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语教学中的纠错艺术

2019-12-17 08:03李娜
山东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纠错优化教学外语教学

李娜

摘 要:作为一名外语教师,纠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探讨纠错艺术化运用对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对于构建和谐外语教学课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我们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能在活化教学过程基础上,帮助学生敢于犯错,在主动犯错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外语教学;纠错 ;艺术;优化教学

不管什么水平的学生,都会在课堂上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就学生而言,错误是个人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及认知方式的体现;就老师而言,错误可以真实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错误既可以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又可以成为他们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纠错方法。因此我们外语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语言观,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纠错的恰当方式与技巧,提高纠错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犯错的种类,进而探讨外语教师的纠错策略,并建议外语教师深入理解和掌握语言错误分类的基本理论,准确判断语言学习者的错误类型,从而反思教师在纠错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采用的恰当的纠错方法。

一、 错误的分类

语言教学史上曾出现过不同角度的错误分类方法,如Krashen(1982)按照语言错误对语言交际产生的影响,把错误划分为全局性错误和局部性错误;按照语言错误产生的结果,把错误划分为语音错误、词汇错误、语法形态错误和句子或语篇结构错误;Corder(1974)按照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形成进程,把错误分为前系统性错误,系统性错误和后系统性错误;按照错误产生的心理学等因素,把错误划分为语误和差错等等。Richards&Sampson(1974)指出:错误不应该只是被当作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失败的例证,也应该被视为学习者成功的表现。Corder(1967)也指出:错误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者语言被掌握的情况,为研究者提供语言是如何被习得的证据。

以法语教学为例,学生课堂上常犯的错误分为三大类:语言错误(Erreur)、言语差错(Faute)、语用失误(Faiblesse Pragmatique)。简单来说,Erreur是指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法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造成的错误,又称系统性错误。Faute是学生由于疲劳、心理紧张、 语速太快、粗心、激动或注意力分散等,在说话和写作时所犯的语言运用错误。Faiblesse pragmatique是学生在使用法语进行交际,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缺少相应的法语文化背景知识,没能正确理解话语情境,没有正确使用法语特有的表达习惯和话语方式而犯的交际错误。为了更好地举例证明,我将以上错误一并囊括到口语表达和写作两大方面来解析。

在我的法语课堂上,我察觉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犯错较多较频繁。我将这些错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错误是源于对语音的混淆。例如,将“attendre”说成“entendre”,“sourtout”说成“surtout”。他们不知道“tous”词尾的“s”何时发音,何时不发音。另外,在联诵上也经常犯错,例如将“cent un”读成“cent/un”,“les héros”读成“les/héros”,以及在“et”后进行联诵。第二类错误源于在交谈中对单词的错误选择。语言级别对非母语国学生来说是较难把握的。学生经常在正式社交场合用到一些口语用语,例如“chiant”“merde”“zut”等词。最后一类错误是由于学生经常用自己母语表达的逻辑来说法语,如“se demander une question”等错误。

当然,学生在法语写作上犯的错误也不可避免,主要分为内容和形式两大类。内容上的错误主要源于学生没有认真理解题目的要求,盲目下笔,最后导致离题万里。法语写作的一个重要评分标准就是紧扣题目要求,把握中心思想。要明确题目要求的是叙述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文章的整体行文思路逻辑关联也至关重要,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要运用合适的关联词来串接。学生的文章往往缺乏逻辑性、整体性。形式上的错误主要分为语言错误,句法错误,词汇错误,拼写错误。例如,对动词时态的错误使用;常见的拼写错误;标点使用错误,中国学生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一逗到底”,全篇都是逗号。除此之外,副词的位置对中国学生也是一大难点。学生习惯将副词放在动词后,但是在复合过去时里,副词需放在动词前,如将“Je nai rien vu”写成“Je nai vu rien”,这类错误在学生的作业中比比皆是。

二、 纠错的策略与艺术

在研究了上述错误的类型之后,我们来探讨下哪些错误需要纠正以及怎样纠正。一、影响理解及语言信息输出的错误必须纠正。如错误的发音,错误的发音会造成誤解,阻碍日常交流。如“N和L”、“P和B”、“T和D”、“K和G”不分。对这类错误需逢错必究,直至学生不再犯错。教师平时也应加强辩音训练,让学生意识到发音的不同。二、对反复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有的是由个人语言习惯造成,有的是集体性错误,如名词前缺冠词,书写中遗忘法语音标,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错误使用等等。针对此类错误,教师可以使用系统性训练来强化这个版块语法点的学习。看图说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课前准备一张有趣的图片,让学生来描述图中的物品和人物,既能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反复的语言训练中纠正学生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法知识才能让他们有一个更直观的概念,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根源,进而避免此类错误的产生。锻炼学生自我纠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促使学生主动思维,意识到错误并适当纠正。

总之,纠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不断实践,因地制宜,不断反思,从而摸索出一套科学的、适合本班学生的纠错方法。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猜你喜欢
纠错优化教学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