象通过人的思维模式传导下以一种“象形”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此才产生出有“味”的作品。早在西元前31世纪左右,苏美尔人创造了最早的抽象化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就成了语言文字发展的源头,后来经过历史的沉淀与进化,成为了表达情感的工具之一。苏美尔人开始刻图像于石或镌印于粘土,以标志来代表此物归个人所有,这里揭示了形的美学特征,也阐释了“味”的内涵。作品外在的抽象表达方式创造了人们的意象审美观念,这也是人们对艺术“品味”的至高点之一。
3.相融性。从目前美学理论研究来看,审美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它们通过情感与精神交流活动构成审美活动。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作者创造的艺术文本具有 “召唤性” , 读者阅读也有一种审美期待, 只有二者不谋而合, 文本才能释放出它隐含的美学意蕴, 才能为读者所接受。也正如上述所说,“味”要赋予作品美的特征和力量,是要审美主客双方共同完成的。
二、何为“通感”
(一)含义
钱钟书先生在一位法国学者的书中所提到的一词“synaesthesia”翻译为“通感”。在接受了西方美学概念后,他将“通感”应用于中国诗文中。“通感”作为修辞术语在汉语中正式使用始于钱钟书先生1962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通感》一文,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在众多科学环境研究下,通过美学领域对“通感”的认识又作了一个新的定义:在人的感官和思维相互作用下,感觉特征多向位移动而形成的审美活动形态,是一种生理活动转向心理活动的意觉。
(二)“通感”特征
“通感”可转义为相互感应,是感官间的相互圆融,也是主客体之间的双重互动。“通感”更深层次的意蕴在于心象的融会贯通,所有感官单纯化的指示都将融归于内心的交流。古印度思想家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蒙查羯奥义书》中歌道:“不可以眼见,亦非语言摄,不由余诸天,苦行或事业;唯由智清净,心地化纯洁,静定乃见彼,无分是太一。此一微妙灵,唯当以心悟,生命之所息,五分此中赴。”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通过互动形式来建立通感,客体和主体的感官程度影响了通感的接受与表达,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需要作品和人们感官的表达进行转换,生成可供感知的审美意象。当人们在欣赏某一作品时,通过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将所获得的信息在人们的思想中加工生成特有的审美观念。这是对审美主客体之间互动关系的进一步阐释。
三、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味”与“感”
无论是中国古代提出的“品味”说还是西方最早提出的“通感”,两者似乎都印证了审美主客体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表面来看,甚至可以说“味”是“感”的一部分,但二者都是实现人对于美的向往,构建更完善的审美理论体系。
(一)“品味”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及意义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至今,大多都与“味”有着些许关系。在古代,人们将食物的美好味道称之为“味”,而食物的味美也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五味”的巧妙融合。同样,“味”的调和在艺术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构图中的大片留白,或是色彩运用的跳跃感,这种相协调的“调味”无疑是对艺术作品的锦上添花,而艺术中的此味非彼味,是审美主体将客体的审美理想引入无限冥思之中的完美手段。
此外,“味”与个人审美心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空灵感”不仅仅表现在作品本身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更能体现审美主体内心的寂静、通透和豁达,用心去感受艺术,才能在创作作品本身的基础上给予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和美感。在“品味”美学范畴的研究中,中国文化要不断接受其艺术审美的熏陶与教化,不断追求和领悟周围一切事物及生活的美感,使审美主体在对其审美过程中,加强促进艺术的创作发展。
(二)“通感”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及意义
“通感”在中国审美传统中的延伸到艺术的各个层面从诗词歌赋到绘画书法,尽可谓千姿百态,缤纷各异,其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说法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周易·系辞上》云: “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而,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可以說早在古代的美学研究中,就已经特别关注感在不同层次审美领域中的感知类型。
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将东方审美与西方审美进行了对比,认为东方人的审美观念更加强调自我主观意识,而审美主体又通过自我舍弃,在一切现实事物中的认识意境得以拓展延伸,摆脱世间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让思想获得完全自由,将物我合一,达到忘我的审美境界。在中国古代,禅僧和信士以“梵我一体”的“本心”为根,用“以心观物”的凝神观照与静默冥通两种方式为手段,打破时空界限,让人体感官与心灵感受融会贯通,在艺术审美中,“心”是统贯艺术一切的主体,是直达审美领域最高境界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品味”和“通感它从表示生理感官的直观体会发展成为美学的抽象表达经历了漫长而又波折的过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美学的特色,也显示了中国文化与艺术美感渗透相融的审美特点,“品味”和“通感”作为一个深邃而有活力的美学范畴,对我们研究中国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忠元. “滋味”说的美学特征及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钱钟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01).
[3]徐梵澄.五十奥义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